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08年2月5日,英国布莱顿一间简陋的产房里,21岁的凯特·斯金纳生下了一对连体双胞胎女孩,黛西和维奥莱特。凯特是个单身酒吧女侍,生活拮据,靠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她与雇主家儿子的私情导致了怀孕,但对方在家族压力下拒绝负责。
1908年2月5日,英国布莱顿一间简陋的产房里,21岁的凯特·斯金纳生下了一对连体双胞胎女孩,黛西和维奥莱特。凯特是个单身酒吧女侍,生活拮据,靠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她与雇主家儿子的私情导致了怀孕,但对方在家族压力下拒绝负责。
凯特独自面对生产,产房里只有接生婆玛丽·希尔顿陪同。当她看到两个女儿臀部相连、无法分开的身体时,震惊和恐惧让她几乎崩溃。在那个时代,连体婴被视为不祥,医学技术也无力安全分离她们。凯特深知自己无法抚养这两个孩子,贫困和舆论压力让她喘不过气。
玛丽·希尔顿是个精明的酒吧老板娘,她一眼看出这对连体双胞胎能带来商机。她主动提出收养黛西和维奥莱特,承诺会照顾她们。凯特别无选择,第二天便将两个孩子连同几件破旧衣物送到了玛丽手中。
玛丽的动机并不单纯,她的目标是利用姐妹俩的特殊身体吸引顾客。不到三岁,黛西和维奥莱特就被带到玛丽的酒吧,站在木桌上展示给 她们穿着简单的棉布裙子,学会了简单的动作,比如挥手和走路,吸引了大量围观者。
玛丽对她们管教严格,不允许她们哭闹或出错,稍有不慎就可能挨罚。姐妹俩住在酒吧楼上一间狭小的阁楼,睡在薄薄的垫子上,吃的不过是些面包屑和稀粥。玛丽从不掩饰自己的目的,公开称她们是自己的“摇钱树”。
姐妹俩的童年几乎没有欢乐。玛丽带她们辗转英国各地的集市和酒馆,黛西和维奥莱特学会了配合彼此的步伐,以免摔倒。她们的表演逐渐升级,从简单的走动到后来的歌舞和乐器演奏。玛丽发现她们有音乐天赋,便雇人教她们钢琴、萨克斯和单簧管。
到了五岁,她们能在台上边弹边唱,动作整齐划一,赢得了掌声。观众的热情让玛丽赚得盆满钵满,但姐妹俩几乎一无所获。1915年玛丽去世,黛西和维奥莱特被她的女儿伊迪丝和丈夫迈尔·迈尔斯接手。
这对夫妇延续了玛丽的做法,将姐妹俩带到澳大利亚和美国,加入更大型的巡回演出。伊迪丝对她们的控制更加严苛,规定她们不得与外人交谈,收入全数上交。姐妹俩的日常生活被严格限制,连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都由伊迪丝决定。
在美国,黛西和维奥莱特的名字开始为人所知。她们加入了马戏团和杂耍团,与鲍勃·霍普和查理·卓别林等明星同台。1926年,她们在德克萨斯州的演出中表演了一段踢踏舞,动作流畅,配合默契,台下掌声雷动。
然而,生活并未因此改善。迈尔·迈尔斯将她们的演出安排得满满当当,有时一天要演三场,姐妹俩累得几乎站不稳。晚上,她们挤在一张窄床上,靠彼此的体温取暖。姐妹俩的唯一安慰是相互陪伴,黛西喜欢哼小曲,维奥莱特则喜欢翻看旧杂志,尽管她们几乎不识字。
1920年代末,她们开始反抗。一次演出后,她们偷偷联系了一位律师,商讨脱离伊迪丝的可能性。1931年,在芝加哥一家不起眼的律师事务所,她们正式提起诉讼。法庭最终判她们胜诉,获得了10万美元赔偿和自由。消息传开后,观众对她们的同情让她们的演出更受欢迎。
摆脱了伊迪丝的控制,黛西和维奥莱特开始自己管理事业。她们改进了演出内容,加入了更多歌舞元素,还请了专业经纪人。她们以“希尔顿姐妹”为名,推出了自己的巡演剧目《希尔顿姐妹歌舞秀》。黛西为了与维奥莱特区分,将头发染成金色,维奥莱特则保持深色头发。
她们学会了利用媒体,接受采访,制造话题。比如,黛西曾对记者说她是共和党,而维奥莱特是民主党,引来一片笑声。这些小伎俩让她们的知名度迅速攀升。1932年,她们受邀出演电影《怪胎》,在片中饰演自己。
