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小看着祖辈、父辈悬壶济世治病救人,郭怡也学会了以正骨的本领服务社会;成为市政协委员,郭怡有了更大的平台,她把所见所思所感化为一条条提案、一篇篇社情民意。
郭怡身上有很多标签:市政协十佳委员,西安市三八红旗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从小看着祖辈、父辈悬壶济世治病救人,郭怡也学会了以正骨的本领服务社会;成为市政协委员,郭怡有了更大的平台,她把所见所思所感化为一条条提案、一篇篇社情民意。
她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要做好连接百姓和政府的桥梁和纽带,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大家发声,同时把政府的好政策传递给大家。”
十佳委员郭怡。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郝钟毓 摄
身体力行 弘扬中医药文化
出生在中医正骨世家,从太祖父游医到祖父堂医,再到后来父亲开始中西医结合的探索,郭怡说:“我们家几辈人的行医经历也算是中医药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在赶上了国家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好时候,我有责任做一些事情。”
作为莲湖区政协常委、市政协委员,郭怡每年都会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和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完成与中医药文化发展传承相关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去年,她提出的《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提案获莲湖区优秀提案。同年,她提出的社情民意信息《非遗进社区的几点建议》被市政协采纳。
多年来,郭怡还积极参与义诊、送医送药下乡、爱心捐助等活动,将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答卷书写在百姓身边。接受采访当天,郭怡的团队刚参加完在环城西路街道举办的莲湖区中医药文化进社区义诊活动。“中医正骨疗法疗效立即能感受到,很受大家欢迎。所以每回参加义诊活动,咱们都是从头忙到尾。”郭怡自豪地说,中医药下基层这么受欢迎,让她感受到了中医药在老百姓中的强大生命力。
心系民生 从“烟火巷”寻“金点子”
去门诊部采访郭怡,从洒金桥地铁站出来,要走过几百米的美食店铺。这条熙熙攘攘的游客“必打卡”街巷,也是郭怡的“金点子”源头。
看着有些游客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逛洒金桥,想到自己出门旅游时的不便和期待,去年7月,她提交了为游客提供储物柜暂存行李的社情民意信息,并被市政协采纳。一个月后,洒金桥北口古都文化大酒店门口就有了一排储物柜。
郭怡说,上下班路过看到这些储物柜,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当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城市之间比的就是细节化、人性化的服务。咱们西安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这方面也得走在前头!”郭怡说。
基于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今年西安市两会上,郭怡又带去了《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排水管道建设 确保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提案。
“民生无小事。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不规范的做法,很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郭怡认为,城市的排水管网平时需精心维护,关键功夫在日常。她建议,强化地下排水管网质量,精准掌握管网等设备的布局及走向,确保建设施工不伤及排水设施。提高道路沿边建设标准,使其既能排水又能承载交通。规范保洁和洒水作业流程,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垃圾不排入地下排水管道。进一步加大海绵城市的建设力度,加强工地管理,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稳定运行。
“市政协委员是荣光,也是沉甸甸的责任。”郭怡说,她要多学习多思考,发挥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桥梁纽带作用,在积极履职尽责中书写为民答卷。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雪妮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