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万精神病患者可能吃错药!最新研究证实:新冠引发的后遗症正在伪装成抑郁症!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5 17:27 3

摘要:多项研究显示,针对长期新冠(持续两年以上)以及慢性疲劳综合征(ME/CFS)等疾病的长期研究表明:由于目前临床领域普遍缺乏对病毒性疾病(尤其是慢性疲劳综合征ME/CFS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机制认知,临床医生常因无法准确识别和记录这类疾病,而将其误诊为精神健康

多项研究显示,针对长期新冠(持续两年以上)以及慢性疲劳综合征(ME/CFS)等疾病的长期研究表明:由于目前临床领域普遍缺乏对病毒性疾病(尤其是慢性疲劳综合征ME/CFS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机制认知,临床医生常因无法准确识别和记录这类疾病,而将其误诊为精神健康障碍。

(图源:nature)临床数据显示:80% 的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患者在最终确诊前,曾被误诊为精神或心理疾病;而在明确诊断为 POTS 后,仅有 37% 的患者仍保留精神或心理疾病的诊断。

POTS:

POTS或体位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种功能障碍,它控制身体的非自主功能,如心跳、消化、呼吸、血压、眨眼和排尿。

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疾病会影响该系统的任何部分,最常见的症状包括极度疲劳、频繁和持续的头晕以及胃肠道问题。

(图源:脸书)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遗传和罕见病信息中心(GARD) 的说法,POTS 的主要特征是所谓的直立不耐受,或当一个人从躺下移动到站起来时出现的症状。GARD 说,在 POTS 患者中,当他们从躺下变为站起来时,返回心脏的血液太少。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站立时心率会自动加快,每分钟约增加10到15 次,以提升血压和血流量,随后趋于稳定。但对于 POTS(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者而言,站立后10分钟内心率每分钟至少增加30次,部分情况下甚至可达60次。由于心率异常加快超出大脑调节范围,患者可能出现晕厥症状。

研究表明,POTS患者过着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相似的生活。据信,POTS 影响了近1到300万美国人。然而,由于医学界对这种疾病缺乏认识,专家认为这些数字可能会高得多,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区。据估计,每100名青少年中就有1名患上 POTS。

近80%的POTS患者是女性,其中近一半在病情发作前是年轻且相对健康的,因此经常被他误诊为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

根据范德比尔特大学和卡尔加里大学对POTS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人在被正确诊断患有POTS之前,在近7年的时间里平均咨询了4位不同的医生。

在4,178名被诊断出的POTS 患者中,超过75%的人被告知他们的症状是心理性质的;这些人中有25% 表示,他们在被正确诊断为POTS之前接受过精神障碍治疗。一项对779名来自英国患者的研究表示,其中近 48% 的患者在得到准确诊断之前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或被认为是疑病症患者。

据观察,POTS 患者通常可以清楚地追溯到他们的症状开始像病毒性疾病或创伤一样发展蔓延。然而在确诊之前,医生通常会告诉患者这只是神经性疾病。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遗传和罕见病信息中心(GARD)的信息,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部分患者的症状可能由特定事件诱发,如怀孕、大手术、创伤或病毒性疾病(如感冒、流感等)。

在治疗方面,POTS 没有单一的根治方法,但许多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有效改善了症状,具体包括在饮食中适当增加盐分以提升血压、每日保证充足饮水量以增加血容量,同时避免摄入酒精和咖啡因等可能加重症状的物质。若生活方式调整效果有限,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辅助治疗,例如通过氟氢可的松(一种类固醇药物,可促进钠潴留以增加血容量)或米多君(一种用于治疗低血压的药物,通过增强血管收缩力提升血压)来缓解相关症状。


ME/CFS :

ME/CFS的全称是“肌痛性脑脊髓炎/慢性疲劳综合征”(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是一种复杂的多系统疾病,主要影响大脑、肌肉、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表现为长期的极度疲劳、认知障碍、疼痛和其他症状。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归类为神经系统疾病,并在国际疾病分类中定义为后病毒疲劳综合征(PVFS)。

肌痛性脑脊髓炎(ME):强调肌肉疼痛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突出持续且无法通过休息缓解的严重疲劳。

由于其核心症状(如活动后症状加重、直立性不耐受)与抑郁症、焦虑症重叠,且缺乏生物标志物,导致诊断延迟,约25%的ME/CFS患者因误诊失去工作能力。

临床上,ME/CFS作为一种自主神经症状很容易与心理症状相混淆。尽管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显示,ME/CFS和焦虑症患者的副交感神经活性均下降,但ME/CFS的HPA轴异常更显著。然而,临床医生常忽视此类生理指标,依赖主观量表。

患者自己也常因症状重叠(如疲劳、睡眠障碍)被归因为焦虑或抑郁,而忽视运动后症状恶化(PEM)等ME/CFS核心特征。

PEM(运动后不适):ME/CFS患者在体力或认知活动后症状加重(持续数天至数周),而抑郁症患者的疲劳通常与活动量无关。

德国一项针对544名ME/CFS患者的调查显示,79.5%的患者曾被误诊,其中36.6%被误诊为抑郁症,16.6%被归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如焦虑障碍)。女性患者误诊率(80.8%)高于男性(74.2%),且女性更常被贴上“抑郁症”标签。

(图源:open access)

英国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在转诊至专科门诊的260名疑似ME/CFS患者中, 15%最终被诊断为精神疾病(如焦虑或抑郁) ,而40%有其他明确医学病因(如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

实际上在ME/CFS也确实可能导致焦虑抑郁问题,共病与混淆性症状的叠加导致确诊的难度更大。ME/CFS患者中,42.2%存在焦虑症状,33.3%符合抑郁症诊断,但这些精神症状多为继发于慢性疾病的身心反应,而非原发病因。

而且许多患者即使确诊后,仍被医生质疑为“心理问题”,这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下降。例如,一名患者在确诊ME/CFS后仍被建议“放松心情”,经历长达20年的抗抑郁药物试验无效。

ME/CFS作为一种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以多系统功能障碍和症状波动性为特征。尽管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进展正逐步扭转其“心理疾病”的污名化认知。

来源:芯尚医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