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网传上海一软件公司内部出现大规模裁员,员工称“工位突然空了一片,工作群直接禁言,交接文档都没让写”。有网友爆料称本次其研发中心直接砍掉30%测试岗,工作5年老员工收到N+1裁员补偿,不过也有网友称被裁的都是绩效垫底员工。
近日,又一传统软件商突发裁员,凸显出转型阵痛下的集体困境!
失业君小编 | 文
Pixabay | 图
近日,网传上海一软件公司内部出现大规模裁员,员工称“工位突然空了一片,工作群直接禁言,交接文档都没让写”。有网友爆料称本次其研发中心直接砍掉30%测试岗,工作5年老员工收到N+1裁员补偿,不过也有网友称被裁的都是绩效垫底员工。
尽管官方尚未回应,但结合其近年财报数据、行业竞争格局及传统软件商集体收缩战线的现状,这一传闻折射出的不仅是单一企业的困境,更是整个传统软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难以回避的阵痛。
从该软件公司近年财报来看,其经营压力已逐渐显现。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04亿元,同比增长10.98%,净利润增长17.48%至4244万元,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却为-2.03亿元,连续三年为负,且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从2022年的21.64%攀升至2024年的48.19%,显示回款能力持续恶化。现金流紧张可能成为此次裁员的直接诱因。
更深层的问题则源于业务结构的调整。该公司近年来重点布局AI大模型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其平台依托微软Azure GPT等技术,试图从传统ERP向智能化平台转型。然而,研发投入高企,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7.45%,叠加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拓展带来的销售费用增长,导致公司盈利质量持续下滑。裁员或为压缩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无奈之举。
该公司的困境并非孤例。国内传统软件双巨头用友与金蝶同样深陷转型泥潭:
从云业务的发展态势来看,用友与金蝶虽在云服务收入占比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以用友为例,2024年其云服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74.9%,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用友在云业务拓展上的积极成效,似乎正逐步向云服务领域转型迈进。然而,其毛利率却出现了明显下滑,降至48.3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表明在云业务快速扩张的背后,成本管控出现了严重问题。受此影响,用友全年预计亏损超过17亿元,巨额亏损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企业头顶。金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其云业务收入占比达到了81.6%,显示出在云服务市场的较高参与度,但分部经营亏损仍高达2.41亿元,盈利难题同样困扰着金蝶。
成本高企的压力,直接导致了两家企业不得不采取裁员措施来缓解困境。用友2024年的离职补偿金支出同比增加1.4亿元,这一数据的增长,背后是大量员工离开公司,反映出企业为削减成本所做出的艰难抉择。金蝶也被曝出部分部门裁员比例高达20%,大规模的裁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节奏,也反映出企业在成本控制上的无奈与挣扎。
两家企业的困境揭示了传统软件商转型的共性难题:从“一次性软件销售”转向“订阅制云服务”导致短期收入锐减,但研发与销售投入却需长期维持。用友60%收入来自大型企业,定制化需求推高交付成本;金蝶虽转向中小客户,但获客成本居高不下。华为MetaERP入场、AI大模型厂商跨界冲击,进一步挤压市场空间。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在“非转型即淘汰”的行业变革浪潮中,传统软件商若想突出重围,需从以下三个关键维度实现突破:
❶技术深度融合:借 AI 重塑产品内核
当前,已有传统软件商开启了探索之路,尝试将生成式 AI 与工业知识图谱有机融合。借助微调技术,成功降低了模型训练成本,同时让决策的智能化程度显著提升。展望未来,传统软件商应进一步推动 AI 能力与核心业务场景的深度结合,像供应链预测、自动化流程等场景都是潜力巨大的应用方向。如此一来,软件产品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功能工具”角色,而是向“数据驱动的智能伙伴”全面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具前瞻性和精准性的服务。
❷生态构建与垂直深耕并进
用友、金蝶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表明,单纯依靠提高云化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盈利难题。在这方面,云智易的“软硬结合”模式值得借鉴,传统软件商可以与硬件厂商携手合作,针对不同行业打造垂直化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另外,部分企业已率先在东南亚市场聚焦汽车零部件、半导体等细分领域,凭借本地化的成功案例打开市场局面。传统软件商也可参考这一策略,深入挖掘细分市场潜力,以精准的服务赢得客户。
❸组织架构优化与效率全面提升
裁员虽然在短期内能够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但并非长久之计。从长远来看,优化组织架构才是关键。以用友为例,其计划将 80%的项目交付工作外包出去,自身则集中精力保留核心研发团队以及负责战略客户服务的部门。传统软件商不妨借鉴这一模式,采用“轻资产运营 + 伙伴生态”的策略,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聚焦于高附加值的业务环节,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裁员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传统软件商从传统“软件供应商”向“数智化服务商”转型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阵痛。无论是部分企业面临的现金流危机,还是用友、金蝶持续亏损的现状,都清晰地反映出行业转型过程中技术投入、商业模式以及组织能力之间的失衡问题。在 AI 与云原生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软件商唯有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重塑核心竞争力,借助生态合作分散经营风险,依靠组织革新提升运营效率,才能在这场激烈的“脱困之战”中找到立足之地。
议
网友热议
@汪景睿Julian(IP京):
现金流都负三年了才想起来裁员?这波操作太不体面,连交接文档都不让写,员工权益谁来保障?
@邮递员不按两次铃(IP沪):
用友金蝶亏得还惨,传统软件商集体扑街,云转型就是个坑?财报数据啪啪打脸……
@林悦然Joyce(IP粤):
研发费用砍17%,销售费用猛涨,这不就是饮鸩止渴?现在裁员省的钱,够填AI大模型的烧钱窟窿吗?
@晨光辉烨(IP吉):
华为MetaERP进场直接降维打击,传统软件商还在搞内部裁员,不如早点想想怎么抱大腿!……
@沈清珞Luna(IP贵):
去年就开始严控差旅费,内部早传言要砍人。没想到直接禁言工作群,这波裁员绝对早有预谋!
@侬好郝关(IPHK):
看完只觉得打工人惨…经济下行时,行业转型的成本最终全是普通员工扛雷。
最后一条,
打工人难哇。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