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官网权威发布,核心专家带你解读

360影视 2024-12-06 19:31 4

摘要:流感,这一全球性公共健康挑战,长久以来对人类社会的健康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制定了“2019-2030年全球流感战略”,旨在全面加强季节性流感的预防与控制能力,并为应对未来潜在的流感大流行做好充分准备。其中,儿童作为流感的高发与重症高危人群,其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流感,这一全球性公共健康挑战,长久以来对人类社会的健康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制定了“2019-2030年全球流感战略”,旨在全面加强季节性流感的预防与控制能力,并为应对未来潜在的流感大流行做好充分准备。其中,儿童作为流感的高发与重症高危人群,其健康状况尤其引人关注。

为进一步提高儿童流感的诊断、治疗及防控水平,基于当前流感疾病监测、疾病负担、诊断标准、防治手段等方面的临床证据,《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 医生版)》(以下简称《医生版指南》)于2024年12月5日在《中华实用儿科杂志》官网正式发布,为儿童流感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权威的指导。

秋去冬来,气温的骤降为流感病毒的肆虐提供了温床,越来越多儿童因流感而就诊,这无疑给临床诊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学界”有幸邀请《医生版指南》专家组成员的核心专家,深圳市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申昆玲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徐保平教授,为我们深入解读此次《医生版指南》更新的核心亮点和深远意义,以推动《医生版指南》迅速融入临床实践,为儿童流感的防控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Q:请您谈谈此次发布《医生版指南》的初衷是什么?有何意义?申昆玲教授:

发布《医生版指南》的初衷,在于积极应对儿童流感的高发态势及其对儿童健康的严重威胁。流感作为一种季节性且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在儿童群体中尤为易感。鉴于近年来流感循证证据的丰富与更新,以及新冠疫情后对呼吸道病毒影响机制的新认识,我们有必要对儿童流感的防治策略进行及时更新,以适应新的医疗环境和挑战。

《医生版指南》旨在通过综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医务人员提供更为科学、规范的儿童流感诊疗和预防建议,有助于提升我国儿童流感的诊疗和预防水平,减少流感的感染率、重症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意义。

Q:请您谈谈最新发布的《医生版指南》较《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在流感传播途径及高危人群的界定方面作出了哪些重要更新?这些变化对临床医生的实际诊疗过程有哪些具体的影响?徐保平教授:

2024《医生版指南》明确指出,除2020版共识中提到的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感染外,流感病毒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特别是在儿童频繁活动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人群密集场所,以及密闭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提示临床医生在流感高发季节,应更加重视人员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空气消毒措施,以减少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风险。

此外,2024《医生版指南》亦在2020版共识基础上扩展了儿童流感高危人群的特征,新增镰状细胞病、营养不良、肥胖、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者以及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者。这些更新意味着临床医生在面对这些特定儿童群体时,需更加警惕流感的潜在严重性和复杂性,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徐保平教授:

相较于之前的版本,《医生版指南》在描述流感临床表现方面做出了更为详尽的阐述,特别是在重症流感症状的描述上。它不仅提到了体温异常升高这一典型症状,还详尽列举了如呼吸频率加快、气促喘息以及吸气性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具体临床表现,并指出患儿可能出现更为显著的消化道症状,同时可能并发精神神经系统的异常,如极度烦躁、嗜睡、惊厥甚至昏迷等。

在界定重症流感危险因素时,《医生版指南》采用了更为直观清晰的表格形式。危险因素涵盖了广泛的人群特征,包括年龄小于两岁的儿童、发热持续时间长且伴有喘息症状的患儿、合并侵袭性细菌感染的个体、早产儿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儿童等。

同时,《医生版指南》还包括了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作为评估重症风险的参考。表格中还特别标注了OR值,进一步增强了数据的可读性和科学性,使临床医生能够迅速把握各因素对流感重症发生概率的具体影响。

