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特斯拉透露,这支车队使用的是有监管的FSD套件,到目前已完成了超1500次行程,总行驶里程为15000英里(约24140.16 公里)。
马斯克重心刚回归特斯拉,首先抓的就是Robotaxi业务。
最新消息,特斯拉Robotaxi已经开始测试了。
特斯拉在X平台上公布了这一消息,并附上了一段宣传视频:
这么看来,特斯拉承诺的6月开启Robotaxi运营,或许真的能如期实现。
不过话说回来,视频里的车,怎么看也不是没有方向盘的“酷炫”Cybercab啊?
特斯拉正在测试的Robotaxi服务,现在只在奥斯汀和旧金山湾区内,面向公司内部员工开放。
据特斯拉透露,这支车队使用的是有监管的FSD套件,到目前已完成了超1500次行程,总行驶里程为15000英里(约24140.16 公里)。
这则动态还透露,Robotaxi服务将用数据“反哺”技术,帮助特斯拉继续开发和验证FSD网络、移动应用、车辆分配、任务控制,以及远程协助操作等等。
一同放出的还有一段一分钟的宣传片,视频显示,用户可以使用APP叫车:
不过特斯拉表示,Robotaxi不会推出专门的叫车APP,而是会把叫车功能整合到公司现有的APP里。
车辆接单后,将在FSD系统下自动导航到用户位置:
乘客上车后,可以通过后排屏幕确认开启行程,途中遇到紧急情况也可以一键停车,还能显示预计到达时间、天气、音乐控制等信息。:
这个界面实际和美国Robotaxi头雁——Waymo的后排屏幕有点类似:
可能有人要问,特斯拉哪来的后排屏幕?Cybercab不是就两个座位?
没错,当初Cybercab确实是为Robotaxi而生,没有后视镜,也没有方向盘和踏板。
但这次的测试车辆、包括计划今年推出的车队,并不像之前外界猜测的“给Cybercab装上方向盘”,而是选择了现有车型。
宣传片中,前来接单的也是焕新版Model Y:
而且特斯拉透露,目前测试的并非完全无人版本,车内还配备一位安全员,视频下方标注了一行免责声明:
Safety driver is present to supervise and only intervenes as necessary. FSD (Supervised) does not make the vehicle autonomous.
安全驾驶员在场监督,仅在必要时进行干预。FSD(受监督)不会使车辆实现自动驾驶。
今年以来,马斯克已经多次公开表示,今年6月将在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包括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他也重申这一计划不会推迟。
其他更多细节,例如何时开始收费,马斯克仍未披露,只表示首批正式运营的车队,规模大约为10~20辆。
但不管怎么说,马斯克年年“画饼”年年“鸽”,现在总算是看到落地的曙光了。
尽管当前仍有安全员监管,但特斯拉的这段视频,已足够令网友惊艳,直呼“未来已来”、“颠覆性变革”:
也有人好奇,如果拿出Waymo对比,双方会有什么不同:
下面的回复其实已经解释得很清楚,最大的不同在两方面:
一方面在于成本,特斯拉的成本只有Waymo的四分之一。
并且马斯克透露过,特斯拉的Robotaxi车队会很灵活。特斯拉车主在工作或车辆不使用时,可以让自己的车也加入车队“赚外快”。
想象一下,白天能接你上下班,其他时间自己出去跑出租,这回是真“躺赚”啊。
所以,有更低的成本和庞大的用户基数打底,未来一旦落地成果检验成熟,特斯拉车队的扩张速度可能会非常快,规模可能也会比Waymo大得多。
另一方面,网友仍对特斯拉Robotaxi的安全性存疑。
因为Waymo配备了激光雷达——被外界普遍称作“安全气囊”,这也是双方成本拉开差距的重要部件之一。
而特斯拉是“纯视觉”派拥趸,在网友看来,还是Waymo相对更安全: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还有网友转发了上个月在油管爆火的测评视频。
这条视频名为《你能骗过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吗?》,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工程师Mark Rober拍摄,到目前已获得2千万人围观。
视频中,Rober分别针对强光、大雾、道路中突然出现儿童等极端场景,设计了6个测试项目,让带有美国Luminar激光雷达的车辆和特斯拉一同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使用激光雷达的车辆,6项测试全部通过。
特斯拉在仅使用摄像头的情况下,在烟雾、水幕场景,以及和环境融为一体的假墙场景中,没有及时识别出障碍。
Luminar还在X平台转发了这条视频,从视频发布到一周后,Luminar股价暴涨31%,创今年来最大涨幅。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本身是一条“娱乐向”的视频,测试环境和条件实际并不严谨。
测试也没有说是在FSD模式下进行的,视频中提到处于辅助驾驶模式,也仅仅是定速巡航和车道辅助。
而激光雷达的去留之争,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坚定的答案。
不过从现在的Robotaxi竞争格局来看,特斯拉坚持按照原计划6月推出服务,也是因为各路对手已遥遥领先,紧迫感已经拉满了:
Waymo在特斯拉官宣测试不久后宣布,其最新周服务单量已达25万单,相当于每小时能服务近1500单。距离上次官宣达到20万单,也仅仅过去不到两个月。
评论里还有看了特斯拉宣传片的网友调侃,Waymo感到焦虑也很正常:
但就现在的进度来看,Waymo已经在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等多个地区推出服务,其中就包括奥斯汀。
也就是说,双方将会直接在这个特斯拉老家,也特斯拉Robotaxi的首发市场正面硬刚,而Waymo在这儿还和Uber达成了合作,很难想象到时候是什么修罗场。
并且Waymo如今还瞄准了海外市场,今年已在日本东京通过有人驾驶的测试车辆收集数据,为后续在东京推出Robotaxi服务铺路。
另一位头部玩家萝卜快跑,今年的出海计划也在进行,上个月已宣布和迪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年将试运营50辆Robotaxi,明年起正式推出,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逐步扩大到1000辆。
而萝卜快跑的国内进度也在加速,今年2月已宣布实现了100%的全无人运营,累计提供超过1000万次出行服务,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1.5亿公里。
还有“中概股Robotaxi双雄”,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今年双双解锁“新地图”,在京运营范围从亦庄延伸至北京南站,且今年都做好了扩张车队规模的准备。
最近的上海车展上,小马智行的三款第七代车集体亮相,搭载9激光雷达+14摄像头+4毫米波雷达+4麦克风+2涉水传感器+1碰撞传感器,同时还能实现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前代下降70%。
随着智能辅助驾驶竞争告一段落,Robotaxi的决赛圈竞速也开始了。
参考链接:
https://x.com/Tesla_AI/status/191508032286294433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QJL3htsDyQ
来源:智能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