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二入四行观》001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6 09:56 2

摘要:达摩祖师来到中国的时候,当时中国的形势,因为动乱,称为南北朝。时间从西元后 420 年到西元后 589 年,将近一百七十多年。故名思议,南北朝就是南北分裂。北方由北魏统一,信奉回教的北魏,它统一了北方。北魏以后又分裂为东魏跟西魏,东魏以后是北齐,西魏以后是北周

达摩祖师来到中国的时候,当时中国的形势,因为动乱,称为南北朝。时间从西元后 420 年到西元后 589 年,将近一百七十多年。故名思议,南北朝就是南北分裂。北方由北魏统一,信奉回教的北魏,它统一了北方。北魏以后又分裂为东魏跟西魏,东魏以后是北齐,西魏以后是北周。这个是北方的形势,南方是正统,它统治的是长江流域以南,出现了四个朝代,这四个朝代叫做宋(这个宋不是宋朝的宋),后来是齐、梁、陈。南北局势是这样的。宋齐梁陈一脉相承,这个时代都非常信奉佛教,不管南方北方的皇帝都很笃信佛教,可是北周武帝毁佛,北魏太武帝灭佛,为什么北方有两次毁佛?这些历史上的事情,简单来说佛教太过兴盛,物极必反。可是毁佛时间很短,又恢复了佛教。

南朝的宋齐梁陈,都笃信佛教。 在宋齐梁陈笃信佛教里面,有一个时代更是笃信佛教,梁出现了一个皇帝叫梁武帝,梁武帝时代,菩提达摩到中国来,梁武帝知道印度高僧二十八祖要来了,所以他就派遣使者在广州迎接,在广州迎接以后,把他带回梁朝的国都建康,建康就是今天的南京。宋齐梁陈的首都都在南京。 梁武帝亲自迎接,迎接了以后,对这位来自印度的高僧,他问了第一个问题。“南方梁朝我统治的地方,四百八十寺,那么多的佛寺,那么多的出家人都由我来供养,那么多老百姓也是我来供养,那请问有没有功德?”菩提达摩回答他:“没有功德。”梁武帝很纳闷,我这样做怎么会没有功德?

达摩祖师为什么要到中国来?因为中国当时佛教虽然很盛行,可是,是有相的佛教。 所以他要讲《无相论》,无相的佛教才是真正佛陀的佛法。所以达摩祖师讲梁武帝没有功德,为什么?因为梁武帝着相了。梁武帝再问第二个问题“佛教是圣教,圣教的第一义谛是什么?”达摩祖师回答说“廓然无圣。”没有圣,既然没有圣就没有凡,达摩祖师讲无圣无凡,为什么?讲无分别。佛教有分别,佛法无分别。

梁武帝越听越不懂,第一我没有功德,第二我问什么是圣教,又跟我讲“廓然无圣”。

最后梁武帝问,站在我前面的人是谁?达摩祖师站在他前面说:“不识,不认识”。达摩祖师说不认识。梁武帝心慌了,你明明站在我前面,为什么不认识。达摩祖师是要告诉他,“一切法无我”, 我不是这个你看到的这个我,我不认识,这只是一个四大假合的体, 我怎么会认识它,它是个生灭的东西,我不认识,达摩祖师是认识什么? 认识那个不生不灭的自性。这个肉体是谁?我怎么认识它?它是生灭, 为什么生灭?今天我说我认识,等一下又不认识,为什么,前一秒的色身跟后一秒的色身是不同,为什么?细胞在变化,心也在变化,念头也在变化,所以他说不识。

这三个问题一出来,梁武帝就不理会菩提达摩了。菩提达摩到中土来,就是要传心法,可是没有受到帝王的青睐,很难传播。各位要知道,自古以来任何宗教,如果没有帝王的支持,宗教很难成立,也很难传播。

为什么中国的佛经,前面要冠上一句话,某某朝代,某某法师,奉昭译,什么叫奉昭译?所有一切都是奉着皇帝的命令来做。只有上者信仰,下者才会效法,一定都这样。只要帝王禁止,比如宗教还是一个学说思想,就没有办法生根, 就没有办法传播。 这个时候的菩提达摩知道南朝不可待,南朝不可住。他就渡江,史册上讲一苇渡江。他用一个芦苇渡江,中国古文的一苇不是一根芦苇,是一束芦苇,就像现在的独木舟,我们现在都把达摩祖师神格化,你知道吗?很多人不知道达摩祖师讲《悟性论》,讲《破相论》,讲《血脉论》,只知道达摩祖师是个异人,有神奇的功夫,创造少林寺的武功,这个都是末流,我们不懂得达摩祖师,达摩祖师不是神异的人。

