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 “捷径” 竟是陷阱 4 万元“活动经费”打水漂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6 07:26 2

摘要:“找工作难,找份好工作更难”,这句求职者的心声,却被不法分子当作了 “敛财密码”。

“找工作难,找份好工作更难”,这句求职者的心声,却被不法分子当作了 “敛财密码”。

当人们满心期待为自己或家人寻得一份稳定工作时,诈骗陷阱正披着“捷径” 的外衣悄然靠近。

今年3 月底,心急如焚的王女士走进小井峪刑警队报案,称自己被男子李某骗走 4 万元现金。

原来,王女士与李某通过网络聊天结识。

得知相关企业有招聘信息后,王女士向李某咨询能否帮忙办理,李某信誓旦旦地拍胸脯保证“包在我身上”。

李某自称父亲是相关企业退休职工,虽已退休但人脉广、办事能力强。

急于为孩子谋求好工作的王女士,未对这番说辞做任何考证,就一次性支付了4 万元 “活动经费”。

可承诺美好,办事却一拖再拖。一年过去,工作毫无进展,李某不断找理由推脱,最后甚至失联。

无奈之下,王女士只能向警方求助。

警方接警后迅速行动,很快锁定嫌疑人李某的行踪,并在小店区一物流中心将其抓获。

审讯中,民警发现李某竟是惯犯,不仅无固定工作,还曾因诈骗获刑。

他坦言,自己根本没有办理工作的能力,所谓认识单位领导、保证办成工作,全是编造的谎言。

李某利用王女士对国企招聘流程的不熟悉,抛出“内部名额” 的诱饵,又以父亲退休领导的身份增加可信度。

拿到4 万元后,他便将钱挥霍一空。目前,李某因涉嫌诈骗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王女士的遭遇,绝非个例。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下,不少人怀揣着对稳定工作的渴望,急于为自己或家人寻找“出路”,而这种迫切心理,恰恰成为了诈骗分子的 “狩猎目标”。

李某之流深谙人性弱点,打着“人脉”“内部渠道” 的幌子,编织出一个个看似诱人的 “捷径”,实则是吞噬血汗钱的无底洞。

求职诈骗屡禁不止,一方面源于不法分子的狡猾与贪婪,他们利用信息差和求职者的信任,肆意践踏法律底线;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部分人对正规求职渠道的忽视、对风险的麻痹大意。

法律的利剑终会斩断诈骗链条,但预防才是最好的保护。

广大求职者和家长务必保持清醒,任何违背正常招聘流程、承诺“花钱办事” 的言论,都应第一时间拉响心中的警钟。

唯有通过正规平台、遵循合法程序求职,才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既追求理想岗位,又守住财产安全,让求职之路行稳致远。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