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发现:3种颜色是“抑郁色”,如果孩子喜欢,父母要当心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5 15:23 2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心理上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些问题,其中抑郁和焦虑的现象比较普遍,还有些傻傻分不清楚。

哈佛研究发现:3种颜色是“抑郁色”,如果孩子喜欢,父母要当心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心理上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些问题,其中抑郁和焦虑的现象比较普遍,还有些傻傻分不清楚。

听樊登老师直播的时候,他总结概括了两者的不同,很重要的区别就是,抑郁的人不想活,焦虑的人却怕死。

的确,焦虑是对未来潜在威胁的担忧,比如大人会焦虑,担心孩子学习不好怎么办?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胡思乱想,是头脑中思虑过多的表现;

而抑郁的人则沉溺于对过去的失败和损伤中无法自拔,认为自己充满无助、无能为力。焦虑的核心是能量错配,抑郁的核心是能量缺失。

抑郁是一种心理疾病,并不是人们认为的矫情,是需要看心理医生,近年来抑郁呈现出明显的两个趋势:一是发病率普遍上升,二是年龄层的逐渐下降。

一、抑郁的孩子增多了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研究显示: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较2019年上升3.7%;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高达40%,其中重度抑郁占10.9%。

抑郁会导致致残、自杀,尤其是青少年在面对这种心理疾病时更充满了恐慌。宝妈群里分享了身边真实的案例,十几岁的孩子手腕上划满了刀伤。

这些反复自残的孩子,就是重度抑郁的表现:抑郁常伴随强烈的自我厌恶,部分孩子通过自残惩罚"无用的自己“;

当孩子的个人情绪压抑到无法承受时,身体疼痛可能转移对心理痛苦的注意力,于是出现自残的行为;

这种行为也会导致身体依赖这种内啡肽释放模式,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父母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举止和心理健康,及时捕捉孩子身上的一些变化,给予孩子关爱,让孩子远离抑郁。

二、这3种颜色是“抑郁色”,父母要警惕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联合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做过颜色和心理健康相关方面的研究:

选取166名Instagram用户,含抑郁诊断病史者和健康人群发布的 43950 张照片,通过分析色彩多样性、饱和度和明度等因素发现:

抑郁症患者更频繁使用蓝、灰、黑等冷色调滤镜,照片整体的色彩明度和饱和度都更低,少有自拍或活泼明快的照片;

而健康用户则更喜爱明亮暖色滤镜,喜欢真人出镜。

而令人惊叹的是,利用这个抑郁症预测模型,居然成功识别70%的抑郁病例,早于临床诊断平均6个月,得到很好的救治。

在心理学范畴中,有三类颜色被认为是“抑郁色”,能够引发人的消极情绪和情感。如果孩子突然爱上,大人一定要警惕,孩子的心理是不是出现了某些问题。

第一,黑色/深灰色

对于孩子来说,更喜欢的应该是五彩缤纷的颜色,孩子的心思单纯,看待世界也是纯净和美好的。

但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突然喜欢上某种颜色,尤其是黑色或灰色,这种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色。

在网上看到一个案例,一个12岁的女生,半年内衣物全部换成了灰色,她还撕毁了自己之前所有的彩色画作,日记中写道“想变成灰尘消失”,后来被诊断得了重度抑郁。

黑白灰作为中性色,被人们认为是非常安全的颜色;黑色庄严肃穆,仿佛可以包裹自己,灰色、深灰色没有自己的色彩主张,不会出错、泯然于众。

喜欢这类颜色的孩子,除了自己的审美偏爱,想用这类颜色表达炫酷的形象和与众不同的口味,很多程度上也是自卑、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内心十分孤寂,渴望得到关注和理解。

第二,深蓝色

有句歌词说:忧郁是蓝色的。

蓝色在英文单词中叫“blue”,翻译过来就是忧郁的意思。

蓝色是冷色调,一般被认为是“男孩色”,男孩屋内的布置风格、穿衣打扮,都被大人无形冠以这种色彩加持。

有人可能不解,蓝色如此澄净纯洁的颜色,像天空一样深远,怎么可能和忧郁、抑郁相关呢?

有些蓝色,如浅蓝、粉蓝,色彩饱和度高、鲜艳明亮温柔,也不会和抑郁挂钩。

而同黑色一样属于深色系的深蓝色,如果孩子爱上,会有一定概率其存在情绪问题。

梵高的画作《星空》也通过深邃的蓝色来传递内心的挣扎和渴望;多年前热播的韩剧《蓝色生死恋》也通过蓝色、大海这种词语传递出来的意象,表达出一种既定的命运和无助。

第三,浑浊绿色

心理治疗疗法中有一种叫做“绘画治疗”,就是在诊断前期,通过无意识的绘画,来判断患者此时的心境和病症。

有争议的是,灰调过多的绿色,如灰绿、暗橄榄绿也会和负面情绪和记忆相关。

在人们的认知中,绿色和树木、小草的形象相连,被认为是健康积极的颜色,这里所指的绿色指的是饱和度较高、明度高的绿色。

而灰绿色会和抑郁情绪相关,也有多学科解释依据:

一是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灰绿色接近腐烂植被,触发人们原始警惕反应,是一种自然保护机制传承的结果;

二是从视觉生理学来说,灰绿色,波长约500-550nm,处于人眼锥细胞响应低谷区,长期注视可能引发眼部疲劳,进而引起情绪低落;

三是从文化建构上来说,中国古语"绿惨红愁"将灰绿与忧郁关联;西方"hospital green"传统强化病态联想。

三、孩子喜欢的颜色和性格相关

色彩可以反映孩子的性格,孩子喜欢的颜色,也隐藏着她们的性格密码。

√ 喜欢白色、粉色、香芋紫色的孩子,一般多为女孩,敏感细腻、心思玲珑,内在温柔恬静,乖乖女、小公主的存在,非常招人疼。

√ 喜欢大红大绿、明黄色的孩子,就比较热情奔放,头脑灵活、善于沟通和交际,在小团队中也是leader的角色。

√ 把自己打扮得五颜六色,什么颜色都喜欢的孩子,爱好广泛、性格外向积极,创造力强,是一个发光发热体,走到哪里都招人喜欢。

其实,颜色偏好本身不代表什么,但是如果极端化可能会反映孩子的一些心理现状。

作为父母,在和孩子的相处和互动中,及时关注和引导,可以有效预防孩子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

另外,生活中,我们还是要让孩子多接触多彩的世界,多彩的物品,不偏爱某一个颜色,爱这个花花世界。

来源:元气麻酱4Jl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