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连山区人民检察院以新媒体为阵地,以反诈宣传为切入点,结合电诈案件发案特点和规律,持续加大常态化、多形式、多角度宣传力度,借助时下流行的微动漫、SVG、微短剧和传统的三句半等叙述方式,推出《解密招聘“坑” 检护求职路》等优秀新媒体作品
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连山区人民检察院以新媒体为阵地,以反诈宣传为切入点,结合电诈案件发案特点和规律,持续加大常态化、多形式、多角度宣传力度,借助时下流行的微动漫、SVG、微短剧和传统的三句半等叙述方式,推出《解密招聘“坑” 检护求职路》等优秀新媒体作品,通过分众化定制、场景化渗透、趣味化表达,让反诈知识看得懂,人民群众记得住,实际生活用得上。
瞄定目标人群,还原真实案例,揭露电信网络诈骗常见犯罪套路,增强反诈宣传精准性。在毕业季、招聘季来临之际,与葫芦岛市人民检察院共同制作普法短剧《解密招聘“坑” 检护求职路》,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编写脚本,自编、自导、自演,突破传统普法宣传单向说教“老套路”,以“小剧场+检察官提醒”形式展示求职就业中可能涉嫌犯罪的几种情形,避免求职者“入坑”后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双十一”购物节进行时,独立制作SVG漫画《“双十一”盲盒已上架!快来拆盒吧》,在揭露5种常见骗局的同时,立足消费者视角,提供5种切实可行的维权方案,提醒广大网购用户擦亮双眼、提高警觉。青年干警普法宣讲团创作并演绎《防骗反诈三句半》,“温柔乡里黄昏恋,先处网友再要钱,独身老人需防范,慎奔现。”“绝世珍藏限发行,新型金融混视听,收益翻倍引投资,是陷阱。”介绍了网络征婚诈骗、中奖诈骗、投资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情形并提供应对策略,以更加轻松幽默的方式让反诈宣传更接地气,法治教育更有温度。
府检银校联动,线上线下同步,充分发挥以案促治法律效果,增强反诈宣传渗透力。为从源头预防与管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连山区人民检察院开展类案分析,深挖“致病”症结,与葫芦岛市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银行葫芦岛市分行联合制作微动漫《警惕“两卡”犯罪 切勿以身试法》、短剧《叮咚!您有一份“双十一”反诈快递正在派送中》,在葫芦岛市各银行网点业务大厅内全天候滚动播放,对欲办理银行卡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人员进行警示教育,消除侥幸心理,避免因法律意识的淡薄和对非法利益的追逐,在诱惑面前沦为违法犯罪的附庸。与此同时,部分作品在葫芦岛检察公众号、葫芦岛就业服务公众号等平台线上播放,在葫芦岛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招聘会现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线下投放,并现场开展普法教育活动,获得良好反响。
坚持点线共荐,注重总结提炼,打造“检察+”新媒体品牌,增强反诈宣传影响力。辛勤耕耘,终获硕果,连山区人民检察院的反诈宣传工作取得了亮丽的成绩单,作品荣获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新闻作品新媒体类二等奖、视频类三等奖,被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检护民生”专刊作为经验材料刊发。以反诈宣传视角与葫芦岛市人民检察院共同录制的《检察“漫”“剧”制作的思路与原则》,从剧本创作、角色设定、场景画面、宣传推广等方面总结分享经验,入选全省第五批检察教育培训精品微课程。经统计,2024年连山区人民检察院受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涉案人数同比下降56.88%、18.03%。
下一步,连山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持续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法治宣传产品,以“数字检察”赋能智慧普法,探索新媒体赋能检察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社会治理发出“检察预警”、贡献“检察智慧”,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践行“检护民生”庄严承诺。
来源:葫芦岛市连山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