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0日,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省级阶段沈阳选区活动在沈阳工业大学圆满收官。本届大会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教育电视台、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主办,吸引了辽宁省内近万名青年学子积极参与。他们以英语为媒,通过主题演讲、艺术展演等多元形式,向
4月20日,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省级阶段沈阳选区活动在沈阳工业大学圆满收官。本届大会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教育电视台、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主办,吸引了辽宁省内近万名青年学子积极参与。他们以英语为媒,通过主题演讲、艺术展演等多元形式,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活动现场
在沈阳工业大学站的舞台上,130余位入围省级阶段的选手用英语生动诠释东北振兴的时代篇章:既有百年老北市从清代马市到网红夜经济的转型密码,也有机器人领跑智能制造的“中国精度”;既有非遗漆扇鎏金技艺的匠心传承,也有AI赋能产业升级的沈阳实践。通过多维叙事,将沈阳的工业基因、文化根脉与创新活力转化为世界语言,展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生动图景。
“网红”局长现场分享讲好中国故事心得。活动现场,沈阳于洪区文旅局副局长彭勃现身说法。这位“网红局长”曾凭流利英语推介本地大米、创下人民日报视频号上亿播放量,现场分享“于洪大米出口新西兰”的文化破圈案例,印证“讲好中国故事就是生产力”的实践真知。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书记杜振军在致辞中强调:“语言是文明互鉴的钥匙,青年是文化传播的先锋。”
多维叙事彰显青春担当。选手以双语为桥,构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空间。才艺展示环节,选手用英语介绍古筝2500年历史,指尖奏响《雪山春晓》,清越琴音模拟雪融溪涧之韵,将西藏春色凝成流动诗篇。唐装铃鼓舞者以敦煌飞天为灵感,旋转间金铃脆响与绸缎翻飞交织出盛世华章。漆扇制作展演中,选手以英文解说“大漆鎏金”非遗技艺,现场勾勒传统漆扇纹样,让东方美学跃然扇面。歌曲《如愿》的英语改编版,则用流行旋律唱响“山河无恙”的家国情怀,引发全场共鸣。
创新表达激活传统基因。在科技与文化交融赛道,选手深度剖析中国AI发展:从机器人到自动驾驶算法,数据图解产业跃迁之路。诗歌朗诵李白千古名篇《黄鹤楼》,以英诗韵律重构“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千古惆怅。创意节目《声贯中西》将 Someone Like You 与 If I Ain't Got You 经典串烧,巧妙植入京剧念白,打造跨文化音乐实验。城市叙事环节,选手通过沈阳老北市历史影像与实景VR,用英语讲述“东北第一市”从清代马市到网红夜经济体的百年蝶变,展现城市更新的中国智慧。
平台效应培育传播新锐。“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沈阳选区组委会负责人、新航道沈阳学校校长张贺介绍,本届沈阳选区选手呈现“三化”特征:叙事视角年轻化、表达形式数字化、传播路径社交化。“下一步,我们将构建'讲好中国故事'人才库,通过系统培训助力优秀选手登上国际传播舞台。”
活动现场
自2020年1月启动以来,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相继在北京、西安、天津、福州、广州启动,累计吸引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37万青少年报名参与,逐步成为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平台。本次沈阳工业大学站产生的优胜选手将有机会获得入围大会最后阶段——中外青少年展演的资格,与来自海内外的青少年同台竞讲中国故事。(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焦小新)
作者:焦小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