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少女嫁到山东,8年后首次回娘家,丈夫给了她3万块钱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5 15:14 8

摘要:“明哥,这次回去...我真的好紧张。”智秀紧攥着护照,声音细如蚊鸣。

“明哥,这次回去...我真的好紧张。”智秀紧攥着护照,声音细如蚊鸣。

此时,张明将厚厚的信封塞进她的手提包:

“三万,给爸妈的一点心意,八年没见了。”

“可是...这么多...”

智秀咬着下唇,眼眶泛红,张明轻轻揽过她的肩:

“别担心。我们家不缺这些。”

智秀靠在丈夫肩头,眼神飘向院子里正在玩耍的儿子:“我会回来的!”

01

那年,十九岁的金智秀站在首尔仁川机场的玻璃幕墙前,眼睛干涩,却流不出泪来。

"智秀啊,在中国好好生活。有什么不好的,就回来,知道吗?"

母亲金英淑抚摸着女儿的脸庞,声音里带着哽咽。

智秀点点头,不敢看母亲的眼睛。

在父亲倾家荡产的生意失败后,这门突如其来的婚事成了全家的救命稻草。

"李先生说,张家条件不错,儿子老实,还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呢。山东离首尔也不远,以后常回来看看我们。"

金英淑强打起精神,似是安慰女儿,也是在安慰自己。

远处,父亲金德勋和张家的媒人李叔正小声交谈着什么。

父亲的背影比一个月前佝偻了许多,曾经意气风发的企业家,如今只剩下一身疲惫和沧桑。

"登机时间到了。"李叔走过来提醒。

金德勋匆忙塞给女儿一个信封:"这是爸爸的一点心意,在那边......有什么需要就用上。"

智秀知道,这可能是父亲东拼西凑来的最后一笔钱。

"爸,我会好好的。您和妈妈保重身体。"

智秀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接过信封塞进背包,然后抱了抱父母。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她终于流下了眼泪。

窗外,首尔的天际线渐渐消失在云层之下。

十九年的生活,就这样被抽离,只留下记忆的碎片在脑海中闪烁。

李叔在飞机上给她看了一张照片:"这是张明,你未来的丈夫。"

照片上的男人看起来比她大不了几岁,面容清秀,眼神却透着一股木讷。

"张明在县城的中学教书,家里有五亩地,还有一栋两层的楼房。在农村,这算是很好的条件了。"

智秀点点头,心里却想着,这个陌生男人将是她余生的伴侣,这个她从未踏足的国度将成为她的家。

下了飞机,换乘火车,再坐三个小时的汽车。

天色已晚,智秀终于到达了山东的一个小县城,张家人在汽车站等候。

张明比照片上看起来高一些,穿着一件深蓝色的衬衫,表情局促,而他的父母站在身后。

父亲张建国面容慈祥,而母亲赵秀英则上下打量着智秀,目光中带着审视。

"来了啊。"赵秀英生硬地用蹩脚的韩语问候,"路上累不累?"

"不,不累。谢谢阿姨。"智秀用同样生硬的中文回答。

张明接过智秀的行李,低声说:"欢迎来到中国。"

那晚,村里摆了十桌酒席,智秀换上红色的旗袍,面对着一群陌生的面孔,强颜欢笑。

乡亲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韩国媳妇,议论纷纷。

"听说花了二十万彩礼呢。"

"韩国姑娘,会不会太娇气了?"

"能说中国话吗?"

智秀只能勉强听懂一些,但那些眼神已经足够明白。

她是外来者,是稀有品种,是被花钱买来的新奇玩意。

婚礼简单而仓促,没有爱情的铺垫,没有浪漫的求婚,只有一纸证书,一个仪式,一场酒席。新房内,红烛摇曳,映照着喜字剪纸和红色的床单。

一整天的喧嚣过后,终于只剩下智秀和张明两人。

屋外还能听到远去的宾客笑声,但房间内却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气氛。

张明递给智秀一杯热茶,轻声说:"你应该很累了吧?"

