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力发展数字文旅,培育文旅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5 18:02 3

摘要:《实施方案》指出,到2027年,青岛市算力总规模达到12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40%,存储总量达到10EB,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90%;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同产业深度融合,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

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实施方案》指出,到2027年,青岛市算力总规模达到12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40%,存储总量达到10EB,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90%;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同产业深度融合,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2%、76%。

其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重点发展车规级芯片、新型显示技术、磁存储芯片、先进封装等产业细分赛道,产业规模力争达到2000亿元。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加强智能计算设备以及AI终端产品研发,开展语音识别、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攻关,高标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200亿元。

大力发展数字文旅,加大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等新型体验技术应用推广力度,培育文化和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推动40个以上公共文化场馆加快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应用。引导大型商超、商业综合体数字化转型,扩大智能家居等新型数字消费,规范发展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培育一批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新型消费应用场景。

今年1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双轮驱动战略,旨在探索文旅融合机制化路径,优化供需对接模式,推动人文经济扩容提质,计划到2027年实现全省年接待游客超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3万亿元。

作为省内核心城市,青岛积极构建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体系,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推动文化体验升级。数据显示,2024年青岛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达2002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其中,青岛依托前沿科技打造多元文化体验空间。

崂山文化展示中心集成VR全感漫游《绛雪传奇》、微电影《大道崂山》、AI写诗、虚拟武术等交互项目,融合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世博园莲花馆XR梵高数字艺术体验馆推出MR大空间体验、阿尔勒小镇漫游、罗纳河漂流等数字艺术场景,构建沉浸式艺术空间。

和达中心城“永恒的金字塔”VR项目作为全省首个“文化元宇宙”试点,采用无限串流与超大空间网络技术,以4K+分辨率与3D音频1:1复刻古埃及金字塔,打造高精度虚拟世界。青啤博物馆升级《酒神的奇幻漂流》光影互动、《觉醒的酿造师》剧游及《金色奇妙夜》夜游项目,强化文化IP数字化表达。

而这都得益于青岛有关部门的政策引领。《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文旅企业运用VR、AR等新技术,加大数字文旅新内容、新产品开发力度。

目前,青岛啤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东金东数字创意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古麦嘉禾等10家企业获评省级示范基地,形成头部企业引领的产业格局。

此外,在数字基础设层面,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山东省首个人工智能算力枢纽,首期建成100PFlops算力(每秒10亿亿次计算),已与海尔、海信、中国海洋大学等300余家机构合作,为智慧海洋、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算力支撑。济南、青岛依托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两大低时延数据中心核心区,为文旅科技融合提供底层保障。

来源:元力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