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杯结束也有几天了,由于男单的意外失利,一时间队员及教练组被球迷们推上风口浪尖。
世界杯结束也有几天了,由于男单的意外失利,一时间队员及教练组被球迷们推上风口浪尖。
24日的国乒总结大会现场,连空气都绷得紧紧的。
教练组和主力队员们围坐在长桌前,有人转着笔尖,有人反复翻着手里的资料,空调的嗡嗡声混着纸张翻动的沙沙响。
镜头扫过女队区域时,孙颖莎正托着腮帮子盯着投影幕布,王曼昱把笔记本摊在膝上写写画画。
她们刚在世界杯上横扫对手,可这会儿脸上找不出一丝得意,倒像是刚入学的新生在等老师公布摸底考成绩。
男队那边完全是另一幅光景。
王楚钦把黑色运动服拉链拉到顶,下巴都快埋进领口里。
薛飞手里的矿泉水瓶被捏得咯吱响,林诗栋的脚尖在地毯上无意识地画圈——这三个大小伙子此刻活像被班主任留堂的中学生。
主教练王皓的脸黑得能滴墨,手里攥着的激光笔在幕布上来回划拉。
当画面切到男单决赛关键球失误集锦时,全场安静得能听见隔壁训练馆乒乓球弹跳的声音。
这场复盘会整整开了六个钟头,盒饭送进来都没人动筷子。
有工作人员透露,教练组把每个丢分球都做了360度慢放分析,连对手擦网时的表情变化都没放过。
憋着这股劲儿,国乒25日就杀到成都搞封闭集训。
基地门口蹲守的球迷拍到大巴车凌晨三点才到,但早上七点训练馆的灯已经全亮了。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男队宿舍楼这几天的外卖订单量暴增,全是补充蛋白质的鸡胸肉和蔬菜沙拉。
这次世乒赛可不比寻常,说是乒乓界的"高考模拟"都不为过。
5月19日开打的赛事横跨五个项目,中国队派出的13人军团要面对的是群狼环伺。
女单赛场上,陈梦和孙颖莎的统治力堪比"定海神针",她俩近两年外战全胜的纪录让外国选手直呼绝望。
混双战场更是"莎头组合"的天下,这对比情侣还默契的搭档,被网友戏称为"人形自走外挂"。
男单这边却是暗流涌动。
虽然樊振东、马龙的世界排名依旧霸榜,但世界杯的爆冷出局像根刺扎在心头。
球迷群里流传着段子:"现在看男单比赛得备着速效救心丸,领先三局都不敢关直播。
"
真正让人捏把汗的是双打项目。
梁靖崑-林高远这对新晋男双,训练时能把对手打得找不着北,可一到正式比赛就变成"各打各的表演赛"。
女双的王艺迪-陈幸同更绝,采访时说战术全靠眼神交流,结果被日本媒体做成鬼畜视频疯传。
反观对手阵营,法国的勒布伦兄弟双打配合比双胞胎还默契,日本的长崎美柚-木原美悠组合更是十年磨一剑。
有资深球评调侃:"咱们的双打像临时组的婚庆车队,人家那是几十年老字号的夫妻店。
"
成都集训基地最近添了新规矩——所有队员吃饭必须和搭档坐一桌。
食堂阿姨说看见林诗栋给王楚钦剥鸡蛋,梁靖崑给林高远递纸巾,活脱脱"兄弟情深"现场教学。
抽签仪式倒计时牌挂在训练馆最显眼的位置,4月30日这天的紧张程度不亚于高考放榜。
教练组备了三套作战方案,据说连对手可能穿什么颜色的球衣都做了预案。
球迷圈里最近流行起"理性应援":把期待值从"五冠全包"下调到"保三争四"。
有人制作了趣味概率图,女单夺冠概率标着99%(留1%防地震停电),男双则画了个摇摇欲坠的竹蜻蜓。
不过真到了赛场,国乒从来不信概率这回事。
马龙在队内动员会上说的那句"把每个球当赛点打",被做成横幅挂在更衣室里。
王皓教练更狠,直接把男队训练强度提到"地狱模式",有队员私下吐槽:"现在看见多球筐就腿软。
"
基地夜训的灯光最近总是亮到凌晨,保安大叔说常能听见乒乓球砸在台面上的脆响,像是永不妥协的战鼓声。
这场世乒赛注定载入史册。
老将们要证明宝刀未老,新人急着要抢班夺权,中生代憋着口气要正名。
正如刘国梁主席说的:"咱们的乒乓球可以输球,但不能输人。
球不落地,永不放弃!"
看台上的观众已经开始练习新的助威口号,直播间里"国乒加油"的弹幕厚得遮住画面。
这场硬仗,注定要在乒乓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无论是浴火重生,还是痛定思痛,银球飞舞的轨迹里,永远跳动着中国乒乓的炽热初心。
成都的夜风裹着龙门阵的麻辣鲜香,训练馆的灯光刺破夜空。
球拍胶皮摩擦的声响,混合着教练的喊声、队员的喘息,正在编织新的传奇。
五月的世乒赛,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红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