智秀接过茶杯,低头抿了一口,心中忐忑不安。

"在韩国,新婚之夜有什么习俗吗?"张明尝试打破沉默,拘谨地坐在床边。

智秀摇摇头,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文化的差异在此刻显得尤为明显。

张明看出了她的局促,起身走到窗边,拉上了窗帘:

"你不用害怕,我们可以慢慢了解彼此。"

这句话让智秀稍稍放松了一些。她小心翼翼地换上婆婆准备的红色睡衣,在床的一角坐下。

当张明转身看到她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在烛光下,智秀白皙的肌肤泛着珍珠般的光泽,红色的睡衣衬托出她娇小而优雅的身材。

"你很美。"张明说出这句话时,声音有些颤抖。

两人的目光在半空中交汇,一股无形的电流似乎在房间内流动。

张明慢慢靠近,小心翼翼地坐在她身边,伸手轻轻抚摸她的脸庞。

智秀也没有躲开,随后张明的吻袭来,轻柔而试探。

智秀闭上眼睛,任由自己沉浸在这个陌生而又不可避免的亲密中。

随着夜色渐深,两个陌生人在礼俗与本能的引导下,完成了婚姻的最后仪式...

02

生活没有给智秀太多适应的时间。

初到张家的那个星期,村里的妇女轮番来家里参观这个"洋媳妇"。

她们打量智秀白皙的皮肤,评论她纤细的身材,甚至有人趁她不注意摸了摸她的头发,仿佛她是一件展览品。

"韩国女人都这么瘦啊?能干农活吗?"

"听说韩国人都吃泡菜,咱们这的饭菜你能适应吗?"

智秀只能保持微笑,用蹩脚的中文回答:"我会学,会适应。"

张明在这些场合总是沉默寡言,有时甚至借故离开。

婚后他每天早出晚归,教书的工资不高不低,足够维持家用。

两人之间的对话少之又少,夫妻生活更像是室友的相处。

当然,赵秀英则是智秀最大的挑战。

婆婆对这个韩国媳妇心存芥蒂,认为她既不懂农活又不会做饭,白花了二十万彩礼。

"智秀啊,你看看这个菜叶子都没择干净,沙子咯牙怎么办?"赵秀英皱着眉头说。

"对不起,妈。我再洗一遍。"智秀低头道歉。

"还有这个米饭,煮得太烂了。在韩国不用做饭的吗?"

智秀咬着嘴唇不说话,在首尔,她确实很少下厨,况且长辈训话小辈只能听着。

张建国倒是个好脾气的公公,经常在赵秀英数落智秀时打圆场:

"孩子刚来,不习惯很正常。慢慢来,慢慢来。"

她学会了做中国菜,学会了侍奉公婆,也学会了忍受村里人异样的目光。但她始终无法适应的是那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格格不入感。

夜深人静时,智秀常常一个人偷偷地掉眼泪。

只是,唯一让智秀感到些许安慰的是,张明虽然木讷但不坏。

他不像村里其他男人那样粗鲁或专横,对她的态度也算尊重。

虽然两人之间少有深入的交流,但在那个陌生的环境里,这已经是一种难得的善意。

一天晚上,张明突然开口,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沉默:

"你今天看起来不太开心。"

智秀吃惊地抬起头:"没有,我很好。"

张明犹豫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这个给你。"

盒子里是一对简单的银耳环。

"我看你的耳环快掉了,就去县城买了一对。不知道你喜不喜欢这种款式。"

这是张明第一次送她礼物,智秀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谢谢,我很喜欢。"

就这样,两人的关系有了一丝温度。虽然不是爱情,但至少有了相处的基础。

第二年春天,智秀怀孕了。

这个消息让整个张家都欢欣鼓舞,连一向苛刻的赵秀英也对智秀和颜悦色了许多。

"一定要保重身体,别提重物,好好养胎。"

赵秀英难得地嘘寒问暖,甚至亲自下厨给智秀做营养餐。

有了肚子里的孩子,智秀的地位在家中有了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孤独。

因为家里的国际长途太贵,智秀只能每个月给家里去一次电话,智秀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欢快:"爸妈,我怀孕了。"

电话那头的母亲惊呼起来:"真的吗?太好了!几个月了?有没有不舒服?"

