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中的化石顺序既不符合又不能证明进化论,它是大洪水的结果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5 17:36 2

摘要:据说进化论者通过研究地球岩层、化石记录和地质证据,确定了地球自形成以来的各个地质事件、环境变化以及生命演化的时间框架。这个表中地球历史被划分为多个层级,如寒武纪,中生代。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这样的一幅地质年代表,它是传统地质学家和进化论者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系统化框架。

▲ 进化论体系中的地质年代表

据说进化论者通过研究地球岩层、化石记录和地质证据,确定了地球自形成以来的各个地质事件、环境变化以及生命演化的时间框架。这个表中地球历史被划分为多个层级,如寒武纪,中生代。

他们通过这个表对普罗大众宣传说:地球拥有45亿年的漫长历史,不同的地质层级含有不同种类的生物化石。如古生代时期的海洋动物和贝类化石,中生代时期的鸟类、恐龙和爬行动物,还有新生代时期的哺乳动物和人类。

问题是:这个地质年代表跟真实的化石记录相吻合吗?为什么化石的分布是如此一种顺序?

真实的化石记录

如果说到化石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恐龙,应该还有猿人。这两类是最具代表性的化石类别。但这两种完全没有代表性,因为它们的数量是非常少。真实的化石记录是怎样的呢?

▲ 说到化石,人们会常常想起巨大的恐龙化石

化石记录揭示了地球历史的一个惊人事实:绝大多数化石都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特别是贝壳类。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高山、沙漠,还是离海洋几千公里远的大陆,能够找到的化石大多都是这些无脊椎的海洋生物,贝壳尤为常见。这种现象的解释也很简单:这些地区曾经被大量水域覆盖,水流将贝壳等海洋生物带到这些地方,并将其埋藏在沉积物中。

▲ 贝壳化石

化石记录中排名第二的物种是藻类和植物。这些生物容易浮在水面,随水流传播到其他地方。因此,在大多数化石痕迹中,藻类和植物化石也占据了一定比例。这里已经覆盖了99%以上的化石种类和数量。

▲ 藻类植物化石

紧随其后的是其他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然而,即便将这些加上,脊椎动物的化石依然寥寥无几,占整个化石记录的比例不到0.01%。其中,绝大部分脊椎动物化石都是鱼类。我们常见的陆地脊椎动物的化石数量占比极少,而且这些化石都是碎片,远非完整的骨骼。

▲ 鱼类生物化石

因此,整个化石记录的真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的化石来自海洋无脊椎动物,特别是贝壳类生物和水生植物,而且这些海洋生物的化石并非在海底发现,而是在陆地上出土的。这就提醒我们,地球历史的演变受到水的深刻影响,且绝大多数化石遗迹都来自海洋世界,并非我们日常认知中的陆地生物。

按照真实的化石记录,进化论者的地质年代表中如果有大概20种生物化石,那应该95%以上的化石是贝壳,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比例这幅图里面应该有19个贝壳,还有1个是植物,其他的化石应该是看不见到的。

显然,就化石数量的占比而言,这个地质年代表是不合理的。

挪亚洪水能合理解释岩层中的化石序列

为何岩层中的化石是呈现如此一种顺序:底部是大量的贝壳和海洋生物化石(鱼类),上面是少量的无脊椎动物(如昆虫),最上面是零碎的哺乳动物化石,而人类化石几乎踪迹全无。

进化论摆出地质年代表不仅在化石种类占比与真实的化石记录相距甚远,而且它无法岩层中化石的顺序。然而,只要我们把智慧书中记载的大洪水作个简单的分析,就能明白化石为何呈现这些种类和顺序。

当那场大洪水发生时,炽热的新地壳不断形成。

▲ 洪水期海洋地壳不断扩张

海底火山猛烈喷发。

▲ 海底火山喷发

被喷发出来的海底泥沙灰土形成凶猛的泥石流,最先掩埋了海底的生物,很多海底生物就此灭绝了。

▲ 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泥石流

洪水夹杂了这些被掩埋的海底生物(大部分是贝壳类生物)冲刷大陆,最后这些泥沙在陆地上沉积下来,形成了最下面的沉积层。所以在山上发现的化石,绝大部分是贝壳类的海洋生物化石。

之后随着海平面不断上升,大规模的海啸混杂了巨量的泥沙冲积海岸,掩埋了大量近海生物(如鱼类)。这些被掩埋生物之后逐渐形成化石,被堆积在海底贝壳类的化石层之上。

▲ 鱼类被掩埋

海水不断上涨,生活在内陆沼泽的爬行类动物,以及某些生活在高地的哺乳动物也先后被掩埋(在近海鱼类化石层之上)。由于这些动物有一定的活动能力,所以它们被掩埋形成化石的数量占比相对较少。

为何很难找到人类的化石呢?那是因为当时的人看到洪水来了,会逃到高地。因此当时的人绝大部分不是被掩埋,而是被不断上涨的洪水淹死。无论人或动物被淹死,它们的尸体都是在水中逐渐腐烂分解,无法形成化石的。

▲ 生物在水中自然死亡后被分解

化石顺序只与被洪水掩埋的顺序有关

其实,文中开头的那幅地质年代表所列示的化石顺序是生物在大洪水中被掩埋的先后顺序,与进化论者宣称的进化顺序没有任何关系

下面的这张图更直观地说明其中的原因。图中标示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

▲ 化石次序只与被洪水掩埋的顺序有关

当大洪水发生时,最先掩埋的是图中右下角的海洋生物。由于贝壳类的海洋生物无法自行移动,所以绝大部分都被掩埋形成化石,因此这类化石的数量占比最多。

之后洪水继续上涨,陆续把沿岸的近海生物和部分靠海的陆地动物(如恐龙)掩埋,而最后被掩埋的是一些生活在地势较高的哺乳动物。

这种被洪水掩埋继而形成化石的次序也正好是今天在地层中发现的化石顺序。

进化论者将化石顺序分类为诸如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并且认定这些地质年代彼此相隔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他们这样做只不过是为构建一个进化的时间框架。然而这种进化的时间框架不仅与现存的化石记录(贝类化石占95%)相矛盾,也无法解释为何地层化石是如此一种分布顺序。

相比之下,智慧书中记载的大洪水才是造成地层化石顺序的真正原因,而且这些埋藏着化石的地层基本都是在一年的时间(洪水泛滥期)内形成,绝对不是进化论者口中的“万古千年”!

来源:脚踢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