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印巴边境火药味浓得呛人。美国C-17和以色列C-130接连降落在印度空军基地,印军维克兰特号航母打击群在果阿整补弹药,莫迪这波操作明显是要玩把大的。
最近印巴边境火药味浓得呛人。美国C-17和以色列C-130接连降落在印度空军基地,印军维克兰特号航母打击群在果阿整补弹药,莫迪这波操作明显是要玩把大的。
巴铁反应更绝,大批59式坦克都往前线拉,歼-10CE和枭龙Block-3全天候挂弹待命!两边剑拔弩张的架势,活脱脱像2019年空战2.0版的前奏。
莫迪刚和美国副总统万斯谈完贸易协议,急需一场可控冲突来证明印度"硬实力"。
你看他切断巴基斯坦水源、撤回外交官、航母出动三连招,摆明要把克什米尔爆炸案炒成开战借口。
但巴铁国防部长的全面战争警告可不是随便说说的,59坦克和歼-10CE同时亮相,这个组合拳意思很明确:要打就奉陪到底,别以为我们只会防守反击。
印度那30架阵风确实是张王牌,风暴阴影巡航导弹能在300公里外发起攻击,但法国人卖武器向来留后手——导弹射程被卡在巴基斯坦红旗-9BE防空圈边缘。
更讽刺的是,印度吹嘘的"杀招"反而暴露了致命短板:阵风30架的数量还是太少了,两个中队撒在漫长的边境线上,还没开打就被巴铁预警机全程直播。
巴空军那24架歼-10CE配合ZDK-03预警机,专克这种"土豪式"打法,PL-15E导弹200公里的射程足够把阵风摁在国境线里摩擦。
陆军方面印度倒是堆了不少新玩具,巡飞弹和FPV无人机数量翻倍,可这些花活在克什米尔山地根本施展不开。反倒是巴基斯坦把VT-4坦克藏在反斜面工事里,用59式当诱饵的战术更阴险——这招在去年中巴联合演习里就演练过,专骗印度无人机过来送人头。
莫迪真该看看商业卫星照片:巴铁往边境运的不仅是老式坦克,还有整车的红旗-17A防空系统,这明摆着要复制乌克兰战场的防空绞肉机模式。
海军本是印度最大优势,但维克兰特号航母的米格-29K出勤率还不到60%,去年海试时还曝出拦阻索故障。
现在开进果阿港紧急补给,更像是政治作秀——巴基斯坦早把C-802反舰导弹部署到卡拉奇,就等印度航母进入射程。
更讽刺的是,美国给印度运的弹药里居然有老旧的AIM-120C5,这玩意连枭龙Block-3的PL-15E都打不过,五角大楼分明是在清库存。
其实双方心里都门清:真打起来谁也别想体面收场。
印度36架阵风要同时应付巴铁100多架四代半战机,陆军那点自杀无人机还不够巴铁防空营塞牙缝。莫迪现在骑虎难下,既要用军事冒险转移国内矛盾,又怕重蹈2019年米格-21被击落的覆辙。
最新民调显示,62%的印度民众认为"有限战争"能提升国际地位——这种幻觉简直比阵风战机的雷达反射面积还离谱。巴铁这边倒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把59坦克刷上新迷彩往前线摆,明显是给西方卫星看的心理战。
真正杀招是藏在后方机场的歼-10CE机群,这些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机每天保持16小时战备值班,飞行员轮换制度完全照搬中国空军"金头盔"模式。
印度苏-30MKI最近频繁在边境试探,结果三次被巴铁雷达锁定后掉头就跑——没办法,老式无源相控阵雷达在歼-10CE面前跟瞎子没区别。
最微妙的还是美以的态度。
嘴上说着支持印度"自卫权",运来的却是库存多年的二手货。C-17机舱里那些标着"2009年生产"的JDAM炸弹,估计连印度地勤都嫌弃。以色列更鸡贼,说是派C-130支援,实际运的都是战场急救包——这俩盟友摆明是在做风险对冲:既不得罪莫迪,又不真把巴铁逼到绝境。
印度阵风飞行员私下抱怨,每次靠近边境都会收到"不明信号干扰",导航系统动不动就显示"已进入巴基斯坦领空"——这明显是巴铁电子战部队在玩心理威慑。
说到底,南亚这场博弈本质是场"表演式对抗"。
莫迪需要一场不失控的冲突来巩固大选优势,巴铁则要证明自己仍是块硬骨头。美国想借印度牵制中国,又怕玩脱引发核危机——所以你看那C-17连印度海关都没过,卸完货直接返航。
最惨的是克什米尔老百姓,停火线两侧都在紧急修建防空洞,印度媒体还在吹嘘"48小时拿下伊斯兰堡"的鬼话。
其实破局关键在歼-10CE的部署数量。巴铁现在把三分之二的该型战机藏在白沙瓦空军基地,就是要给印度制造"恐惧真空"。
只要印度阵风敢越境,等待它们的不仅是空中拦截,还有从中国进口的SLC-7防空雷达组成的死亡陷阱。这种策略,恰恰戳中了印度军队体系作战能力的软肋——毕竟买再多法国导弹,也解决不了俄制预警机与美制战斗机数据链不兼容的老毛病。
未来三个月要么是场雷声大雨点小的闹剧,要么就会爆发21世纪最激烈的空战对决。
但现实是核武库对轰的选项根本不存在,关键还得看双方怎么在擦枪走火后及时踩刹车。要真能趁着下次冲突后的冷静期开个热线什么的,说不定反而因祸得福——毕竟克什米尔这死结拖了70多年,光靠子弹可解不开。
来源:兵器评论一点号