"三个月了,一切都好。"智秀笑着说,没有提及自己每天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父亲的声音有些沙哑:"智秀啊,爸爸很想你。"

"我也想你们。"智秀咬着嘴唇,强忍泪水,"等孩子出生后,我会带他回去看你们的。"

挂了电话,智秀静静地坐在院子里,望着天空,那里漂浮着几朵白云,不知是否也飘过首尔的上空。

冬日的一个清晨,智秀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

张家人喜出望外,张建国甚至在村里摆了酒席庆祝。

"就叫张俊浩吧,俊是英俊的俊,浩是浩大的浩。"

张明提议道,还特意用了一个韩国式的名字。

智秀看着怀中的婴儿,终于感受到了一丝真实的幸福。

这个小生命,是她在这片土地上的根,也是她与故乡之间的血脉联系。

"俊浩,"智秀轻声重复着儿子的名字,眼泪滑落。

03

俊浩的出生给智秀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为了能更好地教育儿子,也为了打发漫长的日子,智秀开始认真学习中文。

她买了字帖,在喂奶的空闲时间描红;她听广播,模仿主持人的发音;她甚至开始看中国的电视剧,边看边记笔记。

张明看到她的努力,有时会在晚上辅导她认字。

看着妻子专注的样子,他似乎对这个韩国女子有了新的认识。

"你学得很快。"张明评价道。

智秀微笑:"我想和俊浩好好说话,也想更好地融入这里。"

随着中文能力的提升,智秀的生活圈子也开始扩大。

她认识了村里的几个年轻妇女,偶尔会一起去赶集或者闲聊。

虽然她们之间仍有文化差异,但至少智秀不再是完全的局外人。

俊浩三岁那年,智秀有了一个想法。

"我想开一个韩语培训班。"晚饭后,智秀对张明说。

张明惊讶地放下碗:"开培训班?在哪里开?"

"县城里。现在很多人都对韩国文化感兴趣,我可以教他们韩语,也许还可以介绍一些韩国文化。"智秀解释道,眼里闪烁着久违的光彩。

张明沉思片刻:"这需要场地,还有资金......"

"我可以先从小规模开始,租一个小房间就够了。我有一些积蓄,足够开始。"

这些年,智秀省吃俭用,把张明给的零用钱和过年过节的红包都存了起来,就为了有朝一日能做点自己的事情。

可谁知,赵秀英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反对:

"开什么培训班?家务都做不好,还想出去抛头露面?再说了,俊浩还小,谁来照顾他?"

张建国也有顾虑:"县城租房子不便宜,万一赔钱了怎么办?"

面对家人的质疑,智秀没有退缩。

她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展示了她设计的课程计划,甚至找到了县城里几个对韩语感兴趣的年轻人作为潜在学生。

"我不会耽误家务,也不会让俊浩受委屈。这是我想做的事情,请给我一个机会。"智秀坚定地说。

最终在张明的支持下,智秀租下了县城一个小商铺,开始了她的韩语培训生涯。

起初,生意并不好。很多人只是抱着好奇心来看这个韩国媳妇,并不真正想学习韩语。

智秀常常一整天只有一两个学生,有时甚至没有人来。

赵秀英看到这种情况,冷嘲热讽:

"早就说了不会成功,现在赔了钱又浪费时间,何必呢?"

但智秀没有放弃。她制作了精美的宣传单,降低了学费,甚至提供了免费的试听课。

慢慢地,通过口碑相传,她的学生越来越多。

一年后,"智秀韩语培训班"在县城小有名气。

她不仅教授韩语,还介绍韩国文化,组织韩剧观影会,甚至在节假日举办韩国美食品尝活动。培训班逐渐成为当地了解韩国文化的窗口。

随着事业的起步,智秀的自信心也在恢复。

她不再是那个畏首畏尾的外来媳妇,而是一个有能力、有主见的职业女性。

她开始化妆,穿上颜色鲜艳的衣服,重拾自己作为一个年轻女子的魅力和活力。

张明看着妻子的变化,既欣慰又有些不适应。

他为智秀的成功感到骄傲,但也担心她会因此而疏远家庭。

"你最近很少回家吃晚饭了。"一天晚上,张明说。

智秀这才意识到自己最近确实忙于工作,忽略了家人,于是立马道歉:

"对不起,最近学生多了,事情也多了。我会注意的。"

"俊浩总是问我,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张明没有责备,但语气中透着一丝失落。

智秀心中一痛,抱住了儿子:"妈妈以后会早点回来陪你,好吗?"

