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宾:僰人曾经何等蛮夷,不过是刘显刘綎父子的几滴刀头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6 16:47 2

摘要:诗里是说昨天半夜的宜宾飘起了小雨,梦里还在回味五粮液的浓香,早上起来,天蒙蒙亮,沿着酒店外的幽竹小径一路寻去,看到身后的山岗原来是枕着岷江;就想起了明代的刘显和刘綎这一对父子,他们是多么的豪壮,凭十数万大军一举灭掉了长期作乱西疆的僰(bó)国,我浩浩荡荡的中华

浩荡五千载,天河下大洋

幽径拾竹韵,山形枕岷江

这两天在四川宜宾出差,宜宾绝对是个好地方,是长江干流金沙江和岷江大聚会的地方,两条大江一个南来一个北来,汇集之后,在宜宾老城之下浩浩荡荡向东海奔去。

我早上起来,在宾馆外随便走了走,诗兴一发就写了首律诗《在宜宾,朝行问雨》:

夜闻春雨润,梦醒五粮香;

幽径拾竹韵,山形枕岷江。

刘门多壮士,振剑灭僰王;

浩荡五千载,天河下大洋。

诗里是说昨天半夜的宜宾飘起了小雨,梦里还在回味五粮液的浓香,早上起来,天蒙蒙亮,沿着酒店外的幽竹小径一路寻去,看到身后的山岗原来是枕着岷江;就想起了明代的刘显和刘綎这一对父子,他们是多么的豪壮,凭十数万大军一举灭掉了长期作乱西疆的僰(bó)国,我浩浩荡荡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像在这宜宾城下,金沙江和岷江一举汇入了长江一样,奔流向大海而去,奔腾不息,无止无休,谁也挡不住。

这里要提的是一段关于僰人的历史,僰人是历史上曾经在宜宾区域繁衍生息的一个蛮族,据说古代的一些悬棺遗迹就出自僰人僰族。

关于僰人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令人信服的一种是僰人和百越民族是近亲,他们从古代东大的华东、华南地区逐步迁徙到宜宾地区。百越民族在古代被称为濮(pú)人,后因越国强大,统一了众多濮人部属,便被称为百越,或濮越。据一些民俗学家研究,濮人和僰人同属一个民族,濮和僰在发音的语源上是一致的。

说古僰人立国很早,早在春秋秦汉时,就活跃在川南,后来逐渐成为川南少数民族中能杀惯战的强者,因为野蛮之极,甚至有吃人的习俗。野史里说,在殷商时代僰人就定居在四川东南部,因随周武王伐纣有功,将领被封为僰侯,建僰侯国,地处于川、滇、黔三省交汇地,山高林密、谷深滩险,外人无法攻击,所以僰侯国人一直自成小国。

一直到了大明王朝,僰人势力日益壮大,但还非常野蛮,不受中华礼教的约束,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他们在丛林法则中活过来,茹毛饮血,弱肉强食,所作所为让东方大国统治者极为震怒,后来改变了“以夷治夷”办法,推行“改土归流”,由北京派官吏“流官”对这些地区进行强势统治。

大明王朝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个非常强悍的时代,注定了与东方大国对立的僰人灭亡的结局,从明洪武年到嘉靖年,不到200年间,大明雄师曾11次对僰人进行剿灭,最有名的比如四川大将汪浩诱杀了僰人270个寨主。

僰人后来在反亦死、不反亦亡的两难境地下也揭竿而起,与大明死战,这也让朝廷下了巨大决心,战争相当之血腥残酷,明朝的第12次对僰人进剿,也是最后一次,是万历元年,张居正任宰相,当时活动在凌霄城、九丝山一带的僰人反明十分猖狂,是年三月,14万大明雄师云集叙州,就是现在的宜宾,宣誓完备,浩浩荡荡杀进僰人聚居地,征剿总人口仅有20万余的僰人。

据说是僰人遗迹,也许是当代文人们的乱扯

英雄史观里的刘綎将军:晚明第一猛将

五月初,明军到达凌霄城外,也就是僰王山镇的拱极城,位于兴文县西南与长宁县交界处,四川总兵刘显率军团团围攻僰人,七月刘显攻下了凌霄城,之后再攻打九丝城,九丝城也在文兴县境内;九月刘显命令敢死队为前导,以夜色雾雨为掩护,攀援而上,乘其不备攻破九丝城,前锋引燃大火,城中一时火焰冲天,僰人虽拼死抵抗,但是其精锐全部战死,最后整国的僰人竟然被刘显大军尽数夷灭。

此一战,作为军中指挥使的刘显的儿子刘綎第一个登上了九丝城城楼,非常之英勇,他还抓到僰人的首领阿大。

刘显是明朝抗倭名将,嘉靖四十一年,任总兵镇守广东,曾率大军赴福建援助抗倭,与戚继光、俞大猷等连续破倭;后来又继任狼山总兵,统制大江南北,进官都督同知、左军府都督、太子太保;而刘显的儿子刘綎那就更了不得,他是大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

刘綎打过缅甸,平过罗雄,还两次远征朝鲜,万历二十八年在播州之役立下奇功;万历四十六年,刘綎被皇帝征召,率军出师辽阳抗击后金,非常之英雄,最后他和养子刘招孙都战死沙场,这样的历史不应该再被埋没了。

