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裸泳者是指那些无证书之人,以前行业鼎盛时间,每个岗位可能有若干个人,南郭先生也不少,无证的通过一些关系领着与自己不匹配的工资。现在潮水退了,谁在裸泳一目了然,很大一部分人因此也找不到工作。这些人应该要审视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年在裸泳,经不起风浪打击?二、曾经的高
目前的建筑行业,一片萧条,其实这也不只是我们建筑行业,每个行业都比较萧条。
所以有些人很迷茫,有些人很彷徨,开始各种负能量输出抱怨。
有些人,在逆境中转型,努力考证提高自己,为自己多一点希望。
有些人,在一些自媒体平台做一些擦边直播,抱怨着不公。
工作真的到了很难找的地步吗?不见得,只是很多人的思路没有转换过来。
一、曾经的裸泳者
裸泳者是指那些无证书之人,以前行业鼎盛时间,每个岗位可能有若干个人,南郭先生也不少,无证的通过一些关系领着与自己不匹配的工资。现在潮水退了,谁在裸泳一目了然,很大一部分人因此也找不到工作。这些人应该要审视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年在裸泳,经不起风浪打击?
二、曾经的高薪者
前几天有个多年好友让我帮他招几个人,要质检员和安全员,一开始我是通过社招在群内和朋友圈发,但是HR接触后,跟现在的市场行情和他们的理念有点不太匹配,通过聊了以后我也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态。
现在大项目很少,小项目老板们肯定首先要控制成本,说直白一点,就是活少了,早些年的工程从业者还未隐退,新的从业者一直在增多,但是工程越来越少,造成了僧多肉少,企业为了生存一再降低利润,保本求生存。这时候小项目如果摆方正了做,成本支出占比大项目高的多,甚至可以说是倒挂,所以小项目的老板们一般会从项目部管理人员的配比上节省一部分开支,可能会用到了53模式,就是5个人的活3个人的工资。
这样就会使很多以前领着高薪和享受国家法定假日的心里诸多不适,觉得自己以前如何如何?今日不同往日,在市场面前,本身老板们是以低价杀出来的血路,让他们不计成本摆方正的做,那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谈崩的情况之一,为什么我刚出校门和老板说的就是“我要做个复合型人才,我要既能做土建、安装、安全和贯标资料,我也要做造价和成本控制”,哪个老板不想用一个多面手?这其实也是给自己多一点抗风险能力。这样作为从业者自己的工资能涨上去,老板也可以互惠互利,是相互成长和扶持的一个过程。
现在已经不是十多年前,一块地围墙一圈,中标就能知道自己大概利润了,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怕就怕,老板们醒悟了,求职者还在沉浸于会的不多、工资要求不低,这样的很多老板基本都会委婉拒绝。
三、年长者
很多人做了一辈子工地,因为年龄原因被优化在家,没有过社招经验,只能靠内推,但是随着项目越来越少,老板们逐步收山,加上他们的高工资,现在的老板们发现用这一类人性价比不高,那这些人也应该要反思一下,以前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工资高一点,现在市场行情不好对于自身工资也需要进行调整。
四、树倒猢狲散
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老家很多人通过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扔了泥刀斧头,就去工地上开始做管理员,有些滥竽充数,这些人从实操者到管理者的身份的转变,心态上也转变了,觉得自己就值这个价值。以前大树还在、市场状态好的时候,靠着拍马屁、拉帮结派,劣币驱逐良币,但那时候大环境好,所以也能安稳渡过。当他们傍着的这棵大树倒了,树倒猢狲散,加上自己没有内功,拿不出什么适应这个市场需求的能力来,也只能被淘汰。
前几天,有个大学老师看到我帮企业招人,人家问得特别实在:工资能正常发吗?
在现在这个市场环境下,有些清醒早的人,发现每个月落袋为安就是最好的安排了。
其实,我们做工程的人是最能吃苦耐劳的,干了几十年的工程,可能一时之间进入了迷茫区,但是树挪死、人挪活。就像当年我因为被某些人排挤,我师父跟我说的这句话:“你只要学好本事,哪里都有你的容身之处,现在你只要好好学,学的越多你的机会就越多”。所以建议大家考几个有用的证书傍身、多学实操经验,当风险来临的时候,你可以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趁着还在岗位上,或者正在经历失业的,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想一下以后怎么走下去,拿出工程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生命中的一切无心插柳,其实都是水到渠成。
来源:合并且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