俊浩点点头,依偎在母亲怀里。

这一刻,智秀意识到,无论事业如何成功,家人才是她最重要的依靠。

她开始调整工作时间,保证每天能回家陪伴儿子,也尽量参与家庭活动。

赵秀英看到儿媳妇的变化,态度也有所软化:"你的培训班办得不错,村里人都说你能干。"

这是赵秀英第一次夸奖智秀,让她感到意外又感动。

"谢谢妈。我会继续努力的。"智秀真诚地说。

忙碌的日子里,智秀与韩国家人的联系却越来越少。

一方面是因为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不想让父母担心自己的生活。

每次通话,她都只说好的一面,从未提及自己的辛苦和挣扎。

"爸,妈,我在这边开了一个韩语培训班,生意还不错。"智秀在电话里欢快地说。

"真的吗?太好了!"母亲欣喜若狂,"什么时候带俊浩回来看看我们?已经四年没见面了。"

智秀沉默了一下:"等培训班稳定了,我就回去。"

挂了电话,智秀长叹一口气。

她何尝不想回家看看,但培训班刚刚步入正轨,张家也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需要她。

回家,似乎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04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智秀来到中国已经整整八年了。

这八年间,她的韩语培训班从小作坊发展成了县城里有名的文化交流中心。

不仅教授语言,还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甚至帮助当地企业与韩国建立商业联系。

这份事业给智秀带来了不少收入和成就感,也让她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人脉。

那个曾经羞怯的韩国女孩,如今已经是一位自信而成熟的女性。

俊浩也已经是个七岁的小男孩,聪明活泼,不仅在学校成绩优异,还会说一口流利的韩语。每当智秀看到儿子用韩语和同学们炫耀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骄傲:

“果然有韩国的血脉!”

然而,再多的成就也无法填补智秀心中的那份思乡之情。

每年过年时,看着张家人团团圆圆,她总会想起远在韩国的父母。

虽然每月都会通电话,但八年来,她始终没能回家看望父母一次。

起初是因为经济困难,后来是工作忙碌,再后来是舍不得离开俊浩......

一次次的计划,一次次的推迟,八年就这样过去了。

直到一天晚上,全家吃过晚饭,张明突然对智秀说:"我觉得你应该回韩国看看父母了。"

智秀惊讶地抬头:"怎么突然提这个?"

张明微笑道:"俊浩都七岁了,你已经八年没回家了。前几天你妈妈在电话里说很想见见外孙,我想是时候了。"

"可是培训班还有新的课程要开..."智秀犹豫道。

"培训班的事情可以暂时交给你的助手。这些年你辛苦了,应该多陪陪家人。我给你准备了三万块钱,够你和俊浩的往返机票和在韩国的开销了。"

张明温和地说,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放在桌子上。

智秀接过信封,有些吃惊:"这么多?"

张明笑了笑:"这些年你的培训班赚了不少钱,都给家里添置了不少东西。这次是我想答谢你,也算是给你父母的一点心意。"

智秀深受感动,眼眶湿润:"谢谢你,明。我...我真的很想念他们。"

此时,一旁的赵秀英也难得地表示支持:

"去吧,带俊浩也去认识认识外公外婆。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家人的支持下,智秀和俊浩办好了签证和机票,准备回韩国探亲。

临行前一晚,智秀发现张明在书房里伏案工作到很晚。

"还没睡吗?明天要早起送我们去机场呢。"智秀轻声问道。

张明抬起头,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容:"在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你别担心。"

智秀注意到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和账本,不禁好奇:"这些都是什么?"

"没什么,就是一些杂事。"张明匆忙收起文件,"你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赶早班飞机。"

智秀虽然疑惑,但也没多问,转身回了卧室。

第二天清晨,张明开车送智秀母子到机场。

临别前,他紧紧抱住妻子和儿子,眼中似有不舍:

"在韩国好好玩,有什么事就打电话回来,然后早点回家。"

智秀点点头:"我们会的,你也保重身体。"

飞机起飞那一刻,智秀的心情无比复杂。

八年前,她怀着忐忑与不安离开家乡;如今,她满怀期待与思念踏上归途。

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等待她的将是一个彻底颠覆她认知的世界。

05

当出租车驶入首尔熟悉的街区时,智秀的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妈妈,这就是你的家乡吗?好漂亮啊!"