此外,《医生版指南》还汇总了关于流感死亡危险因素的表格,详细列出了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细菌共感染、伴发流感相关性脑病、肥胖、血尿素氮水平升高以及首次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时间超过48小时在内的多项危险因素。这些详尽的阐述不仅有助于临床医生或相关人员准确识别哪些患儿可能罹患重症流感,还能有效预判哪些患儿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对于指导临床决策、优化救治方案以及提升患儿预后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申昆玲教授:在识别重症流感的过程中,《医生版指南》进一步强调了发热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重要性。高热且持续不退,特别是持续时间超过三天的,被视为炎症反应加重的显著标志,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觉。同时,流感作为一种呼吸道感染,其重症表现还包括呼吸道症状的明显加剧,如持续剧烈的咳嗽,甚至咳血等,这些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重症信号。此外,流感病毒对气道黏膜的损害还可能引发坏死性气管炎或支气管炎等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病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除上述症状外,《医生版指南》还强调了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重症流感患者诊疗中的重要性。血氧饱和度的异常下降意味着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损,是重症流感的关键指征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也已将其纳入第五生命体征,与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共同构成全面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的完整体系。这一指标的监测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另外,《医生版指南》还指出,重症流感可能引发噬血细胞综合征这一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这通常是重症病毒感染引发的强烈免疫反应所致。持续高热、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以及血细胞减少等是诊断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和诊断这一并发症对于重症流感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看出,新发布的《医生版指南》在应对儿童重症流感方面提出了更为精确和全面的诊断依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清晰和有效的诊疗指导。申昆玲教授:

《医生版指南》着重强调了抗病毒治疗的及时性,这对于遏制流感病毒的扩散至关重要。这是因为病毒一旦侵入人体,便会迅速启动高效的复制机制,在48~72小时内呈指数级增长,这不仅加剧了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感染,还可能延长病程并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抗病毒治疗的介入时机极为关键,理想状态是在症状初现后的48小时内启动,以最大化遏制病毒扩散。当然,即便错过了这一最佳时机,治疗依然有效,但早期干预能更显著地抑制病毒复制,有效防止病情向重症发展。

不过,要确保抗病毒治疗的及时性,前提是要做好疾病的早期诊断。鉴于流感的季节性特征,加强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已建立完善的呼吸道感染监测体系,通过遍布全国的监测点实时收集并分析数据,准确预测流感的流行趋势。一旦进入流感高发期,任何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出现都应视为可能的流感预警信号,需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在早期诊断中,病原学检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系列快速、便捷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如胶体金法等应运而生,使得家庭自测成为可能。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检测方法在敏感性上存在差异,必要时应多次检测或采用更为敏感的PCR技术,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医生版指南》还特别强调了抗流感药物的使用原则,即应避免联合使用,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应单独应用,以防止药物间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最后,《医生版指南》指出应在用药后的48小时内应及时对抗病毒治疗疗效进行评估。若药物选择恰当且针对性强,患者通常会迅速表现出体温下降、症状缓解等积极变化,如体力恢复、食欲增加、呼吸道症状减轻等。需要强调的是,核酸检测结果并非判断病毒活性的唯一依据,不应仅凭核酸转阴就决定停药。而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疗程,科学合理地决定停药时机。总之,抗病毒治疗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早期介入、精准诊断、科学用药以及合理评估的综合保障。这些环节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共同构建了抗病毒治疗的坚实框架,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力支持。徐保平教授:在儿童流感治疗领域,长期以来面临着药物不足的挑战,众多成人适用药物缺乏儿童适应证。《医生版指南》特别新增了对RNA聚合酶抑制剂的推荐,主要药物为玛巴洛沙韦,根据中国说明书,已明确将5岁以上流感儿童纳入其适用范畴。 玛巴洛沙韦作为RNA聚合酶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mRNA合成启动来阻断病毒复制。这种全新的作用机制使得玛巴洛沙韦能够有效地遏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减轻病情和缩短病程。此外,玛巴洛沙韦的给药方式简便,拥有片剂和干混悬剂两种剂型,且均在中国获批,全疗程仅需口服一次,这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减少了服药的次数,提高了患儿依从性。此外,现有证据表明,玛巴洛沙韦具有阻断家庭成员间流感传播的能力,并且其安全性也得到了初步验证。为了让临床医生更加精准地掌握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使用方法,《医生版指南》还使用表格,详细列出了抗流感药物的用法、用量及疗程。基于美国儿科学会(AAP)指南、欧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的建议以及相关说明书的推荐,玛巴洛沙韦可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流感患者。目前,我国也在开展1岁以上儿童流感玛巴洛沙韦的临床试验,相信随着这些研究的完成,玛巴洛沙韦有望惠及更多的中国儿童患者。结 语

《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的发布,不仅标志着我国儿童流感防治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更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精准、科学的诊疗与预防策略。面对流感这一全球性公共健康挑战,我们需携手并进,在《医生版指南》指引下,加强儿童流感的监测、诊断、治疗及预防工作,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更加坚实的健康保护伞。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