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职场困局的本质,都是内驱力系统紊乱进入了工作死循环,越努力越痛苦!今天带你解锁胡渐彪的《内驱动力大揭秘》课程,避免成为无效努力的“内卷人”。
"连续加班三个月项目却被砍,我到底在忙什么?"
"每天被deadline追着跑,为什么升职的永远是同事?"
"刚入职时干劲十足,现在却像被抽干电池的机器人..."
这些职场困局的本质,都是内驱力系统紊乱进入了工作死循环,越努力越痛苦!今天带你解锁胡渐彪的《内驱动力大揭秘》课程,避免成为无效努力的“内卷人”。
真相1:90%的职场内耗源于错配驱动模式
根据每个人对内外反馈和对过程结果的不同侧重,共分为4种内驱力模型,分别是优越型、成长型、乐趣型、使命型。
1、优越型: 看见"赢家排行榜"就肾上腺素飙升,就想要凸显自己比别人厉害
2、成长型: 每天必须解锁新知识或新技能才能安心入睡,重视工作过程中的收获感
3、乐趣型: 把PPT改出赛博朋克特效才觉得带劲,追求新鲜有创意的事
4、使命型: 团队作战时战斗力爆表,会被团队、组织的大目标所引导,有奉献精神
不同的驱动力,需要不同的“燃料包”,如果把自己放错了场景,或接收到错配的反馈,就容易陷入内耗。
使命型人格会被狼性团队逼到抑郁,乐趣型人才用"游戏化思维"能半年得到晋升。找到自己的内驱动力,给自己找到适合的燃料,工作动力才能源源不断。
真相2:外部环境变化极易影响到内部稳定,出现职场焦虑
当部门发展方向变化或外部反馈没有给到你想要的激励,又或者工作任务难度加大,都会导致个人焦虑出现,进而出现不同的应激反应。
1、优越型:在遇到强势竞争者,或是不被领导/团队认可能力的时候,容易出现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成为批判者;拉山头结成小团体;放弃自己做不好的这个任务;搞各种小动作-被领导不信任,进入死循环
自救指南:把"单挑思维"转为"带队通关"模式
2、成长型:容易被两种变化影响,一是组织架构更迭、领导变更、时局变化,找不到成长的方向,二是重复已掌握的技能或任务,看不到成长。
应激反应:被沉默成本绑架,原地内耗,失活
自救指南:随时有第二个技能储备,随时看行业大势
3、乐趣型:不喜欢磨炼期,不喜欢没有变化的职场环境或工作内容,当组织发展停滞,就会像失去水的鱼。
应激反应:工作分神,不认真不专业,被领导盯上时会感到更加无趣
自救指南:把工作任务切换为游戏模式,进度控制设置成游戏进程
4、使命型:当自己的付出不被看到、自己的能力不被需要,或是团队任务失败,就容易陷入沮丧。
应激反应:表演式工作,盯着别人的情绪反应,给团队提各种建议来凸显自己。有时候分内事没做好,反而对分外事特别投入。
自救指南:不要冒险承诺,管理他人预期;为自我发展做长期规划;规避狼性组织;学会自我邀功。
1、优越型下属的爽点开关在于“专属高光舞台+实时战绩播报”,及时肯定优越型下属的付出,可以给优越型下属设置部门级挑战赛。
管理话术:你这个东西让我想到xx;我期待你在团队中成为xx角色;这个任务只有你能做好,我相信你;我感觉应该,你觉得呢;人人都能犯这错,你不应该啊……
2、成长型下属的爽点开关在于“清晰的成长刻度尺+稳定学习场域”,在意下属的能力积累,注意他的短板,帮助对接行业大牛私教,引导成长。
管理话术:这将是你第一次独立负责的大项目;你有没有注意到,如果你xx就能获得xx;来,我教你怎么做这件事;你感觉跟你一开始做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提升?
3、乐趣型下属的爽点开关在于“自定义任务创新+即时成就反馈”,在意下属的感受,给予他互动。可以在公司内部开辟"脑洞星期五",鼓励乐趣型下属头脑风暴。
管理话术:你将可以参与xx和xx,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这次可以尝试你上次提的新方案/新方法;这件事的难点应该是这里?
4、使命型下属的爽点开关在于“团队战报播报+成员需求看板”,关注下属的期待,点出下属对团队的成就。可以建立用户故事墙、员工成就评奖等。
管理话术:没有你这个环节整个任务都会瘫痪;我们将改变整个行业……
拥有不同驱动力,可以在不同场景不同阶段调动起来,让自己具有持有的工作动力。只要是目前感觉自己动力足够的时候,就可以去开发全新的动力来源。
1、拓展优越型驱动——关注点转移到外部反馈,列出优势清单,将自己的优势融入到工作内容中,然后进行曝光,争取获得外部反馈。
2、拓展成长型驱动:建立成长阶梯——能力、职衔、薪酬、客户数……,给自己设立1-3年、4-5年、6-8年……的工作规划。
3、拓展乐趣型驱动:建立点子单——从同行、跨行知识输入中列出点子,用于现在或以后的机会。
4、拓展使命型驱动:建立痛点/爽点单子——记录我在意的人群/受众的痛点和爽点,针对这些痛点和爽点进行需求的满足。
终极提醒: 真正的高手,都掌握了把自己"骗"进心流状态的终极奥义。你的内驱力,就是你的职场超能力!
来源:职场避坑范小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