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些日夜颠倒的疲惫、琐碎繁杂的操劳,或许尚可咬牙坚持,但生活的经济重担,却如巨石般压在心头。
作为“宝妈”有多不容易?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那些日夜颠倒的疲惫、琐碎繁杂的操劳,或许尚可咬牙坚持,但生活的经济重担,却如巨石般压在心头。
柴米油盐的日常开销、孩子奶粉尿布的持续支出,还有房租房贷的固定压力,仅靠丈夫一人支撑,让无数宝妈既心疼又焦虑。
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压力,许多全职或半全职宝妈开始寻找赚钱之路。然而,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却隐藏着无数精心设计的陷阱。
西子曾经也是这样,在努力的路上走了很多弯路。
“宝妈在家轻松日赚500+”、“零基础学XXX月入过万”、“动动手指刷单就能赚钱”………这些极具诱惑性的宣传语,像甜蜜的陷阱,将渴望经济独立的宝妈们引入诈骗深渊。
据反诈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针对全职妈妈的网络诈骗报案量同比激增78%,平均单案损失达3.2万元。
01
刷单骗局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诈骗分子以“时间自由、多劳多得”为诱饵,先用小额返现获取宝妈信任,随后以“任务未完成”“账户冻结”等理由,诱导她们投入大量资金。
说一件真实的案例,还记得西子高中时的一件事。隔壁陪读妈妈为了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增加收入,选择去某手工加工厂做活。
对方承诺可以拿回家做,但需要缴纳200元押金。等这位妈妈完成手工去赎回押金时,加工厂早已人去楼空。
骗子们精准抓住了宝妈群体的痛点:碎片化时间需要灵活工作,养育开支需要持续收入,社交断层渴望价值认同,进而精心设计骗局,一步步骗取宝妈们的信任和钱财。
有些骗局经过周密设计--前期小额返现建立信任,中期话术制造紧迫感,后期以"系统故障""任务升级"为由套取大额资金。
02
技术型骗子,你遇到过吗?
六七年前,西子的丈夫玛先生为了攒买房首付,日夜拼命工作。西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那时候,我迫切希望能有额外收入减轻丈夫压力。某一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老师以9.9元的低价教授Photoshop技能,觉得既便宜又能学门技术,便报名尝试。
之后,这位又陆续推出99元的进阶版、899元的高级课程,承诺学会后能接大量单子。西子努力学习,却只接到寥寥几单,问其原因,原来学员多,单子少,她要把单子分给其他人。
再后来,对方又推出五六千元的“一对一”教授班,还表示很多大单只给这些学员。此时,西子才隐隐觉得自己可能上当受骗。
类似的知识付费陷阱如今屡见不鲜。一些打着“技能培训”旗号的“宝妈创业训练营”,承诺998元学费就能学会自媒体运营、直播带货等技能,实现月入过万。
可报名后,所谓的课程不过是东拼西凑的陈旧资料,导师咨询也形同虚设。当宝妈们发现被骗要求退款时,等待她们的只有各种推诿甚至拉黑。
更有诈骗团伙利用宝妈重视孩子教育的心理,推出“亲子创业项目”,打着“带着孩子一起赚钱”的幌子,以加盟代理名义收取高额费用,提供的产品要么质量低劣,要么根本不存在。
许多宝妈不仅血本无归,还因向亲友推销产品陷入信任危机。
这些“伪学习经济”还不如西子当年学习的经历,毕竟这位老师也算是亲力亲为的教授,西子也学习到一些技能,应用到自己的职场上。而“伪学习经济”很难学习到什么技能,相当于“钱”打了水漂。
通过自己的这个经验,所以每次我也会告诉自己的宝子们:
可以先从免费的课程学习,不要急着去花钱,花钱前先想清楚!
03
除了以上,投资型诈骗同样令人防不胜防。近日,网络上一位女性与丈夫激烈争吵的视频引发关注。
原来,她在某平台添加了一位“理财行家”,对方承诺只要打款50万,就能获得翻倍收益。
她对此深信不疑,任凭丈夫和警察如何劝阻,都执意给对方打钱,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网上有关于“先打钱,再挣钱”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去相信这些。把自己或家人的血汗钱轻易地打给不认识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守好自己的钱,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想尽办法让你打钱的人。
方法:如果你定性不够,就不要加他们好友。
04
真正的转机往往始于清醒认知。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
要押金的不做,拉人头的不碰,收益率超8%的警惕。
在这个万物皆可"割韭菜"的时代,宝妈们的经济独立之路注定布满荆棘。
但正如儿童发展专家李玫瑾所言:"母亲的安全感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当我们在追逐收入时,更要守护好这份比金钱更珍贵的家庭安全感。
记住,所有需要先付钱的"机会",都是通往深渊的陷阱。
愿每一位母亲在追求梦想的路上,都能擦亮双眼,避开陷阱,用真正的努力与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独立篇章。毕竟,没有任何一种成功,值得以倾家荡产为代价。
来源:小育儿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