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性自由”文化侵蚀,婚外情现象泛滥:恢复通奸罪刻不容缓!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5 14:38 2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观念的多元化,和西方性自由文化的侵蚀,“婚外情”泛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通奸”犯罪行为也变成了道德意义上的“出轨”,放纵性自由让婚姻的根基发生动摇。

近年来,随着社会观念的多元化,和西方性自由文化的侵蚀,“婚外情”泛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通奸”犯罪行为也变成了道德意义上的“出轨”,放纵性自由让婚姻的根基发生动摇。

通奸与嫖娼、卖淫一样危害巨大,传播性病、破坏家庭、引发刑事案件,甚至滋生腐败。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罪名在立法层面被取消。然而,面对通奸行为引发的严重社会危害及其在当今社会的普遍存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将通奸行为入刑,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目前,通奸现象可以说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著名性学家潘绥铭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女性在2000年的婚外出轨率仅为不到0.5%,然而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上升至3%,而到了2021年更是飙升至2%。显然,中国女性的出轨率仍在持续攀升。根据2022年6月的一份抽样调查,女性出轨率高达55%,男性出轨率为43%,差距进一步缩小。

潘绥铭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中国的婚外恋比例都在不断上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妻子的婚外恋比例位居全球之首。据他估算,每3个丈夫和每5个妻子中,就有一个曾经出轨。

在当今社会,通奸这种行为往往被人们轻视,认为只是两个人之间你情我愿的事情。然而,事实证明,通奸绝不是简单的私人行为,通奸对社会的伤害是多方面的。

1,通奸与嫖娼、卖淫一样具有传播性病的风险。据卫生部门的相关研究表明,在一些通奸行为高发的群体中,性病的传播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不仅关乎个人的健康,更对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2,通奸对婚姻家庭的破坏非常巨大。离婚与出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尽管离婚的目的可能因人而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出轨率的上升无疑加剧了离婚现象的蔓延,无数家庭因为通奸事件而分崩离析。

3,通奸还可能引发各种刑事案件,进而扰乱社会治安。自古奸情出人命,因通奸引发的情杀案件时有发生。当情感被背叛时,一些人会失去理智,采取极端手段,这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还让周围的人陷入恐惧之中。

4,通奸有时候与权力、利益相挂钩,成为腐败的温床。在一些官场或者商业环境中,通奸行为可能伴随着权力的交易、利益的输送。一方为了满足私欲,另一方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从而滋生腐败现象。

纵观历史发展进程,通奸行为始终遭受社会道德的严厉谴责,在我国古代,各朝法律都视通奸为违法行为。

在秦汉至魏晋时期,法律对通奸行为的处罚非常严厉。秦朝对通奸行为定以极刑,甚至允许“人人得以诛之”。汉朝基本沿用了秦朝的律法,对通奸者处以宫刑。北魏时期,法律规定通奸属于死罪,国家允许亲属对通奸之人以私刑处死。

到了唐朝,通奸的处罚有所减轻,改为徒刑等处罚手段,和奸者男女各徒一年半,有夫者徒刑二年。元、明、清时期,,允许私刑和捉奸,并可当场杀死通奸男女。

1936年颁布的《刑法》中规定了对通奸者男女对等的处罚方式,即有配偶而与人通奸者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国现行法律对出轨行为的规制主要停留在道德层面或民事范畴,缺乏足够的威慑力。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禁止与有配偶同居",同时第四条明确要求"夫妻应当相互忠诚、互相尊重"。然而,仅靠道德或婚姻法等“软”的约束,已经难以有效遏制这种现象的蔓延。

刑法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当对严重破坏家庭和社会伦理的通奸行为进行约束。

一方面,它能给予婚姻关系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当婚姻被法律以更严格的方式保护起来时,那些有出轨念头的人可能会因为法律的威慑而收敛自己的行为。就如同在财产保护方面,法律的明确规定让盗窃等行为得到有效控制一样。

另一方面,对于被出轨的一方来说,法律的介入能给予他们更公正的对待。目前,在很多出轨事件中,被出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遭受着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损失。

通过立法明确通奸行为的法律后果,不仅可以震慑越轨行为,为受害者筑起法律屏障,有效遏制此类行为的发生,还能强化公众对婚姻忠诚的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来源:一路走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