摘要:4月21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指导,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承办的“文脉承古今 书香润赣鄱”第三届江西省全民阅读大会在我市启动。来自全省各地的学者、作家、出版人、阅读推广人与普通读者因书结缘,在九江以书会友,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
四月的九江花红柳绿,春风裹挟着湿润与暖意,吹开了赣鄱大地上一场以“书”为主角的盛会。
4月21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指导,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承办的“文脉承古今 书香润赣鄱”第三届江西省全民阅读大会在我市启动。来自全省各地的学者、作家、出版人、阅读推广人与普通读者因书结缘,在九江以书会友,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约。
01
阅读 聆听文化回想
浔阳江,流淌千年,见证无数文人墨客留下华章;琵琶亭,静静伫立,诉说着历史的悠悠往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写下的传世名篇《琵琶行》,为后世留下无尽的文化瑰宝。在第三届江西省全民阅读大会的启动仪式上,来自九江市双峰小学的100名小学生以诵读表演的形式,带领着大家一起穿越时空,重温《琵琶行》。
作为中国田园诗的发祥地、山水诗的发源地,九江的诗词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等文坛大家,在九江留下诗词歌赋1.6万余首,入选过中小学语文教材与九江相关的课文有21篇之多。九江的书院文化名扬天下、绵延至今,白鹿洞书院拥有“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濂溪书院被称为天下书院的“样板”,东佳书院开创了民办书院的先河,朱熹、陆九渊、周敦颐等名家大师的治学之道,至今都在指引着所有人的求学之路。
“通过阅读,让我仿佛回到了白居易当时在九江的时候;通过阅读,能让我与历史对话,了解更多九江的老风貌。”在《琵琶行》诵读节目中,市双峰小学的学生邱凯扮演白居易,他表示,阅读让自己惊叹,原来九江的诗词文化底蕴如此深厚,今后更要广泛阅读。
02
书香 浸润千家万户
一本本精品好书传播赣鄱文化,一家家最美书店承载诗意阅读,一个个基层阅读推广人点燃文化星火。在第三届江西省全民阅读大会的启动仪式上,还发布了年度“赣版好书”“最美书店”“基层阅读推广人”。
获得“最美书店”称号的万载文宇阁书院创始人袁宇表示,每当自己看到孩子们踮脚取书的专注眼神、古稀老人找到古籍瞬间流下热泪时,便更加坚信,书店不只是简单的交易场所,更是照亮文明传承的灯塔。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曾雅娴是庐山书房的一名阅读推广志愿者,作为一名坚持了7年的基层阅读推广人,曾雅娴曾在线上线下发起多个新书发布会和公益讲座,内容涵盖女性力量、亲子阅读、最美书展等内容。她说,阅读推广不是一个人、一群人的事情,而是所有美好聚沙成塔的力量。“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不仅是阅读推广的传递者,更应是文明友善的接棒人。”
正如全省基层阅读推广人、南昌青苑书店万国英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只是因为总有读者由于热爱而风雨无阻前来。
全民阅读大会展现的不仅是阅读的“全民”意义,更像是一场号召所有人参与的“全民阅读行动”。近年来,九江市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积极打造“十五分钟阅读圈”,将书香网络编织进城市肌理,让阅读习惯融入市民日常。
03
传承 涵养城市气质
悦读一本书,恋上一座城。《南昌三部曲》《九江风物志》《我的城,我的镇——景漂的故事》《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半小时爱上临川四梦》……在第三届江西省全民阅读大会现场,“一城一书”图书推介活动以城市为载体,由全省各设区市精选一本(套)与城市文化、历史或精神紧密相关的书籍进行宣传推广,推动读者通过阅读深度了解当地文化,感受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市民文化归属,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名片”。
城市的生命力,在于文化基因的延续。“我看到各地都推荐这么多好书,全省阅读氛围这么浓厚,我很感动,也更坚定了自己继续前行的决心。”来自抚州市金溪县的戴丽红告诉记者,金溪浒湾作为江西最大的印书中心,与北京、汉口、四堡并称清代全国四大刻书中心,长期饮誉全国刻书行业。如今,身为浒湾雕版印刷的非遗传承人,戴丽红表示今后将立足浒湾雕版印刷,带着这项非遗技艺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让更多人看到印刷的魅力,让典籍成为不灭的灯塔。
“阅读让我看见世界,也让我的内心阳光灿烂。”“我想打开一扇眺望世界的窗口,让知识和信息像阳光般滋养盲人朋友的心田。”“用手触摸、用心聆听,读书让我在追梦的路上越走越勇敢。”……第三届江西省全民阅读大会启动仪式最后,来自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九江市儿童福利院的视障儿童和听障儿童带来的一曲《听我说谢谢你》,让在场所有人看到推动全民阅读、保障每一个人阅读权益,能让阅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前行的路。
静水流深,久久为功。在九江,目前全市建有公共图书馆15家、实体书店291家、“寻书”城市书房117个、农家书屋1741家;还举办了系列特色阅读活动,推出了针对青少年的“苗苗”活动、针对老龄人的“银发课堂”、针对视障人士的“光明文苑”,为书香社会建设提供“原动力”,为市民文化素养提升输送“营养液”,切实形成了处处可阅读、时时能阅读、人人爱阅读的良好氛围。
来源: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