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到“耕梦苑”,同学们进入各自班级的“责任田”,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在劳技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师生拿起锄头、铲子,翻土、除草,唤醒休眠的土地,为前期已经培育好的玉米幼苗营造舒适的“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近日,苍溪县桥溪小学组织四至八年级师生分批次赴学校劳动实践基地“耕梦苑”,开展玉米种植劳动实践活动。
来到“耕梦苑”,同学们进入各自班级的“责任田”,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在劳技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师生拿起锄头、铲子,翻土、除草,唤醒休眠的土地,为前期已经培育好的玉米幼苗营造舒适的“家”。
“每棵幼苗埋深5厘米,株距保持25厘米,等腰三角形分布……”在劳技老师的示范讲解下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挖窝,有的栽苗,有的覆土、浇水。虽然略显生疏,但每个人都一丝不苟。“每株玉米都有自己生长节奏,如同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合适的拔节方式。”班主任借幼苗生长对学生进行差异教导。
图为老师教学生铲取育好的玉米幼苗
同学们见证了自己3月份培育的种子破土而出,而今,栽好的嫩绿玉米苗在春风中舒展,叶上露珠折射朝阳光芒,眼中满是欣喜。玉米从拔节到吐穗的生命历程,是向下扎根方能向上生长的智慧。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领悟了生命需要在躬身实践中耐心等待。
回到课堂,同学们还沉浸在生命的神奇、劳作的喜悦、美妙的期待中。在班主任的组织下,“田间课堂”班会课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此次玉米种植主题活动,让我们掌握了多项农技知识,在心中播下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种子。”五年级一班邹昊说。
“当玉米棒子挂满枝头,我们将迎来又一个丰收季。”六年级一班吴阳同学激动地说。
图为“田间课堂”主题班会教育课
学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劳动教育理念,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同学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提升劳动技能,让劳动教育为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
来源:四川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