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万成都人才,“蓉漂人才日”放大招,年薪可达百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6 09:02 2

摘要:成都的人才总量已攀升至669万,居全国第四位。各项指标中,年轻人的人口增长让人惊叹,仅2024年就有超过50万青年人才涌入成都。近三年来,成都吸引156万多名青年人才汇聚,更是6年蝉联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4月25日

由成都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办的

2025“蓉漂人才日”活动

在成都举行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669万人才扎根成都

成都的人才总量已攀升至669万,居全国第四位。各项指标中,年轻人的人口增长让人惊叹,仅2024年就有超过50万青年人才涌入成都。近三年来,成都吸引156万多名青年人才汇聚,更是6年蝉联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八方英才源源不断而来,人才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正日益凸显。

▲成都芯谷人才公寓 资料图

连续创下多项票房纪录的爆款电影《哪吒2》,其主创团队就是一群在成都扎根多年的青年创业者。

实现“成都造”人形机器人零的突破的“贡嘎一号”,其背后的“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前身也是一家民营初创企业。

2025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刘家琨,他的代表作品西村大院和东郊记忆,早已融入城市肌理。他从成都走向世界的每一步脚印,都在书写着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就的动人故事。

今年一季度,成都首季“成绩单”出炉,亮出了开门红的数据:成都经济增速达6.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和全国省会城市当中均处于前列。

也因此,振翅腾飞的成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

“悉心呵护每一个创新创业的金点子,鼓励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大胆闯、大胆试,在蓉城大地创造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这句话来自成都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传递的,不仅是求贤若渴聚人才的诚意,更有厚植沃土优生态的决心。

近年来,成都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围绕成都“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精准制定各类人才政策,构建人才生态,为加快构建与新型工业化成都实践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做优服务,以诚引才,成立人才发展集团,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全域布局青年人才驿站,累计供应人才公寓7.8万套;

坚持唯才是举,唯才是用,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鼓励高层次专家实名举荐人才,推动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今日的成都不仅是一座近悦远来的安逸巴适之都,更是一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

▲“蓉漂人才荟”青年人才招聘会 资料图

在第8个“蓉漂人才日”到来之际,成都以城市之名,礼敬才之意,赴未来之约,再度向天下英才发出邀请。

着眼未来,成都既要人才济济,更要人尽其才。

成都将迭代升级激发活力的政策体系,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让广大人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将积极搭建人尽其才的场景平台,定期发布创新应用场景,让广大人才在成都创业有机会、创新有舞台;

还将持续营造包容开放的良好生态,树立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理念,确保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让广大人才在成都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众人拾柴,必将点燃创新创造的熊熊烈火。成都,将厚积发展热土,为每一位追梦人搭建扬帆的港湾,书写海阔天空的人才新篇。

发布人才需求榜单

人才创新创业场景清单

年薪可达100万元

当前,成都正深入实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构建起“3个国家级+22个省级+N个市级”产业园区发展体系,推动16条重点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2025“蓉漂人才日”活动现场发布成都市重点产业链、重点产业园区、重点实验室3张人才需求榜单。

其中,《成都市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榜单》覆盖成都市重点发展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型材料等16条重点产业链,汇聚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321家重点用人主体、876个优质岗位,意向需求超5400人,覆盖从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到市场营销、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最高年薪达100万元,为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选择空间。

《成都市重点产业园区人才需求榜单》涵盖了成都市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22个省级产业园区以及N个市级产业园区,汇聚高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等292家用人主体、763个优质岗位,意向招聘符合城市发展战略和产业方向的人才近500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人才需求超3500人,充分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助力人才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成都市重点实验室人才需求榜单》紧扣4个方向的天府实验室高水平建设,面向全球招募前沿生物技术、电磁空间、人工智能、碳中和等领域人才,招募博士及以上人才比例近80%。

同时,现场还发布了成都市人才创新创业场景清单。据悉,在“为场景找产品”方面,需求清单由“本周首发场景”和“往期待落地场景”两部分组成。其中,来自市城管委、成华区、新都区的45项场景需求首发亮相。同时,精选172条前期已发布待落地的场景需求,为各类人才的研发新品释放试用(首用)场景,加速迭代验证商业化。

围绕“为产品找场景”,成都还收集梳理了成都高新区、武侯区等单位和相关重点产业链的50个新产品、新技术,并提出了这些产品希望适用的场景诉求,发布成都市人才创新创业场景需求清单。

