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全国疟疾日——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6 08:03 2

摘要:作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疟疾至今仍在全球威胁着数以十亿计人的生命安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83个国家估计有2.63亿新发疟疾病例,高于2022年的2.52亿例和2015年的2.26亿例。2023年全球疟疾

“全国疟疾日”

2024年4月26日是我国第18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 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作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疟疾至今仍在全球威胁着数以十亿计人的生命安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83个国家估计有2.63亿新发疟疾病例,高于2022年的2.52亿例和2015年的2.26亿例。2023年全球疟疾死亡人数达到597,000人,而2015年为578,000人。当前疟疾流行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拉丁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其中以非洲和东南亚地区高度流行。因此,疟疾不容忽视,全社会仍需高度重视,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什么是疟疾?

疟疾(Malaria),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雌性按蚊叮咬或输血传播,通常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子”。导致人类疟疾的疟原虫有5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诺氏疟原虫,可寄生于人的肝细胞内和红细胞内。

疟疾症状有哪些?

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退热等症状,重症疟疾可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贫血、肝脾肿大、昏迷甚至死亡。值得注意的是,疟疾的早期症状与流行性感冒极为相似,这使得大部分人容易将疟疾误认为感冒,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药物治疗,逐渐发展为重症疟疾,威胁生命。

疟疾可以治愈吗?

疟疾是可防可治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将缩短病程,并避免死亡。临床上一般采用抗疟药物联合用药,并需在医生指导下全程足量规范使用。但如果治疗不规范则有可能会再次发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疟疾如何预防?

1. 防蚊叮咬

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蚊灭蚊。在疟疾流行区(如非洲、东南亚国家)或云南中缅边境等重点地区旅行、居住时,尽量减少在蚊虫活动最活跃的黄昏和黎明时分进行户外活动,外出时可穿长裤、长袖衬衫,在皮肤和衣物上涂抹蚊虫驱避剂,居住地可以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香等驱蚊用品,睡觉时使用蚊帐,特别是用杀虫剂处理的蚊帐,以保护自己免受蚊虫叮咬。

2. 预防服药

在前往疟疾流行区前,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疟疾预防药物,如前往单一间日疟流行区,可以每7-10天服用一次磷酸氯喹;如前往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可以每月服用一次磷酸哌喹,连续服药不超过4各月,再次进行预防服药应间隔2个月-3个月。

3.主动就医规范治疗

前往非洲、东南亚国家或云南中缅边境重点地区返回后,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

一旦感染疟疾,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