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科创板医疗器械行业集体业绩会:多家企业布局AI医疗业务 创新领域关键产业链环节或加速国产化发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6 13:45 2

摘要:2024年度科创板医疗器械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在4月25日举行,包括心脉医疗、惠泰医疗、海尔生物、澳华内镜、威高骨科、山外山、祥生医疗、赛科希德等十家科创板企业参会并与投资者交流。

《科创板日报》4月26日讯(记者 黄修眉)2024年度科创板医疗器械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在4月25日举行,包括心脉医疗、惠泰医疗、海尔生物、澳华内镜、威高骨科、山外山、祥生医疗、赛科希德等十家科创板企业参会并与投资者交流。

多领域产业链企业加速提升国产化率

对于近期美国关税政策给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带来的影响,上述企业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提问时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对医疗器械产业的影响复杂且多层次,企业会一定成本压力与市场挑战,但也加速了相关领域的国产化进程,利好国内具有创新属性、高壁垒、自主可控关键产业链企业。

其中,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数字化场景方案服务商海尔生物董事、总经理刘占杰表示,从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格局来看,目前行业的部分产业链环节仍需加速国产化渗透。“公开数据显示,海尔生物在国内低温存储市场保持市占率第一,海外品牌在超低温、深低温等领域占有将近20%的份额。

血液学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商赛科希德董事、总经理王海表示,该公司一直专注于中国血栓与止血体外诊断领域,目前无论是产品出口还是供应链进口都没与美国发生直接贸易,因此中美关税问题短期不会对公司构成较大影响。

“但中国凝血体外诊断市场中,进口产品市场份额高达80%左右,其中有不少市场份额来自美国的试剂厂商,因此高关税或对使用美国试剂厂商的国内医院产生较大影响。”王海称。

心脉医疗专注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该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朱清表示,鉴于其主要产品为受严格监管的医疗器械,为保障产品质量、性能和采购来源的稳定性,公司部分原材料会从欧美等国家或地区进口

“但公司始终致力于通过遴选、寻找国内供应商并不断提升国内供应商能力和质量管理等提升原材料国产化率水平。”朱清称。

在业绩说明会上,朱清还补充说明了心脉医疗2025年的经营业务规划——计划在2025年内多款产品在国内获批上市,包括Cratos新一代分支型主动脉支架、可解脱带纤维毛栓塞弹簧圈、机械血栓切除导管、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套件、栓塞微球及微导管等。

微创介入诊疗领域产品和手术方案提供商安杰思董事长、总经理张承表示,该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市场布局,完善服务体系,进而防止相关业务风险。该公司泰国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末可实现对外销售。

骨科医疗器械研发商威高骨科董事长陈敏表示,该公司目前出口业务整体占比较小,关税变化对公司影响不大。“目前中国骨科市场集采后外资品牌逐步退出中国市场,国产化率快速提升。骨科出海空间广阔,企业纷纷选择进军海外市场,获取第二增长曲线,新市场开辟新的增长途径。”

血液净化设备及耗材研发商山外山董事长兼总经理高光勇表示,在全球贸易摩擦中,目前暂时没有针对公司产品的关税政策。

电子内镜设备研发商澳华内镜副总经理、董秘施晓江表示,该公司目前业务中美国业务占比少,收入受关税变化影响不大。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高,生产成本受关税影响有限。

多家企业推进AI医疗相关业务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AI医疗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参加此次业绩说明会的企业亦对此分享了所在企业的最新业务进展。

安杰思董事长、总经理张承回复《科创板日报》记者提问时称,公司全资子杭安医学已制定和策划通过AI临床诊断为核心的产品研发方向及布局,包括复用软性内镜、光纤多模态成像(一次性内镜)等多条研发管线,相关产品预计于2025年陆续进入产品注册申报阶段。

专注超声领域的祥生医疗董事长、总经理莫若理表示,公司已较在产科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方向有所布局。目前,公司发布了基于国内外行业相关标准,覆盖全孕产期的智能解决方案,该技术已赋能公司部分妇产应用超声设备上。

“公司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软件系统针对不同的临床应用实现了单独的功能软件,已广泛搭载于高端推车彩超、中高端台式彩超、便携产品线及掌超产品。”莫若理进一步称。

海尔生物董事、总经理刘占杰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已形成涵盖样本制备、生物培养、实验分析、实验动物管理等场景在内的智慧实验室解决方案,并已延伸至细胞复苏/扩增/培养、稳定性实验、无菌检查、冻存融工段、冻干等生物制药生产链细分场景,并正在有序市场推广中。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正结合AI等技术实现方案升级,如AI细胞培养方案搭建基于细胞形态AI识别和评估系统,融合计算机自学习网络模型和判定标准,量化输出培养形态数据,结合自动化细胞培养工作站实现细胞培养生长状态实时可控和精准判断,降低了细胞批次间差异性波动。

山外山董事长兼总经理高光勇亦回应称,公司已将信息化管理应用到了研发、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先后建设完成了ERP、PLM、MES、WMS、SCM、CRM、OA、远程运维(ROMS)、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UDI)、智能血透中心智能管理系统(HDIMS)等,实现了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提升了研发、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工作效率和绩效。

惠泰医疗专注于心脏电生理和介入医疗器械领域,该公司董事长葛昊表示,公司尚未有基于AI技术的产品发布,AI技术在公司相关业务中应用空间较大,公司将持续关注AI技术的发展,探索其在公司业务中的应用。

来源:财联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