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的亚洲范本: 新加坡大巴窑 / DPC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6 16:36 2

摘要:大巴窑(Toa Payoh),位于新加坡中部地区,距中央商务区约5公里,是最早开发的新镇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起,大巴窑便承担着国家组屋战略的先锋角色,它不仅见证了新加坡公共住宅从零起步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住区更新的持续演进。

大巴窑(Toa Payoh),位于新加坡中部地区,距中央商务区约5公里,是最早开发的新镇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起,大巴窑便承担着国家组屋战略的先锋角色,它不仅见证了新加坡公共住宅从零起步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住区更新的持续演进。

▲大巴窑(Toa Payoh)全景

今天的大巴窑,已由一个功能性的居住片区,转型为一个以人为本、促进身心健康、激发邻里活力的未来城市社区典范。其前瞻性、多元化的更新理念,为亚洲城市的更新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国际经验”。

▲新加坡24个新镇(New Town)布局图

老旧住区的“未来愿景”

大巴窑是全国第一个以“新镇”理念开发的规划住区。早在建国初期,其规划便已打破传统城镇格局,以现代城市规划的理念进行布局,形成了集中居住、分散服务、步行可达的住区体系。

▲大巴窑1985年土地利用及路网规划

然而,随着建筑老化、设施陈旧及居民结构的变化,原有的空间格局与功能体系面临诸多挑战,大巴窑住区的系统性更新计划被提上日程。

▲过去的大巴窑(Before)

更新计划为大巴窑绘制了一幅全面复兴的蓝图,旨在确保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与社区活力。规划团队为其量身定制的愿景和目标是:打造一个生机盎然、绿意环绕的未来先锋小镇,续写大巴窑振奋人心的新篇章。

▲今天的大巴窑(After)

人本导向的社区功能更新

市镇中心是整个区域的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规划将其更新为一站式“集成社区核心”,不仅置入了图书馆、幼儿园、诊所与健身中心,还整合了社会服务、社交空间与零售商业,大大增强了配套功能的多样性,提升了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大巴窑的“集成社区核心”(Integrated Community Hub)

同时,引入“人性化微更新”设计理念,为每个邻里精心打造了专属的活动空间。无论是小贩中心、乐龄活动中心、还是多代共享的社交中庭,设计均以“邻里归属感”为核心,鼓励人们的互动与交流。

▲社区购物街(Pedestrian Mall)

健康导向的公共空间更新

为了响应“活跃健康社区”的国家战略,方案中强化了步行与骑行网络的规划建设。引入的“活力走道”系统,创造了连续、绿色、安全的步行与骑行体验,实现了从住宅到地铁站、商店、学校与公园的无缝连接。

▲活力走道(Active Mobility Paths)

在开放空间方面,无效的零散绿地被升级为“邻里绿肺”,并在此基础上新增了多样化的复合功能空间,如口袋公园、儿童游乐园、社区运动场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层居民的休闲与运动需求。

▲邻里绿肺(Neighbourhood Green Lung)

针对老年人比例较高的组团,方案还特别设计了“银发区域”,通过降低车速、增加休息座椅与遮阳系统等系列措施,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出行安全与舒适性。

▲银发区域(Silver Zone)

美学与宜居兼具的住宅更新

组屋翻新也是更新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内容涵盖建筑外观、垂直交通与室内空间等多个层面,以形成系统性的宜居化与适老化提升改造。方案对部分老旧组屋实施了立面翻新,通过统一的装饰设计与色彩搭配,改善建筑的视觉形象,显著提升了街道界面的美学品质。

▲组屋立面翻新(Facade Renewal)

同时,通过加装电梯、无障碍坡道与智能门禁系统,改善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尤其提升了老年人与行动不便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感与独立性。在室内方面,通过提供“乐龄易家居改善计划”,引导居民对卫浴进行适老化改造,实现“原址养老”与“家中舒适”的完美结合。

▲乐龄易家居改善计划(EASE)

共创共享的社区营造

在大巴窑社区更新进程中,广泛而持续的公众参与也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物理空间的更新需要使用者的深度理解与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让改造成果真正契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

▲居民对话会(Residents' Dialogue Session)

规划设计团队通过举办“社区愿景工作坊”、“居民对话会”与“街区聚会”等多种形式鼓励大家参与设计讨论、表达生活需求,从而共同塑造一个更具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家园。

绿色、智慧的可持续性更新

面向未来,更新计划还强调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理念。设计引入“低影响开发”策略,通过雨水花园与渗水铺装,增强雨洪调蓄能力。同时,将社区绿化与都市农业相结合,在组屋空地和屋顶打造社区花园与种植角,增强居民的生态认知与生活参与。

▲社区农场花园(Community Farm Garden)

社区管理层面,则应用了智能数据管理系统,对组屋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优化日常维护流程,及时预警潜在隐患,推动组屋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

▲智慧社区管理系统(Smart Management System)

结语:大巴窑更新的成功实践,不仅是对老旧住区的空间重构,更是对未来城市社区模式的积极探索。其系统性的规划策略、多层次的空间营造、精细化的人文关怀与前瞻性的可持续理念,为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住区更新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来源:鲸鱼网文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