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宣传周】漫画|合川:AI创新别踩坑!检察官教你守住知识产权“安全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6 16:39 2

摘要: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知识产权局部署自4月20日至26日开展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知识产权局部署自4月20日至26日开展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火,AI写小说、智能作画、AI热剧……这些超火的 AI产物,背后都藏着知识产权大学问!但很多人没意识到,AI时代侵权风险也在升级。到底什么是知识产权?AI浪潮下又该如何保护?检察官带您一起了解!

关于知识产权,您了解多少?

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性智力取得的劳动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及其相关单位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科研项目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含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专利权:是指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法律规定,根据法定程序赋予专利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利。

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依法对其注册商标享有的排他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续展权和禁止他人侵害等权利。

著作权(含计算机软件):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者对科技作品和软件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是法律赋予所有者组织他人对其作品进行复制、销售、演出、展示或改编的权利。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给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是指权利持有人依法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享有的复制和商业利用的专有权利。

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罪名有哪些?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的文字作品、音乐、电视、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图书及其他作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

日常中的AI使用“雷区”!

场景一:电商经营

❌ 用AI扒取网红品牌热销品(如网红咖啡杯、原创设计首饰)的图片/视频,挂小黄车“同款”销售低价仿制品。

✅ 正确做法:直播展示自有商品实拍素材,销售联名款需取得品牌方授权书;外观设计类商品需确认专利有效期。

场景二:企业产品说明书

❌ 用AI抓取竞品说明书内容,稍改参数后作为自家产品使用指南。

✅ 正确做法:说明书需原创撰写,引用行业通用参数需标注来源;技术术语不得照搬他人独创表述。

场景三:AI虚拟代言人侵权

❌ 某企业使用AI合成“顶流歌手面容+影后级演员声纹”数字人,用于产品宣传推广。

✅ 正确做法:虚拟形象特征需去标识化(如混合3人以上面部特征,声纹调整至无法关联真实个体);商用数字人必须获得姓名权、肖像权、声音权全链条授权(即使仅截取眼部/手部等局部特征)。

场景四:自媒体创作

❌ 用AI“搬运”他人文章、视频,稍作修改后发布。

✅ 正确做法:原创为主,AI仅作辅助工具;引用他人内容需注明来源或获授权。

场景五:学术论文、报告

❌ 直接用AI生成论文、方案,未标注AI参与。

✅ 正确做法:声明AI辅助创作部分,尊重学术与职场诚信。

场景六:群众生活软件使用

❌ 用AI工具破解付费软件(如设计类APP、音乐下载),生成盗版激活码低价售卖或自用商用。

✅ 正确做法:个人使用时选择免费试用版,商业用途需购买正版授权。

检察官支招: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普通用户“避坑指南”

✅使用正版:软件、字体、图片等优先选择官方授权平台(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正版图库)。

✅ 注明来源:引用他人作品时标明作者、出处,AI生成内容标注“AI辅助创作”。

✅ 提高警惕:不购买明显低价假冒商品,不传播来路不明的盗版资源。

创新者“维权锦囊”

✅ 及时登记:原创作品申请版权登记,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或商标。

✅ 快速维权:发现侵权线索,可以联系侵权方协商解决;可以向行政机关投诉举报;可以提起法律诉讼;构成犯罪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重庆市人民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