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个月前,这个来自音乐学院的新兵满怀着对热血军旅的期待,来到了甘肃陇南。然而,叠不好的军被、跑步时的掉队和永远卡在及格线上的战术动作浇灭了他的热情。同样是一起入伍,邻铺战友们的被子总是叠得四四方方,像刀切的豆腐块,衬得他床上这团皱巴巴的“物件”愈发显眼。“我是
收听丽萍主播温情朗读
熄灯号响过很久了,列兵蔡桐还在活动室擦拭那把老吉他。琴箱上有道细小的裂纹,指板上的漆磨得发亮。
三个月前,这个来自音乐学院的新兵满怀着对热血军旅的期待,来到了甘肃陇南。然而,叠不好的军被、跑步时的掉队和永远卡在及格线上的战术动作浇灭了他的热情。同样是一起入伍,邻铺战友们的被子总是叠得四四方方,像刀切的豆腐块,衬得他床上这团皱巴巴的“物件”愈发显眼。“我是来干嘛的?想当一个好兵咋就这么难?”他不禁怀疑选择的这条路是否适合自己。
曾经自信的少年开始变得沉默,熄灯后的水房更像是他的避难所。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这个挂着列兵衔、留着寸头的年轻小伙,和半年前那个抱着电吉他,在毕业晚会上嘶吼的主唱,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转机来自于一份通知。那天指导员说,支队准备组建野战文艺小分队,需要挖掘上报相关人才。文书突然想起新兵联欢会上,蔡桐弹唱了一首《打靶归来》,让人印象深刻。
很快,蔡桐就被选入了野战文艺小分队。一个微凉的傍晚,小分队被召集到山间驻训场,第一次为大家演出。看着被分到特战排的同年兵意气风发的模样,蔡桐竟不敢上前打个招呼。他默默坐在巡逻车后边,心神恍惚,一瞬间似乎忘了自己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还坐在这干嘛,登台了!”说是舞台,其实就是战士们围坐成的U型圈儿,巡逻车灯便是“舞台”的灯光。当蔡桐的手指重新触碰到琴弦,他唱歌的声音、肢体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官兵们在他周围打开闪光灯,挥舞着手机,让他仿佛看到大学时舞台下摇曳的荧光棒......
那天以后,第二课堂的兴趣小组里,蔡桐的乐队“名声大噪”。他开始教战友们学乐理、用扫弦打拍子,据说他所在的中队,现在一半以上的官兵会弹唱《强军战歌》。
变化是悄无声息的。每天课外活动前,蔡桐都拉着班长给他加练。慢慢地,中队长观察到,从前跑步总是掉队的蔡桐竟然已经跑在前列带步子了,有时甚至还能跟着呼吸节奏哼唱旋律......
夜晚的月光漫过窗台,给吉他镀上一层冷釉。蔡桐作为野战文艺小分队的成员,正想着下次要创作一个怎样的节目。他轻轻拨动琴弦,远处传来哨兵换岗的脚步声,与琴箱里的余韵交织成一种温暖的节拍。睡前,他找到加班的文书,把自己原本“读完三本书”的床头目标卡换成了“继续努力,争取考学提干”。
主播:杨丽萍
作者:武警甘肃总队 陈浩焓
《朗吧》征稿启事
在文字中品悟文化,在品悟中照见自己。“人民武警”微信公众号《朗吧》栏目现向网友征稿。体裁以散文、诗歌、小说为主。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推荐(注明作者出处)。内容可关乎人生哲理、家国情怀、军旅感悟、爱情亲情,只要适合朗读,能打动人、感染人、启发人、激励人、塑造人即可。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附3张以上照片。投稿至:wjxinmeiti@163.com
主 办: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
监 制:姚洪华
主 编:王 文、赵冰晶
编 辑:王燕婷
来源:人民武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