达摩祖师渡江到北方去了,到中原一带去了,去了嵩山少林寺。在嵩山少林寺的时候他面壁九年。什么叫面壁?等一下在《四行观》会讲到什么叫面壁?不是坐着面对墙壁。

达摩祖师很著名的两个公案,第一个见到梁武帝,第二个碰到可以传灯的人。这位是谁?神光大师,二祖。神光本来对佛教有认得,他也一直在讲法,可是没有办法悟入心性,所以神光大师一直要找达摩祖师。他站了几天,达摩祖师不理他?下大雪的时候雪深及腰,达摩祖师看到这个人很有定力,为了要传法不顾生命,所以达摩祖师就跟他讲:“你要取得圣教,要达到心性,你要成佛,要断其左臂”。 神光听到断其左臂,好不容易达摩祖师开口了,他很勇敢,因为要听师父的话,他拿禅刀把左臂断掉。

达摩祖师看到这种景象,当然他也感动,达摩祖师下来扶着他,跟他讲说, “弟子啊,你断错地方了,我说的断其左臂不是要把左臂断掉,是断掉旁门左道”。什么叫旁门左道?因为众生被世界污染,以为世界是佛法, “左”就是旁门左道,换句话说,他要告诉神光大师,一定要入法界, 入法界你才能偏袒右肩。

各位看到佛经,要来请经,这些罗汉,这些菩萨,偏袒右肩,右绕三匝来请经,所以袈裟是要偏袒右肩,这个有原因的,左跟右是表法。因为左,旁门左道代表邪见,代表世界,右代表正知见,代表法界,所以偏袒右肩就是把法界呈现,法界叫出世间。 《六祖坛经》讲,出世是正见,世间是邪见。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 出家人为什么偏袒右肩?这是表法,告诉自己,这个袈裟我一穿就是要出三界,代表法界,要进入法界,不在这世界纠缠了,这样叫偏坦右肩。所以袈裟有它的用意,就好像锡杖一样,出家人为什么要拿锡杖?就是要出三界,这个是表法。

达摩祖师告诉二祖说断其左臂,断其左臂就是要偏袒右肩, 就是要把左臂,旁门左道,就是你讲的法是世间法而已,要把这个断掉。可是二祖神光这样的做法,达摩祖师也感动。最后二祖就问话了, 他说:“师父,我心有不安,请你替我安心”。达摩祖师说:“好,把心拿来,我替你安”。结果二祖他悟道了,他说:“觅心不可得,你已经把我的心安了,完成了,觅心不可得”。 这时候达摩祖师就把法脉传给了二祖,二祖开悟,顿觉了、如来禅,当下开悟。

这时候的达摩祖师,当他传给二祖的时候,他就离开了少林寺,然后去一个地方叫做定林寺,也是在今天的河南。当时的河南有两大寺,算是中国最早的佛寺,第一个洛阳大家知道白马寺, 东汉时代白马寺,另外一个叫做定林寺。以后达摩祖师就在定林寺往生,在定林寺圆寂,在定林寺圆寂的时候,当时候达摩祖师他的金身,当然就安葬在定林寺。

可是在北方,北魏分开的西魏,有一个使者,他要随着丝路到周边西域的国家行使使命的时候,突然之中,他看到达摩祖师,竟然走在丝路的路上,他吓了一跳,这个公案或许他看到另一个外国人,碧眼高鼻,他以为是达摩祖师,这也说不定,他吓了一跳。回国以后就报告西魏的皇帝说,达摩祖师在定林寺往生,可是我却在西域的路上,看到达摩祖师。结果西魏的皇帝就下令,把达摩祖师的棺槨挖出来看看,到底达摩祖师有没有在那边,竟然棺槨挖开,达摩 祖师棺椁里面空无一人。这到底是历史上的巧合还是神迹?可是它最重要的一点在讲什么?也是表法。达摩祖师不重视身相,因为“凡所相皆是虚幻”,所以尸体色身的保持与否不重要,这是个隐喻的佛法, 所以它讲《破相论》。

从此以后皇帝就把定林寺改成叫做空相寺。今天我们去大陆, 有一个叫空相寺,就是定林寺,就是菩提达摩圆寂的地方,就是这个。 有关于历史记载的达摩祖师,今天还没有讲达摩祖师之前,我大致上就做这样的介绍。

体佛法师。

来源:茶山听雨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