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全县以“稳面积、优品种、提效益”为目标,科学规划“两山两坝”种植布局,在平坝镇、茶园镇等8个乡镇打造万亩连片示范基地,推广“油研2020”“黔油28号”等高产抗病新品种,实现良种覆盖率100%。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模式,全县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5
“小油菜”如何撬动“大产业”?
因地制宜选产业,科学布局稳根基
作为贵州省内油菜产业大县之一
金沙县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出了一条
“花田经济”助力群众增收的特色发展之路
地处乌蒙山腹地,光照充足、土壤肥沃,这是金沙县种植“双低”(低芥酸、低硫苷)优质油菜的“底气”。
近年来,全县以“稳面积、优品种、提效益”为目标,科学规划“两山两坝”种植布局,在平坝镇、茶园镇等8个乡镇打造万亩连片示范基地,推广“油研2020”“黔油28号”等高产抗病新品种,实现良种覆盖率100%。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模式,全县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年产油菜籽3.9万吨,成为贵州高原“金色产业带”的重要一环。
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先刚告诉记者:“我们积极引入优质油菜新品种,推广农机与农艺融合配套技术,探索油菜扩面提质增效新路径,不断为提升油菜产业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提供创新动能。”
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
金沙县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长,从2021年的18.04万亩扩种到2025年的25.03万亩,增长38.74%。在箐口社区示范基地,油菜亩产达171.82公斤,较传统模式增产13.88%。目前,全县良种覆盖率达100%,并建成日处理100吨的菜籽油精深加工生产线。
一朵花的“七十二变”
油菜的多功能开发更激活了“美丽经济”。平坝镇同心共享田园依托连片花海发展农旅融合,开展金沙县第一届油菜花节,灿烂的油菜花海与多彩的特色产业、亲子游乐激情碰撞。油菜花在平坝镇不仅是观赏性花卉,更是撬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的有力杠杆。在油菜花节现场,熙熙攘攘的农夫市集和农特产品展销区,各类乡土好物琳琅满目,散发着诱人魅力。
平坝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姚山山表示:“我们通过免费发放油菜种子和肥料,减少农户投入,提高他们种植积极性。今年有1400余户农户种植油菜,较去年新增种植500亩,已带动全镇10余家小榨油作坊发展特色加工。同时,今年在平坝镇成功举办油菜花节,共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增收的同时,促进了农旅融合发展。”
“三金模式”让农户腰包鼓起来
县里创新“订单农业+二次分红”机制,2023年累计分红870万元。针对小农户,全县80余家榨油坊提供代加工服务,带动200多户年均增收5000元。为实现油菜高产,我县推广无人机播种、绿色防控等技术。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金沙油菜产业已带动2.1万户农户户均增收3200元。
“ 我们依托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和贵州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平台,积极探索和研究油菜种植新技术、新模式,切实提升油菜种植的科技水平。我们探索的油菜浅耕双飞三适艺机一体化技术,通过轻简化、智能化栽培,有效减少投入成本,提高种植效益。”王先刚说。
从“小油菜”到“大产业”,我县用科学布局打破“县域产业小而散”的困局,并积极申报“金沙菜籽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金沙菜籽油”区域公共品牌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致力于补齐我县油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短板,预计2025年全县油菜综合产值预计突破10亿元,真正实现“一朵花”富一方人。
来源:金沙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