反观,一旁的俊浩则是兴奋地望着窗外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

智秀微笑着看着儿子,随后点头:

"是的,这就是妈妈长大的地方。一会儿就能见到外公外婆了,开心吗?"

俊浩用力点头:"太开心了!我要告诉外公外婆我会说韩语,还会唱韩国歌!"

车子在一栋公寓楼前停下,智秀带着俊浩拖着行李走进电梯。心中不住地想象着父母见到自己和外孙时惊喜的表情。

然而,当智秀按响家门铃时,眼前的一幕让她彻底傻眼...

"你好,请问..."智秀愣住了,以为自己走错了门。

陌生女人上下打量着她:"你是...?"

"我...我是来找金德勋和金英淑的,请问他们..."

女人脸色一变:"你是他们的亲戚?"

智秀下意识地握紧俊浩的手:"我是他们的女儿,这是他们的外孙。"

女人震惊地瞪大眼睛:"女儿?我们买下这套房子已经五年了,卖房子的中介只说原主人是一对老夫妻,从来没提过他们有女儿啊。"

智秀如遭雷击,一时间无法消化这个信息:"卖...卖房子?我父母搬到哪里去了?"

女人摇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当时我们只跟中介打交道,没见过原主人。"

智秀机械地道了谢,拉着俊浩走出公寓楼,整个人恍惚如梦。

父母竟然卖掉了房子?这个信息让她无法接受。他们为什么不告诉自己?他们现在在哪里?

冷静下来后,智秀想起了表姐允熙。她赶紧拨通了允熙的电话。

"允熙姐!我回韩国了,可是家里...家里..."智秀激动得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智秀?你真的回来了?在哪里?我马上去接你!"允熙的声音充满惊讶。

两个小时后,允熙在一家咖啡馆里见到了智秀和俊浩。

她拥抱了许久未见的表妹,又亲热地摸了摸俊浩的头:"这就是俊浩吗?真是个帅小伙!"

"允熙姐,我父母呢?他们为什么卖掉了房子?现在住在哪里?"智秀迫不及待地问道。

允熙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智秀,有些事情,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你..."

"请告诉我实话,我必须知道。"智秀坚定地说。

允熙深吸一口气:"叔叔的公司在你走后不久就彻底破产了,欠下了巨额债务。为了还债,他们不得不卖掉房子,搬到郊区的一个小镇上生活。这几年,叔叔的身体一直不好,阿姨一个人打零工维持生计..."

"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可以帮忙的!"智秀痛苦地问。

"阿姨不想让你担心。她在电话里总是说一切都好,就是为了不影响你在中国的生活。"允熙解释道,然后犹豫了一下,"还有一件事...阿姨去年检查出了胰腺癌,情况不太好..."

智秀如坠冰窟,眼前一黑:"什么?"

"医生说...可能时间不多了。阿姨一直想见你,但又不想给你添麻烦。"允熙的眼中含着泪水。

"带我去见他们,现在就去!"智秀站起身,声音颤抖。

允熙点点头,带着智秀母子驱车前往郊外的小镇。

一路上,智秀的心情沉重如铅。她想起这八年来每次通话中母亲轻快的声音,想起那些"一切都好"的谎言,想起自己沉浸在小小成就中的自满...

母亲在电话那头掩饰病痛的微笑,父亲竭力不让疲惫传递到声音里的坚强,这一切她都没有察觉。

车子停在一栋破旧的小楼前,允熙轻声说:"到了。"

当智秀推开那扇摇摇欲坠的木门时,眼前的一幕让她彻底傻眼。

曾经高大英俊的父亲金德勋如今佝偻着背,满头白发,坐在轮椅上;而母亲金英淑则躺在一张简陋的床上,瘦得只剩下皮包骨,脸色蜡黄,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老了二十岁。

"爸...妈..."智秀哽咽着跪在床前。

金英淑缓缓睁开眼睛,看清来人后,苍白的脸上露出惊讶和喜悦:"智秀...真的是你吗?"

金德勋艰难地转动轮椅,眼睛一亮:"我们的女儿...终于回来了..."

"对不起,爸妈...对不起..."智秀泪如雨下,紧紧握住母亲枯瘦的手。

金英淑微笑着摇摇头:"别这么说...你能回来,就是最大的安慰..."她的目光移向站在智秀身后的小男孩,"这是...俊浩吗?"

