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北京女子每天坚持游泳,1年后蛋白尿,其亲身经历提醒所有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5 06:29 2

摘要:2018年,家住北京的王女士47岁,是一所公立中学的语文老师。教龄二十多年,常年带毕业班,作息紊乱几乎成了常态。她习惯晚饭后继续备课到深夜,一边批作业一边喝咖啡提神,常常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因为怕上火,她改吃无碘盐已多年,几乎不碰碘含量正常的食物,却又在听说“

2018年,家住北京的王女士47岁,是一所公立中学的语文老师。教龄二十多年,常年带毕业班,作息紊乱几乎成了常态。她习惯晚饭后继续备课到深夜,一边批作业一边喝咖啡提神,常常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因为怕上火,她改吃无碘盐已多年,几乎不碰碘含量正常的食物,却又在听说“缺碘也不好”,1年前开始频繁进补海带、紫菜汤,毫无节制。但渐渐地,她感到自己的喉咙发生了点问题。

2018年5月6日上午,王女士正给学生们上课时,讲着讲着,忽然感到喉咙里卡了什么,横在气管和食道之间,顶着她的吞咽动作,王女士下意识咽了一口口水,却像吞进了一小块棉花,黏黏的,滑不下去,以为是说话时间太长的原因,王女士停止了讲课,拿过水杯喝了口水,情况确实缓解了不少,她也就没太当回事。

但到6月1日在学校食堂中午吃饭时,王女士细嚼慢咽,把米饭嚼碎了往下咽,却像是咽石子似的,喉咙传来钝钝的痛感,于是伸手拿过汤喝下,但当汤经过喉咙流入食道,却也让感觉到咽喉深处隐约发热,像小面积破皮后的刺痛感,手捂住胸口闷声咳了两声,喉咙里的异物感却更加强烈,并且刚好卡在她最常用力发音的位置。

在下午上课前,王女士吃了润喉片润嗓,不过作用不大,王女士稍用点力大声讲课,喉咙里一阵阵刺痛,声音也越来越嘶哑。拿过水杯喝水试图缓解,却连喝水都被呛到,呛到她止不住的剧烈咳嗽,却怎么也咳不出喉咙里的异物,反而感到咽喉被堵住了,气只能进一小半,胸口越来越闷,王女士一手撑着讲台,一手捂着胸口,试图用力的吸气,喉头却越发紧,仿佛气流经过那里时,会被谁悄悄捏了一把,让她连“呼”都发不出完整的音节。

王女士再次伸手摸向喉咙,摸到了一个硬块,准备离堂去医务室看看,但才走到门口,呼吸因堵塞而变得更加困难,王女士试图通过咳嗽让氧气流进去,却是咳出了粉红色泡泡,视线都变得模糊,王女士又站了原地闭了闭眼,情况并没有好转,只觉得脑袋强烈眩晕,身体也跟着摇摇晃晃,伸手扶住门框想要稳住身体,但连手部都失去了力量,一头栽了下去。

学生急忙起身朝她走过去,看到她身体抽搐,脑袋上都是冷汗,而面色煞白,嘴唇发紫,呼吸深浅发不出任何声音。好在学生聪明伶俐,意识到她情况的不对,从她的包里翻出了手机拨打了急救电话,又联系了隔壁班的老师。

甲状腺彩超检查显示:右侧甲状腺中下叶可见一枚低回声结节,大小约1.1 × 0.8 × 0.7 cm,边界清晰,形态基本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点状强回声影,部分区域呈微钙化,纵横比<1,CDFI示结节内血流信号较少。左侧甲状腺结构尚规整,峡部厚约3mm。根据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评分,该甲状腺结节评估为TI-RADS 4a类,提示低度恶性风险(5%-10%)。

医生向王女士解释道:“你的甲状腺结节,可能与你长期作息紊乱、高压力状态以及不规律的碘摄入有关。而且你又有吃无碘盐又补海带的习惯,这种波动加重了甲状腺负担。”又叮嘱道:“暂时可以不急于手术,但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果,保持饮食碘摄入均衡,避免刺激性饮食,同时注意情绪与休息,防止结节进一步发展。”

回去后,王女士并调整了生活习惯,不再带毕业班,并将晚上的备课时间控制在10点前,尽量保证八小时睡眠。饮食方面,她停止了无碘盐的长期使用,改为适量使用普通碘盐,减少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的频率,三餐尽量清淡、规律。为缓解焦虑,王女士开始每天坚持游泳,并减少了浓茶摄入,改喝温水。

她还开始记录每日心情与体感,学会把“累”和“紧张”写下来,不再闷着。两个月后复诊,彩超显示结节略有缩小,边界更清晰,内部结构趋于均匀,医生评价为“恢复情况良好”。王女士长舒一口气,第一次觉得,生活慢下来,也是一种救。

