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2类感冒药不能乱吃,严重可致“肝损伤”,部分国外已禁用

摘要:“张阿姨,这药您可不能随便再吃了啊!”年轻的医生小刘手里拿着一盒感冒药,眉头紧皱地看着坐在诊室里的张阿姨。张阿姨一脸茫然:“怎么了?我这药吃了好多年了,一感冒就靠它,效果挺好的呀。”

“张阿姨,这药您可不能随便再吃了啊!”年轻的医生小刘手里拿着一盒感冒药,眉头紧皱地看着坐在诊室里的张阿姨。张阿姨一脸茫然:“怎么了?我这药吃了好多年了,一感冒就靠它,效果挺好的呀。”

小刘叹了口气:“问题就在这儿,您知道吗?这些药吃多了会伤肝,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国外有些地方已经不让用了。”

张阿姨愣住了:“这怎么可能?电视广告天天播,药店里摆得满满的,我还以为这是最安全的感冒药呢。”小刘摇了摇头:“广告里可没说清楚副作用。咱们国家药物管控严格,药店卖的药确实是经过批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毫无顾忌地长期服用。

尤其是像感冒药这样的‘常备药’,很多人都觉得没啥问题,殊不知,它们对身体的伤害可能是悄无声息的。”

张阿姨的疑惑可能也是很多人的疑惑。感冒药不是家家户户都有吗?它真的会对身体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这些“常见药”背后的真相。

感冒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小病之一,几乎没有人能一辈子都不感冒。每次感冒的时候,大家总是希望能“快点好”,于是各种感冒药成为了首选。尤其是那些标榜“快速退烧”“缓解头痛”“治感冒一包就见效”的药物,更是受到追捧。

而许多人并不知道,感冒药中的某些成分其实并不“友好”,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的潜在威胁。

先来说说对乙酰氨基酚这个名字。或许你对这个化学名称不熟悉,但它可是很多感冒药的主要成分,比如一些常见的复方感冒药、退烧药中都会含有它。它的确有着非常明显的退热、止痛效果,但问题在于,它的“代谢负担”主要由肝脏承担。

一旦摄入过量,肝脏可能会“超负荷”,进而导致肝损伤,严重时甚至引发急性肝功能衰竭。

这里有个真实的案例。小李是个年轻的上班族,平时工作繁忙,感冒了也没时间去医院,就习惯性地自己买药吃。这次感冒头痛得厉害,他索性把两种感冒药一起服用了,想着“效果叠加更快好”。

谁知才两天,他就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甚至浑身乏力的症状,被送到医院一查,肝酶指标飙升。医生询问后发现,他吃的两种感冒药里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短时间内摄入了过量的成分,直接导致急性肝损伤。

你看,这些药单独吃可能没问题,但一旦剂量控制不好,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总是觉得感冒药很安全? 这和它的“伪装”有关。感冒药往往被包装成“万能药”,广告里总强调它能快速缓解症状,却很少提及它的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些药是“非处方药”,大家可以随意购买、服用,便不自觉地降低了警惕心。

殊不知,正是这种随意性,使得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超量服用”,给身体埋下了隐患。

除了对乙酰氨基酚,还有另一类常见的感冒药成分值得警惕,那就是伪麻黄碱。它是一种减轻鼻塞的有效成分,能迅速缓解感冒引起的鼻腔充血。而这种成分并非“无害”。

在一些国家,伪麻黄碱已经被禁止或严格限制使用,因为它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比如引发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有潜在的成瘾风险。虽然在我国,含伪麻黄碱的药物仍被允许销售,但需要严格按照医生建议服用,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史的患者,更应慎之又慎。

为了更好地理解伪麻黄碱的潜在风险,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它就像一把“催化剂”,能在短时间内让鼻子通畅,但与此它也可能“催化”你的心脏和血管进入“过载”状态。如果本身有心血管方面的隐患,这种“催化”就可能成为一场灾难。

为什么有些国家会禁用这些成分,而我们还在使用?药物的禁用和使用与一个国家的药物监管政策、疾病谱、公众健康状况等都有关系。对于我国来说,这些药物目前仍被广泛使用,说明它们在合理剂量范围内的确是安全有效的。但问题就在于,“合理剂量”这个标准,很多人并不清楚。

回到张阿姨的故事。经过医生的详细解释,她终于明白了感冒药并非“万能药”,更不是随便吃都没问题的“安全药”。她感慨地说:“以后我一定要注意了,吃药也得讲科学,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便了。”

感冒本身并不是什么“治不好”的病,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即使不吃药,身体的免疫系统也能在几天内自行恢复。感冒药的作用更多是缓解症状,而不是“治愈”感冒。

普通感冒完全可以通过多喝水、注意休息、保证营养等方式来应对,药物只是辅助手段。

这并不是说感冒药一无是处。在症状非常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的时候,适量服用感冒药是可以的,但前提是要看清楚成分,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同时服用多种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有慢性病的患者,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当我们再次走进药店,面对琳琅满目的感冒药时,不妨多留点心。看清楚包装上的成分说明,了解每种药的作用和可能的副作用,不要被广告里的“速效”迷惑,也不要盲目“叠加服用”。身体的健康只有一个,不小心用药带来的伤害,可能远比感冒本身更严重。

留给大家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还有其他“以为安全”的用药习惯,实际上也对身体潜藏威胁? 也许,从今天起,我们都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药箱”,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颗药片。健康,从来都不是靠“速效”赢得的,而是靠理性与知识守护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健康365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