这部电影聚焦马戏团的“异人”,引发争议,但也让她们的名字传遍美国。片场工作繁重,导演要求她们反复拍摄走路和唱歌的镜头,姐妹俩的臀部因长时间站立而疼痛不已。电影上映后,票房平平,评论褒贬不一,姐妹俩并未因此大红。
1933年,维奥莱特在一次演出后认识了音乐家莫里斯·兰伯特。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维奥莱特向新泽西州申请结婚许可。她穿着白色长裙,黛西陪在一旁,帮她整理裙摆。然而,申请被驳回,理由是她们的身体状况不符合“一夫一妻制”。
莫里斯起初态度坚定,但面对舆论压力,他逐渐退缩,最终提出分手。维奥莱特深受打击,连续几周不愿上台。1936年,她遇到了演员詹姆斯·摩尔。这次婚姻在德克萨斯州一座体育场举行,吸引了数千观众。
詹姆斯是个公开的同性恋者,婚姻更多是为了宣传。他在婚后对维奥莱特冷淡,很快离开,婚姻仅维持数月。黛西的婚姻同样短暂。1941年,她与舞蹈家哈罗德·埃斯特普在纽约结婚。婚礼低调,只有一名证人在场。哈罗德无法适应与连体双胞胎共同生活的现实,十天后便打包离开,留下黛西独自收拾他的衣物。
1940年代,电影和广播取代了现场演出,她们的观众越来越少。她们转而参加低预算的巡回“怪人秀”,穿着破旧的演出服,在破败的帐篷里表演。
一次在底特律的演出中,观众寥寥,有人甚至朝台上扔杂物,黛西险些被砸中。1951年,她们出演了自传式电影《终身相连》,希望重振事业。影片讲述了一对连体姐妹的爱情与挣扎,但剧情生硬,演技青涩,票房惨淡。
拍摄期间,姐妹俩每天站立十小时,臀部和背部的疼痛让她们几乎无法入睡。电影的失败让她们彻底失去翻身的机会。经纪人逐渐减少联系,演出邀约几乎为零。姐妹俩的积蓄迅速耗尽,生活陷入困境。
1950年代末,黛西和维奥莱特搬到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住进一间廉价公寓。她们在一家名叫“Park-N-Shop”的杂货店找到工作,负责称重蔬果和打包货物。店里顾客常常盯着她们看,但很少有人搭话。姐妹俩穿着统一的围裙,动作协调,黛西称重,维奥莱特装袋,尽量不碰倒货架上的商品。
下班后,她们步行回家,步伐小心,避免因身体连接而摔倒。公寓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电热盘,墙角堆着几张发黄的旧海报。她们的生活简单到极致,晚餐通常是煮豆子或煎鸡蛋,偶尔买点便宜的面包。黛西的臀部疼痛日益严重,站立时间长了就得靠维奥莱特支撑。维奥莱特则尽量调整姿势,减轻姐姐的负担。
1969年1月,夏洛特爆发流感疫情。黛西最先发病,咳嗽不止,体温升高。她躺在床上,盖着一条薄毯,维奥莱特帮她擦汗、喂水。公寓里没有电话,维奥莱特无法独自外出求助,只能守在姐姐身边。1月2日,黛西停止了呼吸。
维奥莱特无法移动,只能继续躺在床上,身边是姐姐的遗体。她的身体也开始虚弱,流感侵蚀了她的体力。两天后,杂货店老板因姐妹俩连续缺勤而报警。警察破门而入,发现黛西和维奥莱特并排躺在床上,周围散落着几张旧照片和演出节目单。
尸检显示,黛西死于流感引起的并发症,维奥莱特因感染和体力衰竭在两天后去世。她们的遗体被送往医院,最终合葬在一块墓碑下,墓志铭简单地写着“黛西与维奥莱特·希尔顿,1908-1969”。
这份悲剧并非孤例。19世纪的暹罗连体双胞胎恩与昌、20世纪的卢西奥与辛普利西奥,都曾被展览、被消费,最终在分离或疾病中陨落。黛西和维奥莱特的经历提醒人们,所谓的“怪人秀”背后,是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挣扎。
她们的故事没有童话结局,却留下了一个问题:在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时,我们的目光是理解,还是猎奇?她们的生命或许早已远去,但这个问题依然在每个时代回响。
来源:卡比獸p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