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桃李不言自成蹊,松筠劲节守师心。在经开区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批教师:他们以张桂梅为榜样,将“理想信念”铸成灯塔,照亮学子逐梦启航;以“道德情操”滋养品格,躬身垂范诠释师者风骨;以“扎实学识”深耕课堂,点燃智慧星火;以“仁爱之心”守护成长,托起希望之翼。他们用
桃李不言自成蹊,松筠劲节守师心。在经开区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批教师:他们以张桂梅为榜样,将“理想信念”铸成灯塔,照亮学子逐梦启航;以“道德情操”滋养品格,躬身垂范诠释师者风骨;以“扎实学识”深耕课堂,点燃智慧星火;以“仁爱之心”守护成长,托起希望之翼。他们用行动诠释“爱与责任”。弘扬教育家精神,给予莘莘学子奋发的力量。为弘扬高尚师德,讲好教师故事,充分展现全区优秀教师恪尽职守的敬业情怀、清廉从教的职业操守和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即日起,经开发布特开设《经开区张桂梅式“四有”好老师事迹展播》专栏,旨在进一步激励全区广大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奋发有为、锐意创新,全面推动经开区教育内涵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今天刊播
——朱双:向阳而生 追光而行
教育感言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始终与爱同行。
——朱双
在教育的浩瀚星空中,总有一些耀眼的星辰,以独特的光芒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经开区第三小学的朱双老师,便是这样一颗璀璨之星。自2011年9月投身教育事业,十四年来,她始终以“四有好老师”为标杆,用爱与责任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书写着教育的动人篇章。
初绽微光,做农村教育的拓荒者。2011年,带着对教育的无限憧憬,朱双踏上了农村学校的三尺讲台,面对简陋的教学条件和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她立下誓言:“要成为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为农村孩子打开知识的大门。”农村教学资源匮乏,她以“六个一”严格要求自己,既是传授知识的“良师”,更是关心生活的“益友”。为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她利用课余时间走家串户,用真诚叩开家长的心门。一次深夜,一位家长来电称孩子沉迷手机,她不仅与孩子谈心,了解到其对游戏成就感的渴望,更与家长制定“限时用手机+丰富活动+奖励机制”的方案帮助孩子克服手机成瘾。教学中,她针对农村孩子基础薄弱的现状,创新引入激励机制,通过“质疑问难”“为课文‘添枝加叶’”等互动环节,让课堂充满活力。
汇聚曙光,做城区教育的深耕者。2020年,朱双老师调入经开区第三小学,接手了基础薄弱、纪律松散的班级。面对学生知识断层、动力不足等问题,她开启“精准帮扶”模式,逐一批改作业、分析试卷,为每个学生建立“薄弱点档案”,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每天清晨提前半小时到校,带语文基础薄弱学生诵读课文;课间将数学公式编成口诀,帮计算能力弱的学生练习。一学期后,班级成绩跃居年级前列。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朱双老师带头研读教材、深耕教法,为学生树立勤学善思的榜样;与学生一起打扫教室,在实践中开展劳动教育;要求学生遵规守纪,她率先垂范,十四年如一日从不迟到早退。在她的影响下,学生养成了“入室即静、入座即学”的好习惯,班级凝聚力不断增强。作为骨干教师,她还主动承担公开课、示范课,多次荣获市、区级优质课一等奖,并先后获得张家口市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传递亮光,做教学管理的践行者。2024年,朱双走上教务副主任岗位,日均听课3节以上,累计完成听课笔记十余万字,结合教师特点给出具体改进建议,帮助教师更快成长。在课程建设中,她牵头开发校本课程《国学诵读》,带领团队历时半年编写10册《国学诵读读本》,涵盖《三字经》到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让每天清晨的校园书声琅琅。她常说:“文化自信要从小扎根,我们要做经典的传承者。”
朱双老师的教育之路,始终闪耀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她以理想信念为火种,点燃农村孩子求知的渴望;用扎实学识与高尚师德,为经开三小的学子铺就成长之路;凭责任与担当,在教学管理岗位上,为教师发展与学校进步注入强劲动力。这一路的微光、曙光与亮光相互交织,为学生的未来带来希望,同时激励着她在教育的路上,向阳而生,追光而行。
来源:张家口经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