意外的转折发生在2019年6月,王女士走进教室,刚站上讲台没多久,就忽然觉得下腹隐隐发胀,有一种不适感,像是膀胱憋着,却又不是真正的尿急。不过王女士还是去卫生间了一趟,尿的不多,然而她看到尿液上方浮着一抹红色,不是那种鲜红,而是近似棕色的红,有点像是她以前喝过浓茶的颜色。王女士猜测可能是受天气的影响,返回了教室继续上课。

但那股下腹的坠胀感挥之不去,让她一整节课都心不在焉,讲课时说错了四五个地方,同时,站在阳台上讲着讲着课,觉得脚底变得异常沉重,于是坐到了椅子上,却也感到脚踝以下像是被泡在了水里,一步步被灌进沉甸甸的东西,低头看去,发现脚踝不知不觉肿大了,就连小腿皮肤都像是撑开了的薄膜,发亮发紧。王女士下意识弯腰用手指按了按,按出了两个坑,都没有快速恢复。

心脏也因她弯腰的动作跳动加快,王女士能感觉到不是受情绪的影响,而是一种从胸腔深处往上顶的压力感,令她快速直起腰,却又因动作幅度大,胸骨后传来强烈的压榨性痛感,王女士又连忙用右手捂着胸口,但却没能稳住失控的身体,再次摔倒,脑袋里都像是晃荡的水,晕晕乎乎,试图起身时头重脚轻,双腿不受控制,而且因为刚刚的摔倒,凹陷了一大块,让王女士的心里慌得不行,咬着牙让学生帮忙拨打了急救电话。

经尿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 45/μL(↑),镜检见畸形红细胞比例>70%,提示肾源性血尿;蛋白尿(+),24小时蛋白尿定量0.37g。确诊为慢性肾小球损伤。

王女士从医院里醒来看到这个检查结果,顿时泪如雨下,哭着问道:“医生,怎么会这样啊?1年前我被查出甲状腺结节后就一直清淡饮食,烟酒都不沾的,也没有再喝过浓茶,还每天坚持游泳运动,睡眠充足,怎么好端端的肾小球损伤了呢?”

听了王女士的话,医生也感到奇怪,于是详细询问了她的饮食、睡眠以及运动情况,找到了病因,竟是出在她每天开展的运动上——游泳。医生紧皱起眉头,忍不住怒斥道:

“简直糊涂啊!你的生活方式看似健康,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喝浓茶,饮食清淡,坚持运动,然而你在游泳时忽视了最重要的1点,才发展成了蛋白尿,怎么现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患者,都在游泳时存在这一方面的疏忽,不蛋白尿才怪呢!”

王女士的游泳习惯非常规律,通常在早上6:30前往户外泳池晨练,每次下水40-60分钟。由于她怕出汗过多会“上火”,游完后并不立刻用热水淋浴,而是简单擦干身体换上外衣就回家。

这个看似小问题,却对肾脏造成了隐性负担。

人体在长时间游泳、尤其是相对冷水环境下活动时,皮肤表层与四肢的血管会自动收缩,以维持核心温度。而当外界气温较低或身体保暖措施不足时,这种外周血管收缩会持续,导致肾脏灌注压力变化、微循环受限

医学研究发现:寒冷刺激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从而诱发一过性甚至持续性蛋白尿。这在习惯晨泳、或冷水游泳人群中并不少见。

王女士正是典型案例。她虽泳姿标准、动作舒缓,但游后常年不注意保温,造成肾脏在“隐性应激”状态下运行,加重了对滤过屏障的破坏,久而久之,出现蛋白尿也就不难理解了。

许多人认为,只要运动不过量,强度不高,就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然而从肾脏角度看,即使是中低强度运动,如果频率过高、恢复不足,也可能对肾小管和肾小球造成长期负担。

王女士坚持每周五天游泳,有时连续七天不间断。每次游泳后她并不休息,而是回家继续做饭、打扫,几乎没有真正的“肌肉与器官恢复时间”。

现代运动医学表明,肌肉活动本身会产生代谢废物如肌酐、乳酸等,这些最终都需要通过肾脏清除。当肾脏在“未完全恢复”的状态下被持续动员,其滤过屏障可能出现微创样应激反应,尤其在原本存在年龄相关退变或血压波动者中,这种微损伤容易累积,最终以“蛋白尿”作为早期信号。

更值得注意的是:王女士虽自觉状态良好,但血压控制在上限(135-140mmHg),在运动后的短时升压状态中,肾脏的高压滤过状态更容易促发蛋白渗漏。

参考资料:

[1]崔向男.肾性蛋白尿的中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5,40(05):31-34.DOI:10.16286/j.1003-5052.2025.05.011.

[2]陈聪.肾炎有什么症状?肾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J].健康必读,2025,(11):26.

[3]张燕.解读甲状腺的那些事儿[J].家庭生活指南,2025,41(04):35-36.

[4]白联国.甲状腺结节不要怕,B超来帮你检查[J].健康必读,2025,(08):45.

(《回顾:北京女子每天坚持游泳,1年后蛋白尿,其亲身经历提醒所有人》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唐医生趣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