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今天,山西省纪委监委的一则通报牵动了全省目光。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杨俊民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这位曾在镁光灯下描绘"太原忻州协同发展"蓝图的干部,此刻却在纪律铁规前褪去光环。从省委党校研究生到执掌千亿级战略项目的核心官员,杨俊民的人生
“贪官们,别跑了,来收你们了!
反腐风暴持续进行,老虎苍蝇一起打,一个都跑不了的。
这不今天又一位跑不掉了
这位是谁?长的老实人的形象,戴个眼镜内心却黑啊!
就在今天,山西省纪委监委的一则通报牵动了全省目光。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杨俊民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这位曾在镁光灯下描绘"太原忻州协同发展"蓝图的干部,此刻却在纪律铁规前褪去光环。从省委党校研究生到执掌千亿级战略项目的核心官员,杨俊民的人生轨迹为何偏离正途?
1970年寒冬腊月,杨俊民出生在山西运城关公故里。这座因盐池兴盛、因忠义文化闻名的小城,自古就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的父亲是供销社普通职工,母亲在街道缝纫社工作,全家挤在鼓楼巷不足40平米的平房里。街坊们至今记得,少年杨俊民每天清晨都要穿过盐池边的早市去上学,裤脚常沾着运城特有的硝土,却总把校徽擦得锃亮。1993年大学毕业时,他在同学录上写下:"要做运城盐池里最干净的晶体"。
1993年进入人民银行山西银行学校,从办公室干事做到主任,把档案室建成了全省金融系统示范单位。2003年调任省委督查室,他牵头开发的督查信息化系统获得中办调研组的肯定。2014年主政万柏林区时,正值太原城中村改造攻坚期,他创立的"阳光拆迁五步法"让该区三年完成21个村整村拆除,安置群众4.3万人,期间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2017年升任区委书记后,他推动的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让2.6万村民搬进配有学校、医院的新社区,该项目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2022年转岗太忻经济区时,他带着团队三个月跑遍太原忻州交界处的12个乡镇,笔记本上记满企业诉求,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后半夜。
首先是重大战略推进中"特事特办"的风险,当审批权过度集中时,再美好的蓝图也可能被私欲扭曲。其次是政商交往的边界模糊,某些干部把"亲清政商关系"变成了"亲密利益同盟"。再者是监督机制存在滞后性,重大项目中的异常动向需要更灵敏的预警系统。正如省纪委相关负责人所说:"不能让发展列车脱轨在腐败枕木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杨俊民从"改革闯将"到跌落深渊,暴露出个别干部在权力膨胀中逐渐迷失。中央巡视组的进驻犹如及时雨,既揪出了害群之马,更检验着山西政治生态的净化成效。这提醒我们,越是重大战略实施期,越要扎紧制度篱笆——项目审批要装上"电子眼",干部考核要增加"廉政体检",群众监督要开通"直通车"。
随着纪检部门深入调查,这起案件必将成为山西反腐败斗争的又一重要注脚。它警示所有干部: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心莫贪,贪心必招灾。对于杨俊民本人,唯有彻底交代问题、真心悔过自新,才能对得起养育他的河东热土。
好好的接受检查吧!争取早点出来!
注!全文都是我个人的想法,如果有什么不对的,或者不实的消息,联系我马上删除。
来源:随性自由的原野FygMh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