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0时代来临,全球首份海洋保护区人力调查全面启动!欢迎参与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5 15:02 2

摘要:随着“30×30”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提出与各国逐步响应,海洋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正迅速扩大。但是,保护区面积的增加,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生态系统就能自动恢复、或维持健康状态,其实关键还是在于保护区是否具备足够的管理能力,尤其是专业的、持续的管理人力资源支持。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文 | 王海诗(Amphitrite Wong)

本文约1400字,阅读约5分钟

图:©Linda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CC BY-SA 4.0)

随着“30×30”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提出与各国逐步响应,海洋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正迅速扩大。但是,保护区面积的增加,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生态系统就能自动恢复、或维持健康状态,其实关键还是在于保护区是否具备足够的管理能力,尤其是专业的、持续的管理人力资源支持。

在此背景下,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全球范围内的海洋保护区,是否拥有能够真正实施保护措施、监测生态状况、管理社区关系和应对危机(如气候变化、非法捕捞等)的专业人员队伍?当前的证据表明,很多国家在快速划设保护区的同时,忽略了对管理队伍的同步建设。这种“纸面保护”的现象,导致许多保护区虽然在地图上存在,但实际运行中缺乏人手、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实现预期的保护效果。

2025年4月23日,“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收到来一份邀请,获邀参加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下属的世界保护地委员会(WCPA)发起一项全球性调查。据介绍,此次调查问卷旨在全面评估当前海洋保护区(MPA)人力资源现状,并探索提升管理能力的有效路径,以支持“30×30”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实现。

“30×30”目标,即在2030年前保护至少30%的地球陆地和海洋,是《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国际社会推动生态保护的重要方向。随着各国陆续设立新的海洋保护区并扩大保护面积,如何保障这些区域在实际管理中具备足够且高效的人员配置,已成为能否实现保护效果的关键因素。对此,WCPA在一封致成员的通知中指出,充足的人力资源是确保海洋保护措施切实发挥生态效益的重要基础,能力建设必须与保护区的扩展同步推进。

©张效唯 摄影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据介绍,此次调查是由WCPA联合海洋保护研究所(Marine Conservation Institute)、eOceans、德国莱布尼茨野生动物研究所(Leibniz-IZW)以及蓝色自然联盟(Blue Nature Alliance)共同开展的。该问卷调查面向全球各地海洋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承包人员以及代表具体保护区的相关机构开放,旨在收集关于当前劳动力结构、管理能力缺口及未来需求等方面的详实数据。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持续面临威胁的背景下,海洋保护区的实际管理效能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科学家发起这项调查的根本动因,是希望填补关于海洋保护区劳动力状况的知识空白。全球至今尚未有一份系统性的数据可以全面展示MPA管理人员的数量、专业背景、工作内容及面临的挑战。这种信息的不透明,导致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难以精准对接实际需求。

调查结果将用于深入分析全球范围内海洋保护区管理人员的能力现状,识别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政策制定和资源投入提供科学依据。从耗时上看,参与调查预计耗时不超过15分钟,主办方鼓励参与者不仅填写问卷,也积极向所在机构及相关网络分享该调查,以扩大样本覆盖面。故此,为助力全球环境治理、并供我国学者了解最新研究动态信息,编译分享信息如上,供感兴趣的读者们参阅。

本次调查已开放参与,感兴趣的“海洋与湿地”读者可以直接参与,链接为: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供读者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文 | 王海诗(Amphitrite Wong)

编辑 | Sara

排版 | 绿叶

全球环境治理·海湿前瞻

Mainstreaming OceanWetlands

背景图:北极科考期间,在格林兰西北部的北冰洋,划船从一个岛屿到另一个岛屿,研究因纽特人传统的捕鲸文化(聚焦一角鲸、白鲸、弓头鲸和海豹)。 ©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微信公众平台创立于2022年12月8日,作为“绿会融媒”(CBCGDF Media)旗下的公益与科普传播平台之一,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聚焦海洋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前沿资讯、支持学术研讨,并推动中国专家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科技治理,服务于科研人员、环保从业者、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及广大公众‌。平台长期跟进各大环境公约、政府间机构、国际组织的最新动态以及全球重大环境议题(如《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BBNJ、深海采矿等);内容涵盖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动态、全球海洋与湿地科学最新研究、国际环境政策解读、科考成果及保护实践,旨在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并促进跨国合作。平台坚持发布具有创新性、时效性的原创内容,通过服务读者,提供资讯、搭建平台,助力中国专家深度参与全球科技与环境治理。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