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将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5 14:20 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将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入

将思政教育“小课堂”

融入社会“大课堂”

刘 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将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的有效途径。

打造多维联动的育人机制。学院将思政教育置于国家发展战略、学科发展规律、学生成长需求的三维坐标中进行系统设计。一是夯实理论根基。通过实施“党旗领航铸魂工程”,形成了“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文化浸润+榜样引领”的培养模式。同时,年均开展主题党日团日活动200余场次,组织现场教学10余次,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二是在专业教育中植入思政元素。精心打造“新闻传播+革命文化”双螺旋培养机制,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本科生编导播音联合党支部用影像追寻红色经典,用声音表达青年思考,被评为学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与《人民日报》、湖南广电、《湖南日报》等共建新媒体矩阵,推出《青声说两会》等系列特辑,累计阅读量突破百万次。

搭建知行合一的实践平台。学院通过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实现价值引领与专业成长同频共振。一是参加行业高端会议。选派学生代表和志愿者参与中国新媒体大会,聆听传媒精英分享新闻实战经验。二是开展深度调研。承办“湘江北去”生态调研实践活动,生动展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湖南实践。三是提升国际话语传播效能。举办岳麓菁“英”卓越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训练营,培养具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激活红色基因的文化密码。学院深入挖掘革命文化资源,将革命文化融入学院文化建设,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一是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组建本硕博联动的“红色寻迹团”,沿湘江流域开展“五个一”实践工程,形成“沉浸式体验—系统性研究—创造性转化”的育人闭环。二是打造革命文化育人的新范式。举办“传承红色基因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四校联合座谈会,通过校际智库联动、学科范式革新、教研资源共享,为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注入精神动力。

完善动态立体的评价体系。学院立足“大思政”育人格局,以动态化、立体化的评估机制驱动育人质量提升。一是构建科学评价模型。从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学生反馈三个维度,设置红色基因传承度、跨文化传播效度、实践创新能力等多项观测指标。二是创新“双盲”评审机制。建立由新闻传播学者、媒体从业者、革命文化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数字红色家书”等重点项目进行专业性、创新性、价值引领力评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案例集》等6项标志性成果。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实践探索,生动诠释了“大思政课”建设的时代内涵。面向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选自《新湘评论》2025年第8期

编辑:陈家琦

↓ 新湘评论官方视频号 ↓

掌上阅读党刊

《新湘评论》

2025年第8期

进入电子刊

来源:新湘评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