启动2025“海外人才实习生计划”

多个优质项目落地签约

立足国际视野,成都,正张开双臂拥抱全球青年才俊,助力青年人才筑梦成都,圆梦成都。现场,活动正式启动2025“海外人才实习生计划”,为海外学子提供在蓉“实习实践场景”+“感知体验场景”,提供更多实训岗位和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成都市智慧人才服务平台“焕新登场”。“两年前的‘蓉漂人才日’,成都市智慧人才服务平台正式上线,目前累计访问量超360万人次,从政策匹配到机遇对接,它用数据架起了一座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桥梁。”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版智慧人才服务平台深化“政策找人才”,融通数据底座、融合AI算法、集成提供更多智慧服务。

此外,现场还正式发布服务“蓉漂”人才十件实事,包括开展蓉漂人才荟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布局建设产业园区人才服务站、推进实施人才落户全流程网办、量身定制人才专属金融产品包、持续发布人才创新创业应用场景、迭代升级成都智慧人才服务平台等。

现场还举办了“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以及“蓉漂杯”项目投资协议的签署和“蓉漂杯”落地项目签约仪式。大赛为低空电子对抗装备、超声指纹识别芯片、TGV金属化专用装备、可穿戴人工肾、AI流程智能技术、AI感知与特种成像等项目进行了颁奖。活动中,成都科创投集团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嘉兆电子公司、泽天智合公司、神经元信息技术、聚睿众邦科技签署项目投资协议。泽霖时代智能网络、微柔机器人团队、重庆车载软件、感道科技、易澄新能源、翠松生物、湃来生物、云铸三维科技等多个优质项目,分别与成都各区(市)县进行落地项目签约。

两百余家企业“摆摊”引才

记者了解到,活动还同步举办了2025“蓉漂人才日”·青年人才大型招聘会、人才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对接活动,以及2025“蓉漂人才日”高新·低空经济专场会,聚焦低空经济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机遇进行研究讨论。

2025“蓉漂人才日”青年人才大型招聘会上,来自成都、重庆、眉山、资阳等地的两百余家企业“摆摊”引才,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青年人才们,也在此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场热度爆棚,有企业收集了厚厚一沓简历,还有企业“亮”出了月薪3万元、年薪50万元等岗位,向全国青年递出橄榄枝。

记者了解到,本次招聘会将从4月25日持续到26日,现场设置了“单位招聘区”“城市直播间”“求职服务区”“公共服务区”和“职业指导区”五大板块,为在蓉企事业单位和“蓉漂”青年人才搭建招聘求职平台,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高效配置。其中,在求职服务区,求职者可检索系统查询招聘岗位、自助免费打印简历;在职业指导区,现场导师还将为求职者提供职业规划、简历诊断和指导、1v1面试指导等专业服务。

▲招聘会现场

“我们是一家以低空出行业务为核心的科技公司,围绕eVTOL研发、生产、运维、服务技术持续创新。”沃飞长空首席人力官戴馨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此次他们释放了不少岗位,“上午3个小时内,我们就收到了二十多份简历,也有‘跨界选手’,看好eVTOL的未来前景而前来投递简历。”在她看来,成都在低空经济领域拥有非常完善的航空产业链,而成都本身也非常适合创新、前瞻的科技类企业大开脑洞、落地尝试,“我们企业的人才规模每年都会有50%左右的增幅,目前来自川外的伙伴占比已经超过六成了,由此可见,四川、成都对于青年人才的吸引力非常强劲。”

▲戴馨

“我们主要招聘创新研发、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家、博士生及以上的人才,以及相关的行业领军人才。”成都某国企HR告诉记者,企业现场发布的岗位年薪在30万元到50万元之间,主要有智慧环保专家、固废领域专家、高级算法专家(人工智能方向)等,“如果条件特别优秀的,我们还会采用‘柔性引才’的机制,人才可全职、可兼职,采用灵活的合作模式进入企业。”

▲招聘会现场

在2025“蓉漂人才日”到来之际

今日,2025年“蓉漂号”主题列车

搭载着这座城市对“蓉漂”的祝福

在成都地铁1号线上线开跑!

更好的成都

成就更好的你

逐梦成都,我们等你

来源:CDTV幸福成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