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早立夏,冷飕飕;晚立夏,热死牛。”今年的立夏是早是晚呢?
过完谷雨,很快就是立夏了,现在这个时间过得是真的快啊!
俗话说:“早立夏,冷飕飕;晚立夏,热死牛。”今年的立夏是早是晚呢?
作为夏季首个节气,立夏通常在阳历五月初到来。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45 度,标志着温度显著回升、雷雨增多。
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田间管理尤为关键。
这个时节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夏收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1. “早立夏,冷飕飕”
立夏时节的早晚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源于大气环流的微妙变化。
如果立夏在清晨时分的话,往往伴随着西北气流的持续影响。
这种气流带来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使得本该升温的季节出现温度反复。
对于正处于抽穗期的小麦来说,这种气候会延缓灌浆速度,导致籽粒成熟度不均。
但凉爽天气也抑制了病虫害的爆发,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有利于生产绿色农产品。
2. “晚立夏,热死牛”
傍晚时段的立夏,通常对应着副热带高压的提前北抬。
暖湿气流与大陆高压碰撞,形成持续高温天气。
这样的气候条件对水稻生长形成双重影响:一方面充足的热量促进分蘖,另一方面高温逼熟会缩短生育期。
果农需要特别注意日灼病的预防,在果园行间保留适量杂草,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地表温度。
今年精确的立夏时刻为 5 月 5 日中午,这个时间节点在传统农时中属于偏早范畴。
但现代气象观测表明,单纯依靠时辰判断气候趋势存在局限。
厄尔尼诺现象的存在可能改变常规气候模式,因此需要结合长期预报调整农事安排。
建议农户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专题服务,合理安排灌溉和植保作业。
1. 春播作物管理
在春播作物管理方面,要特别注意土壤墒情。
变化使用简易的土钻法定期检测田间持水量,当表土以下 10 厘米处出现干燥时及时补水。
对于采用地膜覆盖的作物,中午高温时段要破膜通风,防止高温灼伤幼苗根系。
2. 水稻移栽准备
水稻移栽工作需把握两个关键:一是带土移栽减少伤根,二是控制移栽深度在 2 厘米左右。
浅栽有利于低位分蘖,深栽则会抑制有效分蘖。
移栽后 3 天内保持水层淹没根基部,之后转为湿润灌溉促进扎根。
3. 果树防护措施
果树防护要着重预防突发性高温。
在树盘覆盖秸秆或杂草,既能保墒又能降低地温。
对新梢生长过旺的果树,可采用扭梢或拉枝的方式控制长势,使营养向果实输送。
特别要注意蚜虫的防治,利用黄色粘虫板进行物理防控,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1. 称体重习俗
古时立夏有称体重的传统,通过记录体重变化观察夏季身体消耗。
现代人则更注重时令养生,适量增加午休时间。
2. 尝新活动
此时蚕豆、青梅等时鲜陆续上市,民间有 “立夏尝三新” 的食俗。
新鲜食材不仅能补充营养,还能帮助适应季节转换。
3. 防暑准备
家家户户开始检修风扇、清洗纱窗,采买清凉油等防暑用品。
屋檐下挂起新编的竹帘,为即将到来的酷暑做准备。
来源:农民老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