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地震,震颤了积石山的土地,却震不垮临夏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的决心。残垣断壁间,在这片亟待重生的土地上,甘肃银行临夏分行迅速响应,以“与民同心”的赤诚,跨越寒冬的风雪与春日的暖阳,用金融服务筑起守护民生的坚实屏障。一支由党员骨干组成的“金融服务队”,背着移动终端
一场地震,震颤了积石山的土地,却震不垮临夏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的决心。残垣断壁间,在这片亟待重生的土地上,甘肃银行临夏分行迅速响应,以“与民同心”的赤诚,跨越寒冬的风雪与春日的暖阳,用金融服务筑起守护民生的坚实屏障。一支由党员骨干组成的“金融服务队”,背着移动终端设备,穿行于尘土飞扬的工地,用一张小小的陇明公卡,架起了服务灾区农民工的暖心桥梁,书写着新时代金融为民的动人篇章。
闻令而动,风雪路上的逆行先锋。震后重建千头万绪,而农民工工资发放,成为关乎民生稳定的头等大事。甘肃银行临夏分行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从机关及网点紧急抽调10名业务骨干,组建“金融服务党员突击队”。彼时的积石山,余震不断,道路因塌方变得泥泞难行,沿途随处可见滚落的巨石、断裂的路基,寒风裹挟着沙尘扑面而来,每一次前行都充满风险。但队员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绝不能让农民工兄弟的血汗钱“滞留”在路上!
在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临时搭建的简陋工棚里,简易金融服务点成了最温暖的存在。队员们主动蹲下身子、放缓语速,将复杂的开卡流程拆解成通俗易懂的“白话”:“大叔,您看,这张卡就像您的电子钱包,工资到账有提醒,取钱还不收手续费!”遇到眼花手抖的工友,队员们便握着他们的手,帮助他们填写资料;碰上对金融业务陌生的工友,队员们反复演示手机银行操作。每天,这样的耐心讲解要重复上百次,嗓子哑了就喝口水继续,手指冻僵了搓一搓再坚持。
服务中,队员们还化身“反诈卫士”。他们结合当地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例,用方言编起顺口溜:“陌生电话别轻信,转账之前问清楚;密码信息要保密,天上不会掉馅饼!”生动的讲解让农民工们听得津津有味,也牢牢记住了资金安全的关键要点。一位来自大河家镇的农民工握着崭新的陇明公卡,眼眶泛红:“大冷天里,银行同志翻山越岭来服务,不仅解决了办卡难题,还教会我们保护血汗钱,真是把咱老百姓的事放在了心坎上!”
四季不辍,春风里的坚守与担当。当春日的暖阳驱散寒冬的阴霾,积石山的重建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甘肃银行临夏分行的服务不仅没有停歇,反而按下“加速键”。为不耽误施工进度,党员突击队开启“错峰服务”模式:清晨6点,天还未亮,队员们已抵达工地,利用工人早餐时间办理业务;夜晚10点,月光下仍能看到他们核对资料、激活卡片的身影,日均服务超百名农民工。
截至目前,分行已累计发放陇明公卡12300余张,实现了重建工地农民工工资卡办理“全覆盖”。每一张卡片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一笔资金到账,都凝聚着金融服务的温情。
这份温暖,更延伸至金融服务的方方面面。分行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推出“灾后重建贷”等专属产品,为受灾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居民提供低息贷款,助力恢复生产;优化账户管理、移动支付等基础服务,保障重建物资采购、资金流转高效顺畅;组织“金融知识下乡”活动,走进安置点和工地,普及理财、保险等知识,为灾区群众注入“金融智慧”。
从寒冬里的雪中送炭,到春日里的播种希望,甘肃银行临夏分行用跨越季节的坚守,诠释着“甘肃人民自己的银行”的初心使命。下一步,该行将继续扎根陇原大地,以更精准的服务、更创新的产品、更温暖的行动,与积石山人民携手同行,共同绘就家园重生的壮美画卷。
来源:甘肃经济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