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培育消费新场景的要求,构建“大景区+全域游”发展新格局,将武都万象街打造成为陇南文旅新地标、陇南城市会客厅和大九寨旅游经济圈游客集散中心,助力全市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委、区政府决定于2025年4月25日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培育消费新场景的要求,构建“大景区+全域游”发展新格局,将武都万象街打造成为陇南文旅新地标、陇南城市会客厅和大九寨旅游经济圈游客集散中心,助力全市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委、区政府决定于2025年4月25日举办陇南市武都区万象街开街仪式,为确保此项活动顺利进行,武都区公安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党委的安排部署和靠前指挥下,成立安保指挥部,以“科技+机制”双轮驱动,构建起立体化、智能化的现代警务防控体系。通过市区两级数据资源整合、跨部门应急预案推演,为市民与游客打造了安全、有序的沉浸式体验环境,成为此次开街活动的“隐形守护者”。
认真筹划精准部署
为做好此次活动安保工作,市、区两级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提前制定安保工作方案,成立安保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安保协调会,实地踏查活动现场及周边安全隐患,科学部署安保警力,明确任务、细化职责、划定区域、落实措施,安排执勤警力在现场及周边加强巡逻防控,夯实安全保障,有效维护了现场秩序。期间,共布署安保警力量1000余人,现场设置综合指挥组、重点区域执勤组、机动应急组、交通管制组、无人机巡控组等十五个工作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单位负责制和组长负责制,依据职责任务深化巡控整治,全力确保活动现场秩序良好。
全时空感知筑牢安全屏障
景区内非遗节目表演场景和打卡拍照点人气爆棚,市民游客纷至沓来。针对景区人流密集的特点,科学配置警力,采取“定点巡+机动巡+空巡+地巡”相结合的方式加密巡逻频次,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武都公安依托“智慧警务大脑”,将万象街全域纳入三维实景地图,通过整合高清智能摄像头、5G移动警务终端及无人机巡航系统,实现“空中+地面”的无缝监控。系统搭载AI行为识别算法,可自动捕捉人群异常聚集、逆行滞留等16类风险场景,实时推送至指挥中心及街面警力终端。
动态调控
大数据预判实现精准分流
“前方道路拥堵,请游客提前变道”“景区人员较多,要注意看管好随身物品,尤其要看好小朋友,防止走失......”在景区游客密集场所上空,不时响起这样的“隔空喊话”。针对万象街“窄巷交错、商铺密集”的空间特点,武都公安动态监测各街区实时人流量,当主街客流达承载量80%时,系统自动触发导流预案,通过无人机广播指引游客绕行辅街,确保核心区域无拥堵踩踏风险。
网格联动
最小作战单元激活末梢响应
“无人机在空中一直喊话提醒我们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这种科技警务工作也太赞了,把科技都用在了巡逻上,真的是安全感满满……”在“科技防控”基础上,武都公安创新推行“民警+无人机”的“空地一体化”巡防模式,将万象街划分为12个警务网格,每个网格配备2名特警、2名交警、3名辅警及商户联防员、志愿者,形成“1分钟响应、3分钟处置”的快速反应圈。
柔性执法传递城市温度
“安保不是冰冷的管控,而是有温度的服务。这里的花美,水美,‘警’更美!”游客纷纷为随处可见的执勤民辅警竖起大拇指。景区内,武都公安在万象街创新设置“平安驿站”,集成失物招领、医疗急救、法律咨询等8项便民功能;在景区外,交管部门做好道路交通疏导和管控,有效缓解了景区周边交通压力,确保景区的交通秩序畅通无阻。
开街当晚的“烟火秀”中,武都公安启用低空防护网无人机编队,在表演区域外围形成动态警戒屏障,保障了演出安全,营造出“科技守护传统”的独特视觉效果。万象街安保实践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未来,武都公安将持续推进“情指行”一体化改革,以科技赋能让城市安全治理更精准、更温暖。
来源:陇南武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