智秀点点头,轻轻推着儿子上前:"俊浩,这是你的外婆和外公。"

俊浩怯生生地看着这对陌生的老人,然后用流利的韩语说:

"外婆好,外公好。我是俊浩,很高兴见到你们。"

金英淑听到外孙说韩语,眼中闪烁着泪光:"多好的孩子啊...像极了小时候的你..."

金德勋艰难地伸出手,想抚摸俊浩的头,却因为虚弱而力不从心。

俊浩见状,主动走上前,握住外公的手:

"外公,您的手好冷,我来帮您暖一暖。"

这一幕让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夜深人静,智秀独自一人坐在小院里,抬头望着星空,心中翻腾着无数情绪。

她想起张明给她的三万块钱,想起自己在中国的小小成就,想起这八年来的点点滴滴。 如果她早知道父母的处境,是否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如果她能早一点回家,母亲的病是否还有挽回的余地?

她伸手摸了摸口袋里的机票,原本计划逗留两周后就返回中国。

但现在,面对病重的母亲和衰老的父亲,她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06

接下来的几天,智秀全身心投入照顾父母的工作中。

她用张明给的钱为母亲请了专业护工,又联系了当地最好的医院,希望能为母亲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然而医生的诊断无情地粉碎了她的希望:

母亲的病情已经到了晚期,即便是最先进的治疗也只能延长她几个月的生命。

"对不起,金女士。我们能做的就是减轻您母亲的痛苦,让她的最后时光更加舒适。"医生语气沉重地说。

智秀强忍泪水,回到家中为母亲准备了精心的晚餐。

看着母亲只吃了几口就没了力气,她心如刀绞。

"妈,您应该早点告诉我的。"智秀边帮母亲擦嘴边说。

金英淑微笑着摇摇头:"傻孩子,告诉你又能怎样?你在中国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我和你爸爸不想成为你的负担。"

"可是我是您的女儿啊!您和爸爸有困难,我怎么能不知道?"智秀忍不住流下眼泪。

金英淑艰难地抬起手,轻抚女儿的脸庞:

"我们过得很好...真的...看到你和俊浩过得好,我们就满足了..."

金德勋在一旁轻咳一声:"智秀啊,你这次回来打算住多久?"

智秀犹豫了:"爸,我...我不知道。本来计划两周后回中国,但现在...我想多陪陪您和妈妈。"

金英淑的目光投向在院子里和邻居家孩子玩耍的俊浩:"俊浩在这里适应吗?他还要上学吧?"

智秀叹了口气:"是的,开学在即。我在想...也许我应该让他先回中国,我再多留一阵子。"

金英淑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你丈夫知道我们的情况吗?"

智秀摇摇头:"我还没告诉他。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第二天,智秀终于鼓起勇气给张明打了电话,告诉他父母的真实情况。

"我真的很抱歉,明。他们一直瞒着我...现在妈妈病得这么重,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智秀哽咽着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张明的声音异常平静:"先别着急,智秀。你妈妈现在最需要的是你的陪伴。至于俊浩,我可以来接他,或者让他先回来上学。"

"你不生气吗?我可能需要在这里呆很久..."

"这是你的父母,我理解。关于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有需要随时告诉我。"

挂断电话,智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那天,她在整理父亲的药品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叠银行对账单。

出于好奇,她翻看了一下,随即惊得说不出话来——账单上显示,过去五年里,每个月都有一笔5000元人民币的汇款从中国汇入父母的账户!

这笔钱是谁汇来的?智秀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她看到汇款人的名字:张明。

她的丈夫,每个月都在给她父母汇钱,而她对此一无所知。

"爸,这是怎么回事?"智秀拿着对账单,颤抖着问父亲。

金德勋长叹一声:"我们本来不想告诉你的...五年前,你婆婆意外发现了我们的电话号码,打来询问情况。当得知我们的处境后,张明坚持每月汇钱给我们。"

"为什么不告诉我?"智秀声音哽咽。

"这是张明的意思。他说你已经够辛苦了,不想让你为我们担心。"金德勋眼中含泪,"他是个好孩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

智秀无法抑制内心的震惊和感动。她急忙拨通了张明的电话:

"明,我知道了...这五年来你一直在给我父母汇钱...为什么不告诉我?"

