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小泉纯一郎访华,参观完抗战纪念馆后,用毛笔写下两个大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5 13:59 2

摘要:两国关系绕不开二战那段,日本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到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开战,整整折腾了十几年。南京大屠杀、细菌战,这些事儿在我国人民心里留下的伤疤,到现在也没完全愈合。

2001年10月8日,小泉纯一郎飞到北京,开始了他上任后的第一次访华。这次访问时间不长,就一天,但意义挺大。

当时中日关系有点僵,主要因为历史问题,再加上他刚上台没多久就跑去参拜靖国神社,惹得中国和韩国都不高兴。

结果他这次来中国,第一站就去了卢沟桥和抗战纪念馆,还写下两个字。

这事儿当时被媒体炒得挺热,大家都在猜他到底想干啥。

两国关系绕不开二战那段,日本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到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开战,整整折腾了十几年。南京大屠杀、细菌战,这些事儿在我国人民心里留下的伤疤,到现在也没完全愈合。

抗战纪念馆就在北京卢沟桥边上,卢沟桥你肯定知道,1937年日本在那儿挑事儿,抗日战争正式打响。纪念馆里头全是当年的照片、文件、武器啥的,看着让人心里挺沉重。

2001年的时候,中日关系不算特别好。小泉4月份刚当上首相,8月就跑去靖国神社参拜了一把。这靖国神社可不是普通地方,里头供着250多万日本战死的灵位,其中还有14个二战甲级战犯。

中国一看这架势,觉得他这是不尊重历史,抗议声挺大。所以他10月来中国,大家都盯着看,他到底会咋表现。

小泉1942年出生在日本神奈川县,家里是政治世家。他外公当过邮政大臣,爹也在政坛混得不错,跟着鸠山一郎搞出自民党。

小泉从小耳濡目染,大学念了经济,跑去英国留学,结果爹1969年去世,他赶紧回国接班。1972年,他靠着福田赳夫的帮衬,当上众议员,后来一步步爬到首相位置。

小泉喊着“改变自民党,改变日本”的口号,当上首相。他这人政治上偏右,挺民族主义的,尤其对历史问题态度强硬。他上台没多久,就开始推篡改教科书,把日本侵略那段写得轻描淡写,还老跑靖国神社参拜。这事儿在中国和韩国眼里,就是不认错的表现。

不过,小泉也不是一味硬刚。他在经济上搞改革,比如邮政民营化,还挺受老百姓欢迎。但在外交上,尤其是对中韩,他这参拜靖国神社的习惯,真的是捅了马蜂窝。所以他这次访华,写“忠怒”俩字,多少有点想缓和关系的意思。

2001年10月8日,小泉早上到北京,第一站就是卢沟桥。他在那儿看了看桥上的弹孔,站了一会儿,然后就去了旁边的抗战纪念馆。

馆里那些展品,照片啊、武器啊,还有受害者的证词,看着挺震撼。小泉走了一圈,表情挺严肃,尤其在南京大屠杀那块儿,停了好一会儿。

参观完,他在纪念碑前放了个花圈,上头写着“愿中日永久和平”。

之后,工作人员拿来宣纸和毛笔,让他写点啥。他拿起笔,想了一下,写下“忠怒”俩字。写完后,他在留言簿上也留了几句话,说对日本侵华给中国带来的伤害感到愧疚,希望两国以后能和平相处。

小泉这次访华,短期内中日关系缓和了一丢丢。毕竟他去了纪念馆,还写了“忠怒”,姿态摆在那儿。

但这缓和没持续多久。2002年他又跑去靖国神社参拜,把之前的好感全弄没了。他当首相六年,总共参拜了六次,创了纪录。中日关系在这期间起起伏伏,总体上是冷多热少。

除了参拜,他还在教科书问题上搞动作,支持用淡化侵华历史的教材,把南京大屠杀的数字改小,慰安妇的事儿干脆不提。这一套下来,中国自然不买账。不过,他在日本国内混得还行,经济改革搞得有声有色,2005年大选还大胜了一把。

2006年9月,小泉卸任,安倍晋三接班。卸任后,他慢慢淡出视线,彻底退出政坛。现在回头看,他那“忠怒”俩字,像是昙花一现,热闹过一阵,也就过去了。

小泉纯一郎宣布退出政坛 卸任之后不问政治 环球网

[1]刘畅."北京史学界抗议小泉参拜"人民日报 2006-08-17,003,国际要闻.

[1]齐永胜.(2006).小泉政府对华机会主义外交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延边大学).硕士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RN_8baVbY4fAQAdd7Y4k0t7btRQW3rgtkQyNMNY-F8pTiTWcpaAkpubP8ao67JtmhVF5klzaDWnH2GWPd1PARAQTkP6_0I5zvR03F2PYhpy0YBtB-lnUdaTKN-QRCZ0njfNIpva4hlokUt5uxo33d3cXnHnKtYOUzwQ-sJvBnyVc99AxFhEvARtM-0mcEvSr&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来源:桃桃橙橙第一名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