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运动户外产业受到政策、科技以及大环境的共同影响,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随着现代用户的生活方式转变,提倡自我愉悦、及时行乐、拥抱自然,由用户情绪带起的消费驱动力显著加深,未来也将成为影响运动户外行业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
金属与塑胶设计配上武士黑的色彩,具有工业风美感的战术露营风成为当下的潮流。
近年,运动户外产业受到政策、科技以及大环境的共同影响,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随着现代用户的生活方式转变,提倡自我愉悦、及时行乐、拥抱自然,由用户情绪带起的消费驱动力显著加深,未来也将成为影响运动户外行业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
据智篆GI联合淘宝天猫运动户外行业等发布的《2025春夏淘宝天猫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显示中国户外露营市场规模约为1300亿,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人次,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其中露营在运动户外圈层社媒的笔记数超250万,增幅28%,是大众运动里面热度最多的。不少户外品牌看准这一时机,纷纷入场,推动着品牌营销、流量打法、国货新浪潮。
日前,商业评论受邀参与2025杭州国际户外露营生活展(CLE2025),在现场发现国内新锐户外品牌山趣的展位前始终人头攒动。只见山趣在展区内打造一个真实还原的战术露营场景,无论是机能战术风格,还是注重细节的功能设计,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户外生活的魅力,成为了展会上的焦点。
创立于2014年的山趣,一个近年来看似“横空出世”的品牌,在如此白热化的竞争的露营市场,却能杀出重围,拢获一大批的露营用户和粉丝的青睐,因其产品硬朗个性、风格亮眼,机能风强烈,主打战术系统搭配、玩法多样,一度成为国内外露营玩家谈论的热点品牌。
商业评论带着好奇心,现场专访了山趣品牌顾问郭浩,进一步了解这个以"战术露营"为核心理念的品牌,是如何用独特的差异化策略在同质化竞争中开辟全新战场?
商业评论:行业普遍采用自然系视觉语言时,山趣为何选择"战术露营"的差异化定位?
山趣品牌顾问郭浩:当所有品牌都在用青草、帐篷、篝火构建露营想象时一个破局点。创始人吴先生作为资深户外爱好者,观察到日本机能装备与年轻潮流结合的可能性。我们将军事装备的可靠性、模块化设计,与街头文化中的硬核美学融合,重新定义了"战术露营"——不是迷彩军旅风,而是通过金属通用件、沙石场景、工业设计语言,传递年轻人需要的勇气感和力量感。与市场上常见的“蓝天白云”露营风格形成鲜明差异。
这套视觉体系从LOGO到产品全链路贯穿。比如明星产品战术咖啡箱系统,每个组件都可自由组合,既满足专业玩家的拓展需求,又具备潮玩属性。2022年推出后,"战术系统"迅速成为行业关键词,目前我们在该细分领域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商业评论:贵品牌在海外市场占比达三分之二,如何突破文化差异壁垒?
山趣品牌顾问郭浩:战术露营本身就是国际化语言。我们的设计团队深研日本机能风和欧美工业美学。不同于国内常见的低价走量模式,我们在海外主打"专业+潮流"双属性。进驻日本茑屋书店露营专区的联名款装备,上市首月即售罄;欧美与西亚市场通过与极限运动KOL合作,建立起硬核玩家社群。这种策略让客单价保持在行业均值1.5倍以上,复购率达37%。
商业评论:据说贵品牌线上销售占比仅10%,未来如何布局新渠道?
山趣品牌顾问郭浩:线下渠道是我们的基本盘,全国50余家精品户外店形成体验网络。但今年将重点发力线上:天猫旗舰店上线全系战术装备套装,抖音通过场景化直播展示模块化搭建过程,小红书则侧重"战术美学"内容种草。目前已组建20人电商团队,计划将线上占比提升至30%。
我们注意到,战术露营正在向日常场景渗透。新推出的EDC(日常携带)系列,将战术腰模块化收纳盒等单品融入都市穿搭,测试期转化率超预期200%。这或许能突破户外品类的季节性限制。
商业评论:未来三年如何保持竞争力?
山趣品牌顾问郭浩:战术露营只是起点,我们会深耕细分赛道,逐步拓展品类。这几年聚焦场景化产品开发,我们也正在构建"模块化生态":睡眠系统、炊具组、照明设备都可无缝衔接。就像乐高积木,玩家能自由组合专属装备库。最重要的是不盲目追求全品类,优先巩固“战术露营”定位,再延伸至更多人群和场景。
山也无限、趣也无穷。此次杭州CLE户外展的精彩亮相,不仅让山趣品牌在国内市场上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未来,山趣品牌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与突破,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多兼具设计与功能的产品,助力每一位户外爱好者实现探索自然的梦想!
来源: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