电话那头沉默了良久,张明的声音低沉而温和:

"那时你刚开始创业,已经很辛苦了。我不想给你增添负担。"

"可是那么多钱...我们家..."

"别担心,智秀。我们家不缺那些钱。"张明似乎想要结束这个话题,"你专心照顾父母吧,有需要随时告诉我。对了,我想过了,俊浩应该留在韩国,陪陪外公外婆。学校的事情我已经和老师说好了,可以晚些入学。"

挂了电话,智秀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正当她陷入深深的自责时,允熙来访,带来了更多令她震惊的消息。

"智秀,你可能不知道,张明这些年一直在联系韩国这边的医生,为阿姨寻找治疗方案。"允熙坐在她身边说,"上个月,他甚至联系了首尔最好的肿瘤专家,想请他出诊。"

"他...他从来没有告诉过我..."智秀的声音微微颤抖。

允熙握住她的手:"他不想让你担心。你知道吗?去年阿姨病情恶化时,是他连夜安排的医疗团队。"

"那个医疗团队...妈妈说是医院特别派来的..."

"那是张明支付的私人护理。他每个月都会打电话来询问阿姨的情况,还专门学了一些韩语..."

这些信息如同惊雷般击中智秀。她突然意识到,丈夫给她的那三万块钱,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他在背后做了那么多,却从未邀功,从未让她知晓。

同时,她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眼下,母亲的病情不容乐观,父亲也需要照顾;而在中国,她有丈夫、有儿子、有事业...她该何去何从?

07

这时,金英淑从房间里走出来,虚弱但坚定地站在月光下:"智秀,我有话要对你说。"

夜色中,金英淑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她坐在院子的木椅上,示意智秀坐到她身边。

"智秀,这些天看到你为我们忙前忙后,妈妈心里既高兴又难过。"金英淑虚弱但语气坚定,"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我不能让你为了照顾我们而放弃自己在中国的家庭和事业。"

智秀握住母亲的手:"妈,您别担心我。现在最重要的是您的健康..."

金英淑轻轻摇头:"我的时间不多了,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实。但我不希望因为我的离去而影响你的生活。你的家在中国,你的丈夫和儿子都需要你。"

"可是您和爸爸..."

"你女婿这些年一直在照顾我们,比我们自己的女儿还要细心。"金英淑微笑着说,"我们从来不敢告诉你实情,就是怕你背负太多。现在看来,我们应该更信任你的。"

智秀眼泪夺眶而出:"对不起,妈...我应该更关心你们的..."

金英淑摸着女儿的头:"傻孩子,没什么对不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你这八年来也不容易,在异国他乡扎根,抚养孩子,创建事业...我和你爸爸为你骄傲。"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妈。我想陪着您,但又不能离开丈夫和儿子太久..."

金英淑的眼神变得坚定:"我有一个主意。我们一起回中国吧。"

智秀惊讶地抬起头:"什么?"

"你父亲的病情已经稳定,主要是需要人照顾。我想看看你在中国的生活,了解你这些年经历的一切。"金英淑轻声说,"最重要的是,我想多陪陪俊浩,在我有生之年。"

智秀犹豫道:"可是您的治疗..."

"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张明已经联系了当地最好的医生。与其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医院里,我更愿意在家人身边度过。"金英淑的声音充满了温柔与坚决。

就这样,在征得医生同意后,智秀决定带父母一同回中国生活。

临行前,她给张明打了电话,告知这个决定。

"带他们回来吧,智秀。我们家有足够的空间,也会给他们最好的照顾。"张明在电话那头说,声音里有掩不住的欣慰。

"明,这些年谢谢你...为我父母做的一切..."智秀哽咽着说。

"他们是我的亲人,不必说谢谢。"张明顿了顿,"我已经开始准备了,会给他们安排最舒适的房间。"

回程的飞机上,金英淑靠在智秀的肩上,看着窗外的云海,脸上是久违的平静与幸福。金德勋握着俊浩的小手,听着孙子稚嫩的声音讲述中国的生活,眼中满是慈爱。

"妈,我们很快就到家了。"智秀轻声说。

金英淑微笑着点头:"是啊,到家了。"

来源:团子游戏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