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马天主教会,简称“天主教会”,是基督宗教最大宗派。是基督新教各教会与东正教之外,承认罗马教皇(天主教教宗)在世事宗教上拥有最高权力的教会,与东部各宗主教教会合称为“公教会”。
罗马天主教会,简称“天主教会”,是基督宗教最大宗派。是基督新教各教会与东正教之外,承认罗马教皇(天主教教宗)在世事宗教上拥有最高权力的教会,与东部各宗主教教会合称为“公教会”。
它是基督宗教中教会组织最庞大、国际性最强、历史传承最久的教会,教徒总数超过14亿。
教皇是天主教会的最高领袖,被视为圣彼得的继承人,拥有最高的宗教权威和行政权力。
罗马教皇方济各于 2025 年 4 月 21 日清晨 7:35 在梵蒂冈的圣玛尔塔之家去世,享年 88 岁。
教皇方济各(本名豪尔赫·马里奥·贝戈利奥),1936年12月17日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2013年3月13日当选为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皇,至2025年4月21日去世。
罗马教皇作为罗马天主教会的最高领袖,教皇对天主教的教义拥有最终制定权和解释权,可以通过颁布通谕等文件阐述教义和政策,引导教会的发展方向。教皇领导枢机主教团,负责教会日常管理,制定规章制度和政策,监督教会运作,确保教会的统一和稳定。有权任命和任免各级神职人员,包括枢机主教、总主教、主教等,决定他们的职务和工作地点。
罗马教皇的职位通常是终身任职的。一旦被选为教皇,除非主动辞职,否则将一直担任这一职务直到去世。在历史上,教皇辞职的情况非常罕见,但并非不可能。
梵蒂冈是政教合一国家。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集最高立法、行政、司法权于一身。教皇自称“使徒伯多禄的继承人”,是世界各国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教皇之下设有枢机主教团。教皇由80岁以下枢机主教组成的教皇选举团选举产生,终身任职。截至2024年7月,梵枢机主教团人数为236人,其中教皇选举团成员125人。新任教皇必须获得2/3以上选票方能当选。教皇通过教皇委员会行使立法、行政权,通过宗教法庭行使司法权。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是坚信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一神论宗教,也泛指信奉此一信仰的各教派,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教徒称“基督徒”。是世界上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全球约有24.7亿基督徒,占全球总人口的31.1%,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等地区。
主要派别:天主教、东正教、新教
差异点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信仰核心承认教皇最高权威,强调传统和教会权威不承认教皇最高权威,强调教会自治和地方教会重要性强调“因信称义”,主张信徒直接与上帝沟通教义七项圣礼,强调圣母玛利亚等教义七项圣礼,但实践上与天主教不同,重视圣像崇拜一般保留洗礼和圣餐两项圣礼,不同宗派教义侧重点不同组织架构等级森严的教阶制,教皇拥有最高治理权和教导权类似教阶制度,但无统一最高领袖,各地方教会自治多采用长老制、公理制或混合制,强调民主管理和信徒平等参与礼仪和传统礼仪复杂庄严,强调圣礼神秘性和神圣性,通常使用拉丁语礼仪复杂神秘,强调圣礼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通常使用古教会斯拉夫语礼仪相对简化,强调信徒参与和敬拜自由性,通常使用当地语言历史背景起源于罗马帝国,中世纪在欧洲占主导地位起源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1054年与天主教分裂起源于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宗教多样化和自由化语言与文化强调拉丁文化和传统,礼仪中多使用拉丁语保留希腊文化和东罗马传统,礼仪中多使用古教会斯拉夫语语言多样化,强调用当地语言传播和礼拜其他差异点教皇被视为基督在世上的代表,拥有最高权威各地方教会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牧首或总主教在地方教区内有较高权威反对教皇和主教权威,主张教会民主管理和信徒平等参与罗马天主教内部派别:
保守派:
主要观点:坚守传统教义,反对对同性婚姻、女性担任神职、神职人员独身制等传统观念的改变,强调回归传统的基督教价值观。主要观点:支持延续教皇方济各开启的现代化议程,倡导简化教义、包容LGBTQ+群体等边缘群体,主张对教会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如支持离婚再婚信徒领圣餐、对LGBTQ+群体表达理解和包容等。中间派:
主要观点:介于保守派与进步派之间,既不完全坚守传统,也非激进改革,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对教会进行温和改革,以平衡传统与现代、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其他派别:
罗马天主教的神职人员体系结构如下:
罗马天主教教皇选举是天主教会最重要的传统仪式之一
黑烟表示未选出新教皇
白烟则表示新教皇诞生
来源:枢密院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