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杭钢公园“变形记”:看上世纪厂房如何“逆龄生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5 05:40 2

摘要: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4小时》栏目以“创新消费场景 激发春日经济新活力”为题采访报道了由中建集团旗下中建科工承建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项目之一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GS1303-08地块)项目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

近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4小时》栏目

以“创新消费场景 激发春日经济新活力”为题

采访报道了由中建集团旗下中建科工承建的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

(GS1303-08地块)

项目位于杭州市拱墅区

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工业遗存建筑的改造以及配套设施的新建

项目原为始建于1957年的杭州半山钢铁厂

是原杭钢工业遗址的核心区

原址改造后

“焕新”成为杭州地区

第一座后工业生态景观公园

公园总体可辐射周边约20万居民

年均举办文化艺术活动近百场

能够有效激发“春日经济”

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实现“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的跨越

铭记岁月 守护历史

看上世纪厂房“逆龄生长”

于上世纪50年代

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中兴起的杭钢

是浙江省建立的第一座钢铁厂

从第一炉铁水奔涌

到最后一簇钢花凋谢

它60余年的历史

熔铸了新中国工业化的筋骨

也凝结着人类四分之一炼钢史的温度与光芒

而今

大运河杭钢公园主创建筑设计师

2025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刘家琨

以"珍视杭钢历史、呵护岁月痕迹

谦逊衬托遗存、山水之间造园"

作为设计理念

成功将这部镌刻着工业史诗的钢铁编年史

转译成了平凡生活中的民生散文诗

△改造前的杭州钢铁厂(拱墅区供图)

中建科工项目团队秉持

“以旧更旧,以新衬旧,保留工业肌理”

的建设理念

通过运用本土材料(红砖、锈铁)重构空间

保留焦炉、厂房骨架等工业肌理

将工业遗存与现代景观相融合

植入艺术展厅、市民健身空间

以打造“可阅读的历史、可参与的未来”

让建筑成为讲述城市工业发展故事

展现运河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

△大运河杭钢公园改造前后对比图

科技赋能 再塑钢骨

匠心工艺破题工业焕新

以科技赋能新生

项目团队合计采用工艺29项

合计工序203道及加固种类14项

运用了山地工况大跨度倾斜煤廊整体安拆技术

百米烟囱内衬耐火砖拆除技术等多项技术

△外立面修缮仿旧搓砂施工技术

整体上,应用openspace三维扫描技术

记录各建筑单体原始风貌

于外,采用外立面修缮仿旧搓砂施工技术

以及拍花调色二次修复等技术

模拟出岁月的斑驳痕迹以及自然风化的独特效果

于内,凭借复杂环境耐候钢均匀锈蚀技术

精心铸就质感独特的耐候钢楼梯

展现出工业美学与现代工艺的精妙融合

△耐候钢均匀锈蚀而成的钢楼梯

借助金属质感无机磨石改造技术

对焦炉展厅地面进行改造

重塑而成的镜面地面光洁如镜

倒映出空间的深邃与灵动

△焦炉展厅镜面地面

社会共鸣 民生温度

全龄友好诠释人民城市

大运河杭钢公园开放后

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有杭钢老职工

“来这儿走走,老伙计能找回忆,年轻人能看历史”

有游客父子

“带小孩来感受这份独特的工业力量感”

有露营的年轻人

“这里简直是城市露营的天花板!出片率超高”

穿过岁月,杭钢从物质供给转变为精神滋养

继续为杭州市民建设美好生活提供新的力量

接连举办的风暴电音节、草莓音乐节和汽水音乐节

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音乐爱好者齐聚现场

台上台下用最精彩的表演和最热情的呐喊

带来千年运河文化与百年工业文明的共振相生

通过对工业遗存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聚焦“数智+文创”

大运河杭钢公园正在构筑

文、产、商于一体的世界级工业文化新地标

△大运河杭钢公园文娱活动(来源:运河辰祥)

责编:肖长福,张龙飞,陈秋旭

核校:崔 融

审核:汪时锋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中国建筑融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企业文化部,中建科工

媒体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来源:我爱工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