现在,有很多人文历史学者一直在考证僰人是不是还有后裔,也会经常找出一些乱七八糟的证据,也不知道他们是想干什么,但绝大多数事实证明,刘显刘綎父子最后是把僰人全部灭族,为东方大国绝了外患,相比之下,那些人文历史学者们的工作就是吃饱了撑的,僰人在漫长的历史上都在与东方大国缠斗,不服天朝管,自己还茹毛饮血,一直是野蛮民族,最后被明军夷灭是历史的必然,没什么值得可怜可惜的。

所以我说“刘门多壮士,振剑灭僰王;浩荡五千载,天河下大洋。”中华民族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就因为有刘氏父子这样的英雄豪杰,就可以保留着谁不服就把谁灭了的能力,其实对极端的蛮夷,就是那种不懂恩威,不识好歹,就像当年清圣祖康熙皇帝对倭国极为厌恶的说法,他说“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对这样的人群,最后只能使用金刚霹雳大砍刀,把他们送进历史垃圾堆。

东方大国数千年以来也一直想妥善处理与僰人的关系,最后到了有明一代,十二度用兵,刘显刘綎父子一举绝了此患,因为除此之外,已经没有更好办法,谁也挡不住浩浩荡荡的中华文明雄居东方。

其实,早在东汉光武帝时代,刘秀就给渡海朝汉的日本人“以其人矮”而赐国号为“倭”,因“其王又求汉皇赐封”,光武帝赐号“倭奴王”,并赐倭国使者“汉委奴国王”金印。从东汉到元明,历一千几百年,倭国人就活在东方大国的鄙视之下,怎么样了呢?还不是老老实实的吗?

刚刚看到中国之声的一条报道,说国家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于4月25号联合发布了《铁线礁、牛轭礁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显示南海蛮夷菲律宾炮制所谓“中国在铁线礁倾倒珊瑚碎屑”、有关国家造谣沙洲的形成是我“填海造陆”等言论,毫无科学和事实依据。

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华梅介绍,铁线礁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而在现场调查期间,在铁线礁海域发现有菲律宾等外方渔船未经许可非法开展捕捞作业,另外发现菲律宾在中国中业岛上非法开展施工建设,这些活动及其相关联的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对中业岛、铁线礁及周边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曹永港也表示,从沙洲的发育形态与运动变化过程看,铁线礁、牛轭礁沙洲都呈现出显著的自然演变特征。据中方专家2024年的现场调查显示,铁线礁、牛轭礁沙洲主要都是以礁区的珊瑚碎屑为主构成,放射性溯源示踪调查结果也证明其沉积物都具有显著的同源特征,没有外源输入。等等等等。

我怎么一看到现在在南海跟东方大国作妖的菲律宾就想起当年的西南蛮夷僰人呢?他们看似毫无关联,但为人处事的德性却是古今一也。

其实呢,介于菲律宾棉兰老岛(Mindanao)和马来西亚沙巴州之间的苏禄群岛,包括霍洛岛、塔威塔威群岛、巴西兰岛等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的属国,苏禄国,公元1417年,苏禄国三王,即东王、西王、峒王朝圣大明王朝,受到永乐大帝朱棣的册封,苏禄国的东王在回国途中竟然病逝于山东,后裔就留在明朝守墓,这就有了山东德州的苏禄王墓,东王的后裔后来融入了中国的回族,此之后苏禄国跟明朝持续了百多年的朝贡关系。

现在的中国史学家们一讲到这段历史时都会以国与国之间平等友好往来为荣,以朝圣纳贡为耻,这是不正确也不客观的史学观,大明王朝当年就是世界中心,即使在现在的韩国古装电影里,朝鲜国的王族和士大夫们往往都追求老来能到天朝上京,也就是到北京终老为幸事;明成祖当年是何等英雄,能接受苏禄国的朝贡真是给他们脸了,因为这些藩邦蛮夷得到了天朝上国的册封,成了大明的属国之后,旗帜一换,其他蛮夷国就不敢欺负他们了。

所以,我总觉得那种缺少宏大历史观和正确历史观的人文历史研究是有害的,比如现在有很多学者一直都在到处寻找僰人遗迹,到处考证哪些悬棺是僰人留下来的,总想在历史上把一个已经被刘显父子全部歼灭的蛮夷之国“复活”,好像这样的蛮夷被灭国有多么的遗憾一样,这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他们真想研究历史,应该这样好好写写:

其一,要写好刘显刘綎父子这样的华夏战神,你看看他们的战绩,大杀东西南北,从打缅甸,到打女真,从灭僰人到灭倭寇,从平内乱到御外侮,没有他们杀灭不了的,现在的中国难道不需要这样的英雄豪杰吗?

其二,还应该写写像僰人僰族在逾千年漫长时间里是如何跟东方大国作妖的,是如何的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最后又是如何被大明王朝一怒之下夷族灭国有的?然后,再把这些内容展示给菲律宾这样的新兴蛮夷们看看,告诉他们,你们离倒霉不远了,真得少得瑟了。

来源:司马平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