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创新实践调研行 | 这里的“大思政课”何以在年轻人中火起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6 09:34 2

摘要:为扩大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的社会影响力,展示各级工会在各领域的创新成果,增强职工群众对工会工作的认知和参与度,工人日报从今日起开设“工会创新实践调研行”专栏,由记者赴各地深度挖掘采写,展现工会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和服务职工的创新成果,发挥典型标杆示范推广作用

这里的“大思政课”何以在年轻人中火起来?(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裴龙翔

开栏的话

为扩大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的社会影响力,展示各级工会在各领域的创新成果,增强职工群众对工会工作的认知和参与度,工人日报从今日起开设“工会创新实践调研行”专栏,由记者赴各地深度挖掘采写,展现工会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和服务职工的创新成果,发挥典型标杆示范推广作用,推动经验交流与学习。敬请垂注。

沪剧舞台上,“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模黄宝妹的故事让观众红了眼眶;网络上,多位拥有百万粉丝的UP主以百年工运和工会历史为叙事轴线,拍摄制作系列视频,点击播放量可观;“老杨树宣讲汇”成员、“杨浦少年说”宣讲团成员、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常态化开展主题宣讲,让工会“大思政课”更具生命力……

据介绍,今年,上海杨浦区总工会聚焦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上海市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和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结合“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精心打造“百年红色工运宣讲汇”课程,多源、多媒、多形式拓宽宣讲渠道,创新打造“大思政课”品牌。

将“大思政课”搬上舞台

舞台灯光下,黄宝妹的纺织人生渐次向观众展开:下苦功练就了“肚里有只钟,手里有杆秤”的本领;发明的“单线巡回、双面照顾、不走回头路”操作方法,节约了车间三分之一的人力;甘愿当机器的保姆,纺纱过程中最多能照看800只锭子,在老爷机车上也纺出了优质纱……在“人民城市 荣光有YOUNG”杨浦工会“大思政课”暨“劳模工匠进校园”首场宣讲活动现场,95岁高龄的黄宝妹亲自登台,让现场的气氛一下达到顶点。

杨浦区总将“大思政课”搬上舞台,把思政内容变成“纺织车间”和“工人新村”的故事,让年轻人得以“情景式”“沉浸式”地感受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增强宣传效果。

“在近两个小时的观剧体验中,一种朴实无华的自然之美让人精神愉悦。”观众沈伟民感叹。

看到平日德育课本上、屏幕里的黄宝妹奶奶第一次走到自己面前,上海二十五中学八年级学生刘弈畅直呼“太激动了”,表示要将黄宝妹奶奶的精神传承下去。

杨浦区总工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部剧已经安排了100场,接下来还有100场,表演范围也将走出杨浦,在上海各地持续上演。

让UP主带动红色工运“大流量”

3月,在年轻人的网络文化社区哔哩哔哩,首期影视混剪视频《工人是什么?是天!》一上线就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观看。该视频通过反映工人运动的影视作品,以重要工运事件和代表人物为引线,记录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奋勇拼搏的光辉历程,点击播放量超21万人次,在年轻人中兴起了一股追寻了解红色工运历史的风潮。

跨界是如何实现的?原来,今年初,在上海市总工会指导下,杨浦区成立互联网内容创作行业工会联合会,近百名UP主入会。不少UP主现场表示,加入工会大家庭让他们有了更多创作的想法:“原来工运史的内容这么丰富,这给视频制作增加了很多灵感。”

在此基础上,杨浦区总与哔哩哔哩合力推出“UP主眼中的红色工运”融媒体项目,邀请多名百万粉丝级UP主以百年工运和工会历史为叙事轴线,围绕历史精彩片段、杰出工运人物、红色场馆线路等拍摄制作系列视频,引导广大职工群众特别是年轻职工走进红色地标,深入了解红色工运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把“家国事”演绎成“身边事”

2024年11月,杨浦区总发起成立杨浦区“百年红色工运宣讲汇”。宣讲汇中既有“老杨树宣讲汇”成员、“杨浦少年说”宣讲团成员,也有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和平台代表。他们担任专家导师和宣讲员,常态化开展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把“家国事”化作“身边事”的形式,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改革发展成就,宣讲工运先驱革命故事、民族工业发展故事、劳模先进奋斗故事,凝聚职工群众奋斗伟力。

“百年红色工运宣讲汇”特设创新之路这“YOUNG”走、智慧城市这“YOUNG”建、幸福生活这“YOUNG”绘、平安家园这“YOUNG”筑、四个百年这“YOUNG”美等5大板块,精心开设科技、文化、体育等多种热门课程,以问题启发、现场体验、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让工会“大思政课”活起来、潮起来、火起来。

据介绍,杨浦区总“大思政课”将精心打磨宣讲内容,提升宣讲技巧和理论宣讲的影响力、吸引力,同时,进一步创新宣讲形式,打造“沉浸式”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云端的”思政课等多种宣讲体验场景,切实提升宣讲工作质效。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