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这首诗为什么流传这么广?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6 12:22 3

摘要:汪伦挠着脑袋琢磨:李太白爱酒如命,又喜游历,不如玩个文字游戏!他提笔写下:“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写完自己先乐了 —— 所谓 “十里桃花”,不过是潭水名唤 “桃花”,方圆十里碧波荡漾;“万家酒店” 嘛,不过是店主姓万,开了

唐天宝年间的某个春日,安徽泾县的豪士汪伦正对着窗外的桃花潭发愁 —— 他想请诗仙李白来做客,可怎么才能让这位 “酒中仙” 来呢?

汪伦挠着脑袋琢磨:李太白爱酒如命,又喜游历,不如玩个文字游戏!他提笔写下:“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写完自己先乐了 —— 所谓 “十里桃花”,不过是潭水名唤 “桃花”,方圆十里碧波荡漾;“万家酒店” 嘛,不过是店主姓万,开了间小酒肆。这狡黠的小心思,倒像给诗仙设了个文人雅趣的小谜题。他心里清楚,凭自己的面子,加上这封妙趣横生的信,李白定会感兴趣 —— 毕竟,能让诗仙亲自到访,可是值得在朋友圈(当然,那时叫 “文人圈”)炫耀一辈子的事。

李白果然上钩了!一脚踏进泾县,听说 “十里桃花” 是潭、“万家酒店” 是单姓万的店家,非但没生气,反而拍腿大笑:“好你个汪伦,竟拿文字戏我,却也妙趣横生!” 两人初见便像相识多年的老友,汪伦拉着李白的手直往家走:“酒已温好,桃花潭的鱼鲜正肥,咱们边喝边聊!”

接下来的日子,汪伦把 “地主之谊” 做到了极致:清晨带李白踏遍潭边青石板,傍晚在万氏酒肆痛饮谈天,席间还有村人踏歌助兴。李白喝得兴起,便随手写几首诗,汪伦像得了珍宝似的收进木匣 —— 他早听说李太白的诗 “一字值千金”,却更爱眼前这人喝酒时的豪气,醉后吟诗作赋的恣意。作为地方上的 “社交达人”,汪伦悄悄安排了几场文人雅集,让李白的诗在当地士绅圈里小范围流传,为即将到来的 “重头戏” 埋下伏笔。

十日后,李白要继续云游。汪伦带着村民抬来八匹骏马、十捆蜀锦,却在送行时红了眼眶:“先生此去,不知何日再能共饮?” 李白拍拍他肩膀:“莫伤感,待我上船,你且唱支送别的歌,便不负这几日交情。”

船刚离岸,岸上忽然响起整齐的踏歌声 —— 汪伦带着老老少少,踩着石板路,唱着当地的民歌,声音混着潭水波纹,直往人心里钻。李白眼眶一热,抓起船上的纸墨就写:
“离别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兄送我情。”

写完刚要落款,汪伦突然在岸上喊:“先生且慢!这诗若拿给朋友看,他们定要怀疑是我冒充您写的,不如把您的名字加上?” 李白啼笑皆非,大笔一挥改了第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刚要停笔,汪伦又挠头:“本地姓汪的多,‘汪兄’太笼统,不如把我名字也写上?” 李白仰头大笑:“你这人,倒是实在!” 提起笔在第四句把 “汪兄” 改成 “汪伦”,末了又题上 “赠汪伦” 三字。

小船渐渐远去,李白站在船头挥袖:“汪伦啊,你这‘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套路,倒让我得了个真朋友!” 岸上的汪伦捧着墨迹未干的诗,望着江面傻笑 —— 他心里早有盘算:这首诗虽不是李白最磅礴的 “爆款”,却是独一无二送给他的。当晚,他就命人将诗装裱成轴,悬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逢人便说:“这是李太白临走时专门为我写的,你瞧这‘不及汪伦送我情’,多实在!”

汪伦的 “显摆” 功夫果然了得。作为地方上的活跃人物,他的客厅从此成了 “诗仙打卡地”:过往商客、外地亲友、甚至偶尔路过的京城官员,都会被他拉到画轴前,听他绘声绘色讲述 “十里桃花骗诗仙” 的故事。他还特意让村人把诗句编成民谣,伴着踏歌声在桃花潭边传唱,一来二去,连路过的船夫都能哼上两句。更妙的是,汪伦借着生意往来,把诗稿拓印了数十份,托人带到长安、洛阳的文人圈,附上亲笔信:“某不才,幸得太白赠诗,敢请诸位共赏。”

当时的文人虽笑他 “套路深”,却也忍不住被诗里的真诚打动 —— 谁能拒绝一个用 “谎言” 换真心,又毫不掩饰得意的可爱乡绅呢?就这样,这首本是即兴之作的小诗,借着汪伦的 “朋友圈” 疯狂传播,成了盛唐年间的 “现象级作品”。人们说起它,总带着笑:“就是那个骗李白去看‘十里桃花’的汪伦,得了首好诗!”

后来的事,正如诗里写的: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深不过这一场用 “套路” 开启的真心相交。而李白大概也没想到,这个有点 “狡黠” 却又格外真诚的汪伦,会让他在千年后,仍被人念叨着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不是因为诗有多 “经典”,而是因为这故事里藏着最动人的烟火气:一个爱诗的人,遇上了懂诗的人,又用最朴素的方式,让这份情谊在人间流传了千年。

来源:文艺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