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驱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5 15:03 2

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二元结构矛盾、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数字经济驱动城乡融合发展在本质上是通过技术渗透与模式创新,通过重构城乡在经济、社会、治理、生态四个维度方面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多主体协同、多要素流动、多领域融合的新型发展格局。国

文 | 吴彤 谢亚军 湖南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二元结构矛盾、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数字经济驱动城乡融合发展在本质上是通过技术渗透与模式创新,通过重构城乡在经济、社会、治理、生态四个维度方面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多主体协同、多要素流动、多领域融合的新型发展格局。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数字经济对湖南省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发展策略研究(S202410554301)”课题组研究发现,通过技术渗透与要素共享,数字经济重构城乡产业生态,能有效打破二元结构,形成双向互促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数字经济驱动城乡产业生态重构与要素双向流动

数字经济通过技术重塑农业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助推农业现代化的数字赋能。在生产端,物联网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土壤条件状态和气象数据。在销售端,数字经济助推乡村新业态的崛起,直播电商、数字文旅等新业态不断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极。数字经济通过直播带货实现“亩产万元”,进一步打通城乡融合的通道、实现城乡产业链的协同。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城市制造业与农村特色产业的深度耦合,形成“城市研发+农村生产+跨境电商”的全链条协同,带动数十万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数字经济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推动要素配置的数字化重构,打破城乡资源配置壁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数字经济还可发挥平台中介作用,成为城乡市场对接的“超级枢纽”。例如,美团“县域生活服务平台”覆盖全国2800个区县,农村地区外卖订单量年增长率达45%,推动城乡消费差距缩小至1.8:1,从而进一步实现高端要素逆向流动。而“互联网+政务”有效简化了农村创业门槛,通过远程办公平台招募城市IT人才为农村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成功吸引人才、资本“下乡”。数字经济通过打破产业边界、优化产业要素配置,推动城乡从“经济分割”转向“价值共生”,构建起双向赋能的产业协同体系。

数字经济驱动公共服务重塑与城乡融合发展

数字经济正在重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政务服务一站式在线办理、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远程医疗覆盖基层,有效解决了传统公共服务碎片化问题,促进了均等化供给。与此同时,数字基础设施的延伸弥合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电商平台带动了农产品向上流通,直播销售带动了县域经济,促进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政府率先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和数字治理体系,推动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向农村精准配置,形成以数字技术为纽带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为共同富裕注入新动力。数字经济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教育公平的云端赋能。例如,疫情期间,全国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汇集了280万门优质课程,覆盖了95%的乡村学校。在文化生活方面,数字技术重塑了城乡文化的消费模式。不仅可以使偏远地区共享城市图书馆资源,而且可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家数字图书馆农村分馆覆盖90%的乡镇,提供电子图书300万册,视频资源5万小时。2022年,苗族银饰、陕北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播放量突破500亿次,带动2000个传统村落文化复兴。数字经济助力着基础设施建设,通过5G远程医疗网络覆盖全国98%的县级医院,推进医疗资源的下沉与协同。数字经济有利于优化就业结构和人口分布。农村居民通过“线上+线下”双重身份实现收入多元化,城市数字人才通过“云就业”服务农村。数字经济突破地域限制,推动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构建“城市优质资源向下流动+农村需求精准反馈”的社会发展新模式。

数字经济驱动治理模式创新与城乡协同效能提升

数字经济加快落实智慧治理体系的城乡覆盖。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城乡规划、构建全域数字孪生平台、提升土地利用率并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数字经济通过孵化区块链助力乡村治理透明化,有力地提高部门办事效率及村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利用大数据驱动精准施策,通过“区块链+养老”平台,实现城乡养老补贴智能发放,精准识别率达99%,资金漏发率降至0.1%。包括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应急管理的城乡联动等的跨城乡治理协同机制,通过数字化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高频事项城乡通办,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依托数字经济产生的新时代应急系统接入城乡气象、水文、地质等监测点数据,保障城乡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数字技术重构城乡治理的信息采集、决策执行与监督反馈机制,推动治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智能驱动”。

数字经济引领绿色转型与城乡共生格局的构建

数字经济加速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与变革,体现在从农业减排增效降低土地污染、智能灌溉系统高效节水率,到产区应用区块链碳足迹追踪技术,数字经济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与高回报。工业方面的节能与循环经济使城市制造业优化能耗,同时通过智慧电网,农村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余电上网”,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近年,在数字经济引领下,城乡人民生活方式进入了低碳化转型,以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出行普及催化充电网络向县域延伸,形成“城市充电网络+农村换电节点”的一体化布局。循环经济网络构建推动城市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向农村延伸,农村再生资源利用率提升,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优化,推动城乡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数字经济驱动城乡融合的四大机制,本质上就是通过技术赋能打破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要素壁垒”,构建起“城市创新资源下沉—农村特色资源上涌—城乡协同价值增值”的闭环体系。经济维度的产业融合与要素流动是核心动力,社会维度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重要支撑,治理维度的智慧化创新是关键保障,生态维度的绿色转型是必然要求。四大机制相互交织、协同发力,推动城乡从“割裂发展”走向“融合共生”,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