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火箭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的瞬间,同学们热血沸腾,纷纷高喊“祖国万岁,强国有我”!许多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热泪,内心的震撼与自豪难以言表。
海峡教育报记者 罗菊熙
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
“十!九!八!七……”4月24日,第十个中国航天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当天,来自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初一、高一年段的40位学子在距离发射点约3公里的观摩点,亲眼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燃情时刻。
当火箭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的瞬间,同学们热血沸腾,纷纷高喊“祖国万岁,强国有我”!许多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热泪,内心的震撼与自豪难以言表。
心中种下航天梦
“当倒计时归零、点火的命令下达的那一刹那,火箭底部喷射出了巨大的火焰,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整个发射场仿佛被点燃了一般。我满心满眼都是无从诉说的震撼,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科技的力量和人类智慧的伟大。”高一(9)班学生纪欣悦难掩心中的兴奋与自豪。
本次研学的领队老师表示:“本次研学之旅是我校航天科技教育的重要课程,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重走丝绸之路,感受敦煌飞天,见证航天发射,充分体现我校科学教育科技与人文并重的特点,知历史,向未来,相信我们海实学子必能传承文化精神,播种科学梦想。”
一位通过现场连线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地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孩子在现场见证了祖国航天的壮丽时刻,航天梦想的种子已在心中种下,相信这将成为他们追逐梦想的动力源泉。”
一次行走的思政课
为了实现此次近距离观礼,海沧实验中学提前数月就开始积极筹备,组建航天科技研学营。此次活动内容非常丰富——
★同学们不仅现场观看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震撼发射,还走进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历史展览馆,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和详实的文字资料,全面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东风革命烈士陵园,聆听老一辈航天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深刻体会到航天事业背后的艰辛与伟大;
★他们还来到我国第一代卫星发射场“东方红卫星发射场”,探寻举世瞩目的“两弹一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岁月。
“航天班”表现亮眼
据了解,这是继去年现场观看神十八、神十九发射后,学校组织的第三次现场观礼。
4月24日当天,学校校长彭胜勇正受邀参加2025年中国航天大会航天科技教育论坛,并作为代表,启动航天科技教育基地校年度活动。
事实上,航天研学一直是海沧实验中学发展航天科技教育的重要一环。
据介绍,近年来,学校逐步搭建起完善的航天科技教育课程体系、研学体系和活动体系,并创建了“航天科创班”。
2024年学校获评厦门市科学教育实验校,“航天科技教育项目”获评第二批厦门市普通高中特色项目。
学校去年首创厦门唯一的普高“航天班”,面向全市招收的50名学生历经近一年的精心培养,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在各类科创比赛中多次获奖。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举办的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该校八名学子分别斩获全国一、二、三等奖!
海沧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张伟斌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发展航天科技特色教育,致力于培育学生的航天精神和强国情怀,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航天科技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和航天专业后备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来源:海峡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