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黄淮海麦区由于冬春连旱持续时间长,低温倒春寒影响次数多,导致部分麦田小麦抽穗早且植株矮小。这些问题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2025年黄淮海麦区由于冬春连旱持续时间长,低温倒春寒影响次数多,导致部分麦田小麦抽穗早且植株矮小。这些问题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一、抽穗早的原因
抽穗早,植株矮少,群体不足
提前开花授粉
①气候异常:暖冬现象,冬季气温偏高导致小麦越冬期缩短,积温提前完成春化作用,加速生殖生长进程;冬春连旱,极度干旱胁迫导致生殖生长加快;春季气温骤升,短时间内温度急剧升高会打破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促使提前抽穗。
②品种特性:选用早熟或春性品种,在低温不足的条件下易过早通过春化阶段,导致生育期缩短。
③栽培管理不当:播种过早,冬前生长期过长,麦苗旺长消耗养分,加速抽穗;水肥过量,过量氮肥或返青期追肥过多导致植株徒长,养分积累提前触发抽穗;调节剂滥用,起身拔节期使用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促进分蘖和光合能力,间接加速抽穗。
④盐分胁迫:盐碱地麦田,由于土壤盐分的上升,导致麦田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下降,导致养分缺乏,促使提前抽穗。
盐碱地干旱胁迫植株矮小
二、植株矮小的原因
①营养缺乏:缺磷钾,磷素不足抑制根系发育,钾素缺乏导致茎秆细弱、抗逆性下降;缺氮,虽氮肥过量易旺长,但底肥不足或脱肥会导致植株瘦弱;病虫害影响,如小麦黄矮病、丛矮病等病毒病破坏输导组织,抑制生长,纹枯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阻断养分运输,导致植株矮化。
②播种与密度问题:播量偏大,密度过大,个体竞争加剧,导致个体发育受限,田间争水肥严重,通风透光差,营养分配不足导致植株矮化。
③播种过深:影响出苗和根系发育,导致深播弱苗,春季生长迟缓,加速植株矮化。
④环境胁迫:干旱或渍害、盐碱危害:干旱缩短穗分化时间,渍害和盐碱危害影响根系吸收功能。
⑤药害:除草剂或控旺剂使用不当,过量使用,抑制生长。
群体小,后期早衰严重
盐碱地缺水麦田
三、两者关联性
①抽穗早与植株矮小的恶性循环:提前抽穗的小麦易遭遇倒春寒或病虫害侵袭(如冻害、赤霉病),导致后期养分供应不足、光合效率降低,进一步抑制植株生长。
②抽穗早与植株矮小是管理失衡的后果:水肥过量虽短期促长,但旺苗抗逆性差,后期易早衰;而底肥不足或病害则直接限制植株发育潜力;盐碱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遇到干旱无水可浇,限制了小麦养分的吸收,植株矮小与早抽穗并存。
四、预防与补救措施
冬前大播量旺长麦田
①科学选种与播期:根据气候和地力水平选择适配品种,避免早播或晚播;地力水平较好,水浇条件充足可选用济麦22、德麦008等品种;地力水平差,土壤干旱严重,缺水地区可选用抗旱抗盐碱品种山农40、济麦60等品种;盐碱地盐分千分之三以上,可选用豫州810、科星789等品种。
②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控氮增磷钾,避免返青期过量追肥;中低产田,盐碱地等杜绝使用含氯肥料;劣质硫酸铵肥料更要慎用。
③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及时除草防虫,干旱时,及时灌溉保墒;小麦返青后亩喷施绿K激活酶大量元素水溶肥50-100克,1-2次,以促进根系尽快生长。
④灾害应对:关注天气预警,在寒潮前灌水防冻,或喷施叶面肥+杀菌剂组合(如磷酸二氢钾+戊唑醇)增强抗性。
通过综合调控气候适应性、品种选择及田间管理措施,可有效缓解小麦抽穗早与矮小的问题。
早春干旱麦田
来源:老李话农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