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头变天了!中产不穿始祖鸟,改追Montbell三件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6 09:48 2

摘要:电梯里的白领们好像约好了——上半身是浅蓝或墨绿的冲锋衣,下半身裹着lulu瑜伽裤,脚上踩着萨洛蒙的运动鞋。

最近在上海坐地铁,你有没有发现?

电梯里的白领们好像约好了——上半身是浅蓝或墨绿的冲锋衣,下半身裹着lulu瑜伽裤,脚上踩着萨洛蒙的运动鞋。

仔细一看,冲锋衣的logo不是熟悉的始祖鸟,而是个陌生的日本牌子Montbell。

这股“新中产三件套”风,怎么突然就吹起来了?

去年冬天,“始祖鸟+lulu瑜伽裤+萨洛蒙”还是写字楼里的“身份密码”,随便一个女生穿这套出门,都能收获同事一句“今天好高级”。

可才过了个春天,这套组合就被“Montbell+lulu瑜伽裤+萨洛蒙”悄悄取代了。

在陆家嘴上班的小林说:“现在电梯里十个女生八个穿Montbell,我上周刚买的始祖鸟冲锋衣,直接压箱底了。”

变化的苗头,其实藏在钱包和审美里。

先说钱包——始祖鸟冲锋衣随随便便四五千,Montbell同款功能的冲锋衣只要千元左右,性价比直接拉满。

有网友算过账:“同样是GORE-TEX面料,Montbell价格是始祖鸟的三分之一,省下的钱够买两条lulu瑜伽裤了。”再说审美——始祖鸟的设计太硬核,穿去办公室像要立刻进山徒步,而Montbell走日系轻户外路线,剪裁更贴亚洲人身材,颜色选浅灰、雾霾蓝这些“都市友好色”,上班、喝咖啡、逛展览都不违和。

有女生调侃:“以前穿始祖鸟像户外KOL,现在穿Montbell,同事都说我像‘会生活的精致小姐姐’。”

更扎心的是“撞衫焦虑”。

参考资料里提到,上海某写字楼的白领小林曾因为“人人都穿始祖鸟”而厌倦,直到刷到“Montbell平替”的帖子才下单。

当一个品牌从“小众高级”变成“烂大街”,中产们自然要找下一个“不撞款的体面”。

Montbell的走红,网友态度两极分化。

支持的人说这是“消费觉醒”——不盲目追贵牌,用更合理的价格买到“看起来高级”的穿搭,才是中产该有的智慧。

反对的人却吐槽“换汤不换药”:“日本卖800的冲锋衣,国内专柜敢标2999,代购还抢着扫货,这不就是新的智商税?”

争议背后,是中产群体对“身份符号”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他们渴望通过穿搭传递“有品味、懂生活”的信号;另一方面,又不想被高价品牌“割韭菜”。

Montbell的“日系小众滤镜”刚好踩中这个平衡点——它不像迪卡侬那么“接地气”,又比始祖鸟“亲民”,既满足了“不随大流”的个性需求,又没脱离“中产圈层”的审美共识。

更有意思的是,这套穿搭还悄悄改变了“中产鄙视链”。

以前穿始祖鸟是“我买得起”,现在穿Montbell是“我选得更聪明”;以前搭lulu瑜伽裤是“运动风”,现在搭它是“刚柔并济的高级感”。

有网友总结:“以前比谁的牌子贵,现在比谁的搭配巧——中产的体面,从‘砸钱’变成了‘动脑’。”

Montbell三件套的爆火,本质上是一场“实用美学”的胜利。

当千禧风、Y2K风还在小圈子里打转,大多数普通人更想要“舒服又好看”的穿搭。

冲锋衣的防水透气、瑜伽裤的塑形提臀、萨洛蒙的防滑耐穿,这些“功能性”才是底层逻辑;而日系设计的“松弛感”、品牌组合的“辨识度”,不过是加分项。

这也折射出中产消费的微妙变化:他们不再迷信“贵就是好”,而是追求“花得值”——钱要花在“能被看到的好”上,比如面料、剪裁、搭配技巧,而不是单纯的品牌logo。

就像小林说的:“以前买始祖鸟,发朋友圈要刻意露logo;现在穿Montbell,反而没人问牌子,但都夸‘这套看着舒服又有品’。”

不过,热闹背后也得泼点冷水。

当“Montbell三件套”开始在写字楼里“复制粘贴”,谁又能保证它不会变成下一个“烂大街”?

就像当年的始祖鸟,从“小众顶流”到“电梯标配”,不过用了半年时间。

或许真正的高级,从来不是追着某个牌子跑,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穿搭逻辑——舒服、自信、不盲从,这才是穿搭的终极答案。

从“始祖鸟”到“Montbell”,中产的穿搭变了,但对“体面生活”的追求没变。

只是这一次,他们学会了用更聪明的方式,把“面子”和“里子”都攥在自己手里。

来源:预见金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