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首个年度盈利!好未来却暴跌18%,揭开了一些行业隐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5 18:20 2

摘要: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好未来的财年营收较上年同期的14.9亿美元增长51%;运营亏损则从上年的6923万美元大幅缩减至316万美元;Non-GAAP运营利润同比翻了2倍有余,达6178万美元;

用时六年,好未来年度盈利终于在2025财年重新扭正。

但意外的是,这样一份年度财报发布后,美东时间4月24日,好未来(NYSE:TAL)美股大跌超18%。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好未来的财年营收较上年同期的14.9亿美元增长51%;运营亏损则从上年的6923万美元大幅缩减至316万美元;Non-GAAP运营利润同比翻了2倍有余,达6178万美元;

对应年度净利润也成功从2024财年亏损413.80万美元转为盈利8426.00万美元,回看过去公司过去几年的财务数据,这是自2019财年之后,好未来首次重回年度正盈利的轨道。

全年公司Non-GAAP下归属于股东的净利为1.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8533万美元增长75.2%。

只可惜,全年营收高增、盈利转正的整体状况,并不能掩饰投资者对其最新单季度经营不及预期的担忧。

预期“扑空”!问题出在哪?

季度数据显示,好未来第四季度净营收为6.102亿美元,同比增长42%,增速低于全年的51%,这意味着到第四财季好未来营收增速出现环比下滑,最终季度营收低于市场预期的6.4亿美元;

对应经营利润层面,单季度公司运营亏损较上年同期同期的运营亏损1106万美元增长44.8%,达1602万美元,Non-GAAP经营利润从2024年同期的944万美元,转为净亏损169万美元,显著低于彭博3638万美元的一致预期。

期间公司调整后每股ADS收益为0.01美元,较上年同期的0.08美元有所下降。

很显然,从季度趋势变化来看,好未来的回暖轨迹依然呈波动走势。

进一步透视公司的业务结构发现,作为一家以中小学课外辅导业务为核心的教育企业,学习服务和内容解决方案业务的双轮驱动,是好未来公司第四财季营收继续大增42%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第四财季公司学习服务业务(含素质教育、线下小班课程)、内容解决方案(智能硬件、AI学习设备)收入分别大增35%、50%。

只不过最终由于学而思硬件销售增速放缓及部分地区线下课程招生不及预期,季度营收增速不及彭博一致预期的47.2%。

而盈利层面,也因为销售费用和研发投入增加,经调整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

期间公司在智能硬件领域持续加码,推出xPad2Pro等新品,导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2%至1.8亿美元;同时,AI大模型研发投入同比增加40%,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最终,第四财季归属于好未来的净利润从上一财年同期的约2750万美元转为净亏损730万美元。

对于这份财报,国际知名机构投资者摩根士丹利选择下调好未来(TAL.US)评级,由增持调整至中性评级。

新引擎预期修正

以硬件设备构建教育生态

虽然季度营收增速放缓,利润持续释放动能有所波动,但公司管理层对未来仍持乐观态度。好未来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彭壮壮表示:“本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学习服务和内容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他强调,“过去一年,我们的智能学习设备亦取得进展,正日益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助力。展望未来,通过整合线下面对面服务、线上互动课程与智能学习设备,好未来有信心以全栈服务能力,持续为学子与家庭创造价值。”

从“双减”政策出台至今,已过去了三年。这期间,国内大多教育公司早已逐步完成转型,非学科类教育业务正在成为好未来、新东方等教育集体的新增长曲线。

不过不同于新东方侧重技术赋能,好未来将智能学习设备视为未来战略的核心,并积极构建以硬件为入口,整合内容和服务的教育生态。

在好未来发布最新财报的前一日,新东方也披露了最新业绩情况,2025第三财季中其教育新业务板块大增34.5%,其中非学科辅导和智能学习系统均取得亮眼表现。同时,新东方还强调正大力投入AI等技术研发,旨在通过技术赋能教学,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内生增长。

而好未来至今仍聚焦在线教育业务,在剥离学科培训业务后,公司保留了学习服务、内容解决方案和技术解决方案三大核心板块。

第四财季,其学习服务业务依然贡献了70.6%的营收。据统计,截至25年2月公司教学网点数量同比增长约70%,新增教学点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同时学而思线下学习中心数量已达450家,较去年同期增长50%,覆盖全国38个城市。

而智能硬件的增长稳定性目前波动更大。报告期内,公司内容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9.4%,学而思学习机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88%,销量达35.6万台,稳居行业第一。不过,因研发成本高企及市场竞争加剧,硬件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

彭壮壮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明确表示:”公司计划在2025财年新增100个教学点,并加大对AI学习设备的研发投入,目标硬件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5%。

截至2025年2月,公司现金储备达36.1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5%。按公司计划,现金流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硬件生产,这一点也与新东方的回购存在不同。

华泰证券认为,截至25年4月初我们统计到公司教学网点总数约为500个,同比增长25%,已经从高速扩张期转入稳定增长,结合公司的递延收入,该行预计好未来教育业务稳健增长,学习机增长预期修正。

教育巨头纷纷不及预期!

教育科技化成"共识之地"

截至今日,美股上市的教育机构中,新东方、好未来、高途三大头部公司都已发布最新财报。三家整体均维持稳增长态势。

从高途来看,其2024 年表现亮眼,连续 4 个季度实现加速增长,全年收入同比增长 53.8%,现金收入增速达 68.1%,超过 56 亿元。特别是非学科类辅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150%,第四季度的表现尤为突出。

新东方在剥离东方甄选直播电商业务后,核心教育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在教育新业务方面,非学科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成为财报的最大亮点。

目前,其非学科辅导课程已在近60 个城市开展,仅 2025 财年第三财季报名人次就达到 40.8 万名。同时,智能学习系统和设备在约 60 个城市被采用,本财季活跃付费用户为 30.9 万名。

但同样类似的是,即便是业务转型已过了三年之久,公司的新业务增长仍存在一些不稳定性,最新季度业绩均略不及市场预期。

教育科技化成为它们一致认同的重要突破口。

教育数字化是中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要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简称《意见》)。在总结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三年来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意见》对未来一个阶段推进教育数字化进行了全面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高途在发布2024财年经审计财务业绩当天,宣布任命从事智能科学计算理论方法与前沿交叉研究的专家孙浩担任公司董事,彰显高途人工智能与科技战略迈向新高度。

新东方首席执行官周成刚也在财报会议中表示,公司不断努力推进OMO教学系统,并加大AI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投入。随着多项创新应用与线下及线上产品的深度融合,公司产品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

教培巨头们究竟是靠硬件“硬刚”市场,还是用技术“降本增效”?这场转型硬仗仍在继续。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